楼主进来一看,只见琥珀站在屏风前面:“快来啊,我等你好久了。”楼主快步走进上房,贾母和王夫人等人正在商议为史湘云办庆生宴。楼主提出了一个主意:“既然没有外客,我们就不需要量好多样的食物,每个人自己选择平时喜欢的几样点心,再摆在高脚几旁边。每个人有一种十锦攒心盒和一壶自斟茶,是不是挺特别的?”贾母很开心地说:“好主意!”立即叫人传话到厨房:“明天请做我们喜欢的食物,准备好盒子,早餐也在花园里吃。”商议完毕,灯光已经打开,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阳光明媚。李纨起床,看着婆子和丫头扫落叶,擦桌子准备茶具。突然,丰儿带着刘老来了:“奶奶,您真忙!”李纨笑着说:“我就知道昨天你去不成,还非要去。”刘老老笑着说:“老太太要我留下来也参与一天的热闹。”丰儿递过一串钥匙,说:“奶奶说在外面的高脚几用不上,我们开楼把之前的用起来吧。奶奶本来要亲自来的,后来又有太太找话,所以请奶奶来开楼,我们一起搬下来。”李纨让素云接过钥匙,也叫婆子去找一些小厮过来。李纨站在楼下,看着人上楼打开了缀锦阁,把一张张几搬下来。小厮、婆子和丫头们协力搬下了二十多张高脚几。李纨提醒道:“小心点,别急得像鬼一样,注意不要弄坏了。”她又笑着对刘老老说:“老老,你也上去看看吧。”刘老老乐滋滋地拉着板儿上了楼。进去只见堆满了各式屏风几桌、花灯,虽然他不太认得,但看着绚烂多彩、别具匠心,念了几声佛就下来了。然后锁上门,一同下楼。李纨说:“恐怕老太太会更高兴,说不定还把船上的桨、帆、遮阳篷也要搬下来准备。”大家都答应着,重新打开门,将各种物品搬下来。还叫小厮去叫船夫,把船坞里的船划出来两只。
正乱着,只见贾母带着一群人进入,李纨忙迎上去,笑道:“老太太高兴地闯进来了;我还以为你还没梳头呢,才掐了菊花要送去。”李纨边说边让碧月拿过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来,里面摆放着各式折枝菊花。贾母挑了一朵大红的插在鬓边,回头看到刘老老,便笑道:“过来给我戴花。”说着话,凤姐儿拉过刘老老来,笑道:“让我给你打扮一下。”说罢,就拿起盘子里的花,插到他头上。贾母和众人笑得不可开交。刘老老也笑着说:“我这还不知道修了什么福气,今天这么有面子。”众人纷纷调侃道:“你别把花摘下来砸到他脸上啊,要不然你就成了个老妖精了。”刘老老也笑道:“虽然我年纪大了,但年轻时也是风流惯了,爱花爱粉儿的,今天索性做个老风流吧!”
说话间,众人已经来到了沁芳亭。丫鬟们抱来一块大锦褥子,铺在栏杆榻板上。贾母依靠在栏杆上坐下,命刘老老坐在旁边,并问道:“这庭园怎么样?”刘老老念佛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纪轻的时候,都上城买画贴。闲暇时大家都说‘怎么弄个地方和画一样美丽’。想着画不过是虚幻的,那里有这样的真实场所呢?谁知道今天我来这个庭园一瞧,比画还要美十倍!要是有人能按照这个庭园画一幅,我带回去给他们看看,就算我死了也值了。”贾母听了,指着惜春笑道:“你看我这个小孙女,她就会画,明天让她为你画一副如何?”刘老老欣喜若狂地跑过去拉住惜春说:“我的姑娘!你这么年轻,长得这么漂亮,还这样有才华,难道你不是仙女投胎的吗?”贾母和众人都开心地笑了。
贾母笑着说:“刘老老,你过奖了。惜春确实是个有才华的女孩子,画得很好。有机会,我会叫她给你画一幅庭园的画,你可以带回乡下给大家看看。”刘老老连连点头道谢,高兴地说:“太好了!我一定会珍惜这幅画,让乡亲们也能看到这个天上的富贵人家。”
众人继续在沁芳亭上闲聊,贾母向刘老老询问乡下的情况,刘老老滔滔不绝地说着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众人聆听着,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和惊叹的声音。
这时,李纨走到贾母身边,小声说道:“太太,有个人自称是贾府的远房亲戚,说是贾珍的旧识。他说有急事要见您。”贾母微微一愣,接过李纨递来的名片,上面写着“贾敏”。贾母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一个中年人走进了沁芳亭。他身材高大,举止稳重,看上去文雅得很。贾母微笑道:“贾敏,好久不见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贾敏上前行礼,说道:“贾母,我是来转告贾珍的消息的。他最近遇到了些麻烦,希望您能帮帮他。”贾母皱起了眉头,沉思片刻之后说:“既然是贾珍的事情,那就是家族的事情。你放心,我会尽力帮助他的。”
众人听闻,纷纷探头过来,想听听贾敏的话。贾敏见状,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接着说道:“贾珍最近被商界的竞争对手盯上了,他们想借此打压贾府的生意。贾珍已经努力抵抗,但情况越来越严峻。他恳请贾母您出面说情,给予一些支持和指导。”
贾母听了,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她略一思索后说:“贾敏,告诉贾珍我会找机会与他好好谈谈这件事。同时,请他放心,我会调动贾府的力量来维护我们家族的利益。”贾敏听后,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连忙行礼道谢。
众人见贾母的决定如此坚定,也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非常尊敬贾珍,希望他能顺利度过眼前的困境。众人决定离开沁芳亭,给贾母和贾敏留下一些私人空间,让他们好好商议家族大事。
贾母在贾府中的决策力量是极大的,众人对她的决断充满了信心,相信她能够带领贾府渡过难关。于是,众人悄悄地离开了沁芳亭,留下贾母和贾敏共商家族大计。
刘老老嘲笑心生,看着刘老老挣扎着爬起来。众人忍不住拍手大笑,贾母斥责道:“小伙子们,还不过去扶他一把,你们就站在那里笑个什么劲儿!”贾母话音刚落,刘老老已经爬起来了,他傻笑着说:“话刚说完,我就给自己一个嘴巴了。”贾母关心地问:“你摔到后背了吗?叫丫头们给你按摩一下。”刘老老摇头道:“哪里有这么娇嫩的?每天都要摔上几次呢!没事的,别管我。”这时,贾母问他:“你仔细检查一下,有没有扭伤你的腰?如果有,叫丫头们帮你捶捶。”刘老老笑道:“我又不是娇滴滴的人了,哪能这么娇气?每天都要摔几次,这点事算不了什么。”说完,刘老老又笑了起来,自嘲地说:“说话还没完,我就自己抽了自己一记嘴巴。”贾母责备道:“小伙子们,快把他扶起来,不要站在那里傻笑了!”众人听后,赶紧上前搀扶刘老老起来,同时笑声不断。
接着,大家一同进入潇湘馆,馆内装饰雅致,两侧翠竹夹道,路上铺满了苔藓,中间是一条鹅卵石铺成的甬道。刘老老主动让贾母等人走正中间,而他自己则走在边上的土地上。琥珀见状,提醒道:“老爷您走上来,小心青苔滑倒。”刘老老笑着说:“没关系,我们习惯了,姑娘们只管走吧。可惜你们的鞋子,别弄脏了。”他一心只顾着与众人交谈,没有留意脚底下的情况,结果一脚踩在滑溜的地方,“咕咚”一下摔倒了。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贾母笑骂道:“小伙子们,还不帮他起来,站着笑什么!”贾母话音刚落,刘老老已经爬了起来,自嘲地笑道:“才说完话,我自己就打了自己一耳光。”贾母关切地问道:“你有没有扭到腰?让丫头们给你按摩一下。”刘老老摇摇头道:“怎么可能,我这么娇嫩吗?天天都摔上几次呢!没事的,不用管我。”贾母继续问:“你确定没有伤到腰部吗?要是有的话,让丫头们给你捶捶。”刘老老笑着说:“哪有这么娇气的?每天都要摔上几次呢,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说完,他又笑了起来,自嘲地说:“刚说完,我就自己抽了自己一巴掌。”贾母责备道:“小伙子们,快帮他起来,不要站在那里傻笑了!”众人听从贾母的话,纷纷上前扶起刚才摔倒的刘老老,同时笑声更加欢声笑语不断。
随后,众人进入潇湘馆。紫鹃早早拉开了馆门帘子,贾母等人走进去坐定。黛玉亲自捧着小茶盘,端来了一杯盖碗茶给贾母。王夫人拒绝道:“我们不喝茶,姑娘不必费心了。”黛玉听后,命令丫头将自己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旁边,请王夫人坐下。刘老老看到窗下的案子上摆放着笔墨砚台,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他好奇地询问:“这一定是某位大人物的书房吧?”贾母笑指着黛玉说:“这是我外孙女的房间。”刘老老仔细打量了一番黛玉,然后笑道:“这哪像小姐的绣房啊?简直比那些高等书房还要好。”贾母接着问道:“宝玉怎么没见到?有人预备了船吗?”李纨忙回答:“刚才就在池子里的船上呢,我怕老太太高兴,就提前准备了。”
贾母刚欲开口,一个声音传来:“姨太太到了。”贾母起身一看,只见薛姨妈已经进来了,贾母重新坐下,并笑着说:“今天老太太高兴,所以早早就来了。”贾母笑道:“我才说,来迟的要罚他,没想到姨太太也晚了。”
众人开心地开起了玩笑。贾母注意到窗帘上的纱布颜色已经变旧,便对王夫人说:“把这块纱重新贴上去,看起来漂亮,但时间长了就会失去翠绿色。这庭院里没有桃杏树,竹子已经长成了绿色,如果再用绿纱贴窗,反而不协调。我记得我们以前有四五种颜色的纱帘布呢。明天就把这扇窗户的纱布换掉。”
凤姐赶紧说:“昨天我翻库房时,看到大箱子里还有几匹银红色的纱布,上面有各种花卉图案,还有‘流云蝙蝠’和‘百蝶穿花’的图案,颜色鲜艳,纱布轻柔,我就拿了两匹出来,打算做两床薄被,肯定效果好。”贾母笑道:“呸,大家都说你没见过的东西,连这种纱布都认不出来,明天还会夸口。”
薛姨妈和其他人都笑着说:“别管他见过没见过,敢不敢和老太太比呢?老太太为什么不教教他,让我们也听听?”凤姐也笑着说:“好祖宗,您来教教我吧。”贾母笑着对薛姨妈等人说:“那种纱布比你们的年纪还要古老,难怪他认为是蝉翼纱布,确实有点相似。不懂的人都会认为是蝉翼纱布。它的正式名字叫做‘软烟罗’。”凤姐说:“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好听,但我这么大了,见过很多种纱布,却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贾母笑道:“你活了这么多年?见过这么多东西?还会夸夸其谈。那种软烟罗只有四种颜色:一种是雨过天青的,一种是秋香色的,一种是松绿的,还有一种就是银红的。用它做帐子或者贴在窗户上,远远看起来就像烟雾一样,所以叫做‘软烟罗’。那种银红色被称为‘霞影纱’。现在用于高级场合的纱布已经没有这样柔软、厚实、轻盈的了。”薛姨妈笑道:“别说凤丫头没见过,就连我也没听说过。”
凤姐一边说着,一边让人取来一匹纱布,贾母说:“没错!就是这个!当初它只做窗帘用,后来我们试着用它做被子和床帐,效果还不错。明天找出几匹来,用银红色的来贴窗户。”凤姐答应着。大家看了,都赞不绝口。刘老五也瞟了一眼,口里不停念佛,说:“我们这种穷人,连衣服都做不起,贴窗户岂不可惜?”
贾母说:“做成衣服也不好看。”凤姐忙拿出自己穿的一件大红色棉纱袄,展示给贾母和薛姨妈看:“看看我的这件袄。”贾母和薛姨妈都说:“这才是最好的啊,这是目前最先进的内部制造品,甚至比不上这个。”凤姐儿说:“这种薄纱片还说是内部制造的最好品,甚至还不如这种官方使用的。”贾母说:“再找一找,说不定还有,如果有的话就全部拿出来,送给刘亲家两匹。如果有雨过天青色的,我要做一副帐子挂起来。剩下的就配上里层,做一些夹坎肩给丫头们穿,省得发霉坏掉。”凤姐儿答应着,并让人送了过去。
一行人离开了潇湘馆,远远望见池中一群人正在撑船。贾母开口说道:“既然他们已经准备好船,我们就坐一会儿吧。”说完,她朝着紫菱洲蓼溆一带走去。在到达池边之前,几个婆子手里捧着五彩大盒子,向他们走来。凤姐忙问王夫人:“早餐放在哪里了?”王夫人回答:“问老太太就知道了。”贾母听后,回过头说:“你三妹妹那里准备得好,你就带着人去摆放,我们从这里乘船过去。”凤姐听罢,转身和李纨、探春、鸳鸯、琥珀一起,带着端饭的人,抄近路来到秋爽斋,在晓翠堂上摆放好餐具。鸳鸯笑着说道:“我们天天听着外面的人吃喝,总是有趣,我们今天也给自己找乐子。”李纨是个稳重的人,对此不置可否,她劝道:“你们别整天只顾着闹,也不再小孩子了,小心老太太责备。”鸳鸯笑道:“不会让大奶奶知道的,我在这儿呢。”凤姐跟着笑道:“我们只是开个玩笑,不会伤害到大奶奶的。”两人商量定了主意,李纨轻轻摇了摇头,表示不赞成,她说:“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守规矩,不要过分调皮。”听了这话,鸳鸯笑嘻嘻地说:“大嫂子,您就别担心了,我们不会过分的,只是给刘老老开个小玩笑而已。”李纨叹了口气,不再劝说,默默地开始准备饭菜。
在秋爽斋里,他们摆上了一桌丰盛的早餐。凤姐盯着桌上的食物,装出心不在焉的样子问道:“这是什么菜来着?我怎么没吃过?”鸳鸯笑着解释说:“这是刘老老最拿手的菜,听说非常美味。”
贾母带着其他人走进了秋爽斋。贾母看见桌上的丰盛早餐,笑着问道:“哦,今天早餐看起来很丰盛啊,是谁准备的?”凤姐立刻说:“是刘老老准备的,他专门为我们做的。”贾母笑着点点头,表示对刘老老的赞赏。
众人落座后,凤姐故意拿起筷子,选了一道菜,夸张地品尝起来。她咬了一口,眼睛瞪得大大的,夸张地说道:“哇,这道菜真是太美味了!简直就像是天上的美食!”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贾母笑道:“凤姐,你夸张了。不过,既然刘老老这么用心为我们准备了早餐,我们就好好品尝一下,表示感谢。”众人纷纷点头,开始享用早餐。
这样,大家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享用早餐,聊天,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虽然有些调皮,但大家心知肚明,并不会得罪贾母,只是想给大家带来快乐和笑声而已。
正当众人愉快地用餐时,贾母和众人都注意到一个人走了进来,他身穿华丽的服饰,气质非凡,正是传说中的网文大神。他自信满满地走到席位上,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丫鬟端来茶水,大家喝过后,众人都期待着网文大神的表演。
凤姐心领神会,眼神交流着鸳鸯。鸳鸯立刻拉着刘老老偷偷离开席位,轻声嘱咐了一番,并说:“这是我们家的惯例,如果出差错,我们会笑话你的。”事情搞定后,众人重新坐下。薛姨妈虽然已经吃过饭,但仍然留在一旁,喝着茶水。
贾母和几位贵客坐在一桌,迎春姐妹三人则坐在王夫人的桌子上,而刘老老则挨着贾母坐。贾母平时用餐时,都会有个小丫鬟拿着漱盂、麈尾和巾帕等物品在旁边服侍,但此时鸳鸯不再担任这个职务,她亲自拿起麈尾,准备给刘老老捉弄。聪明的丫鬟们纷纷避开,让她来精心服侍刘老老。鸳鸯一边站在旁边,一边眉目传情。
刘老老拿起筷子,发现它们沉甸甸的,手感不太习惯。原来凤姐和鸳鸯商量好了,特意给刘老老拿了一副镶金象牙的老年专用筷子。刘老老看到后开口说:“这玩意儿比我们那边的铁锨还重,我根本拿不动!”众人听后都笑了起来。
这时,一名媳妇端着一个盒子站在原地,一个丫鬟走上前揭去盖子,里面放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而凤姐则挑选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老老的桌子上。贾母发出了一声请,刘老老站了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你垂涎如牛一样。吃一只老母猪都不抬头!”说完后,他鼓起腮帮子,直视前方,一言不发。众人起初都愣住了,然后想明白了,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控制不住,喷出了口中的茶水。黛玉笑得气喘吁吁,低头在桌子上尽情嬉笑。宝玉滚进了贾母的怀里,贾母笑得搂紧他,叫他“心肝宝贝”。王夫人指着凤姐儿,笑得无法开口。薛姨妈也不禁笑出声,茶水喷到了探春的裙子上。惜春离开座位,拉着她的奶母,笑着说要“捶捶肠子”。所有人都低头弯腰笑个不停,有些人甚至蹲在地上笑得直不起腰来,还有一些人忍不住笑上前来给姐妹们换衣服。
只有凤姐和鸳鸯两人依旧镇定自若,不断给刘老老递话题和笑料。他们不断地让刘老老开心,让整个气氛更加热闹欢快。
姜鸯走过来,拿上一个碗给凤凰姐姐夹了一筷子饭菜,两人相视而笑。凤凰姐姐说:“姜儿呀,这个饭菜很好吃哦,你也尝尝看。”姜鸯微微一笑,接过碗筷,凑近凤凰姐姐的嘴边,夹了一口。凤凰姐姐咬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真是美味啊!我们真是幸福呢,能够品尝到这么好的饭菜。”姜鸯乖巧地笑了笑,继续夹菜给凤凰姐姐品尝。
众人看到姜鸯和凤凰姐姐的互动,都笑了起来。有人开玩笑道:“凤凰姐姐是不是准备当姜鸯的贵妃了?”大家哄笑一片,让场面更加热闹起来。贾母也加入其中,笑得直捧腹。琥珀在一旁捶着桌子,好不畅快。
贾母见大家气氛这么欢快,心情也愉快起来,便叫人给刘老爷子夹了一碗菜。刘老爷子看着满满一碗的美味佳肴,顿时流口水了。他心急地伸出筷子,想夹菜,然而筷子悄无声息地滑落下来,菜滚到了地上。他急忙弯腰去捡,却发现地下的人已经把菜捡走了。他叹了口气:“一个银子,转眼就消失了,真是让人心痛啊!”
众人听了他的话,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贾母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她看着刘老爷子那滑稽的模样,实在是忍不住。她心想,这一定是凤凰姐姐捣鬼闹的。凤凰姐姐听到贾母的话,顺势说道:“刘老爷子,这菜可是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吧,凉了就不好吃了。”刘老爷子伸出筷子想夹菜,然而却夹不起来。他努力了好一会儿,终于夹起一片菜,正准备放进嘴里,结果又滑落下来,滚到了地上。他急忙放下筷子,准备亲自捡起来,却发现地下的人早已经把菜捡走了。刘老爷子感慨道:“一个银子啊,连个响声都没听见就没了!”
众人听了他的苦涩感慨,笑得更加开心了。贾母说道:“这时候谁又拿出那筷子来了,又不是请客吃大餐!肯定是凤凰姐姐捣的鬼,还是换一换吧。”地下的人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赶紧收起了那对筷子,换上了一双漂亮的银质筷子。刘老爷子嘟囔道:“换成了金的,又换成了银的,怎么也比不上我们家那对珍贵的筷子。”凤凰姐姐笑着说:“如果菜里有毒,银质的筷子放下去就会变色。”刘老爷子苦笑道:“这菜里如果有毒,我们早就中毒身亡了。不论怎样,即使毒死,也要吃个痛快。”贾母看着他的执着和幽默,觉得很有趣,便把自己的菜盛到另一个碗里,递给了他。她还叫来一个老管家,把各种菜夹在一块儿,端给刘老爷子。
一时间,众人吃完美食,贾母等人聚在探春的卧室里闲谈。房间的残桌被收拾整齐,又摆上了一桌美食。刘老老看着李纨和凤姐儿坐在一起用餐,感叹道:“真是羡慕你们家的作风!怪不得有那句话,‘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刘奶奶,你别多心,我们只是取乐而已。”说话未完,鸳鸯也走进来笑道:“奶奶别生气,我给您道个歉。”刘老老忙笑道:“姑娘说什么呢?我们只是逗逗老太太开心而已。我要是生气,也不会说出来。”鸳鸯骂道:“那你怎么不给奶奶倒茶!”刘老老忙道:“才刚嫂子给我倒了茶,我已经喝过了,姑娘您该吃饭了。”凤姐儿拉着鸳鸯坐下说:“你和我们一起吃,省得回来再闹。”鸳鸯坐下后,婆子们给他们添上碗筷,三人吃完。刘老老笑道:“我看你们这些人,就只吃这点东西就够了,真不知道你们怎么不饿。难怪风把你们吹得倒!”鸳鸯问:“今天剩了不少,要怎么处理?”婆子们说:“还没散呢,正在这里等着,一起给他们吃。”鸳鸯说:“他们吃不了这么多,挑两碗送去给二奶奶屋里的平丫头。”凤姐儿说:“他早就吃了饭,不用给他。”鸳鸯说:“他吃不了,可以喂给你的猫。”婆子听了,忙挑了两样,放进盒子里送去。鸳鸯问道:“素云去哪了?”李纨说:“他们都在这里一起吃,没必要找他。”鸳鸯说:“那就好。”凤姐儿说:“袭人不在这里,你叫人给她送两样吧。”鸳鸯听了,立刻吩咐人去送东西。鸳鸯又问婆子们:“带酒的盒子装好了吗?”婆子说:“还需要一点时间。”鸳鸯说:“催一催吧。”婆子答应着。
凤姐等人走进探春的卧室,只见她们正嬉笑着。探春喜欢宽敞明亮的空间,这三个房间并没有隔断,屋内摆放着一张华丽的花梨大理石桌案,桌上摆满了各种名人的法帖,还有数十方珍贵的宝砚,各式各样的笔筒和海内插满的笔。一侧放着一个精致的汝窑花盆,里面插满了水晶球的白菊。西墙正中挂着一幅米襄阳创作的《烟雨图》,左右两边挂着一副颜鲁公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桌上摆放着大鼎,左边的紫檀架上摆着一个大官窑的盘子,盘子里摆放着数十个娇黄的大佛手。右边的漆器架上悬挂着一个白玉的比目磬,旁边挂着小槌。面前的佛手果已经成熟,板儿想摘下槌子敲打,但被丫鬟们拦住了。他又想尝尝佛手果,探春摘了一个递给他,说:“拿去玩吧,不可食用。”东边设有一张舒适的卧榻和拔步床,上面悬着葱绿双绣的纱帐。板儿又过来瞧了瞧,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刘老老赶紧打了他一巴掌,说:“淘气的家伙!整天胡乱闹。你进来还不得安安静静的?”板儿被打哭了,众人忙劝解安抚。
探春笑着说:“刘奶奶,别生气了。板儿还小,不懂事。”刘老老叹了口气,说:“这小孩子真是调皮,整天不安分。没有安宁可言。”众人笑着安慰她,气氛逐渐缓和下来。
贾母笑着对探春说:“春儿,你的房间真美啊,每次来我都喜欢看看。”探春谦虚地说:“奶奶夸奖了,这些东西只是我的收藏。”贾母笑道:“你这个小心眼儿,怎不拿出来给我们欣赏一下?”探春笑着说:“奶奶开玩笑了,这些都是家传之宝,不随便拿出来的。”众人跟着笑道:“是啊,奶奶别劝了,我们也知道这些是珍贵的。”
众人再次畅谈了一会,探春拿起茶杯笑道:“奶奶们来喝茶吧,这是我最喜欢的茶。”众人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品味着茶的香气,一时间静默下来。
刘老老看着众人,感叹道:“真是羡慕你们家的风雅氛围,礼出大家啊。”凤姐儿忙笑着解释道:“刘奶奶,刚才只是大家取乐而已,并没有别的意思。”鸳鸯也笑着说道:“刘奶奶,别生气了,我们只是为了逗乐老太太,没有恶意。”刘老老笑着说道:“你们这些人真是厉害,竟然让老太太开心起来。”众人笑着陪着刘老老开心。
在欢声笑语中,婆子们收拾好桌子,为贾母等人准备下一桌美食。众人享完美食,继续愉快地闲谈。整个房间弥漫着温馨和愉快的氛围。
贾母透过纱窗,看了一眼院子,轻声说道:“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只是细些。”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隐约传来了鼓乐声。贾母好奇地问道:“隔壁是哪家办婚事啊?这里临街离得那么近。”王夫人等人笑着回答:“街上的人怎么听得见?这是我们那十几个女孩子在排练吹打乐器呢。”贾母忍不住笑道:“既然她们在排练,为何不让她们进来演奏呢?她们也可以逛一逛,我们也能开心一些,怎么样?”凤姐听后便命人出去叫她们过来,并安排了桌子,铺上红毡子。贾母提议:“就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铺设,借着水的声音更美妙。然后我们再到缀锦阁下面享用美酒,那里空间宽阔,也能更近距离地欣赏音乐。”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贾母笑着对薛姨妈说:“我们走吧,她们姐妹们本来也不太喜欢有人到访,生怕搞乱了屋子。我们就别破坏她们的雅兴,正经点坐船,畅饮美酒吧。”说完,大家一起起身准备出发。探春笑着说:“这是哪门子的话啊?请求老太太、姨妈、太太来做客又何妨呢!”贾母笑道:“这小丫头真是聪明,只可惜就剩下两个不中用的玉儿了。等我们喝醉了,就去闹他们的屋子!”说着,众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一行人一起出来,走不多远,就到了荇叶渚。那几个驾娘早已准备好了两只棠木船。众人扶着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老老、鸳鸯、玉钏儿上了其中一只船,紧随其后的是李纨。凤姐也上了船,站在船头准备划船。贾母在舱内说道:“你别拿这个当游戏!虽然不是在大河里,但水挺深的,你快进来吧。”凤姐笑着回答:“还怕什么!大人放心吧。”说着,她一挥篙,船进入池中。船虽小,人数众多,凤姐感到颠簸不已,赶紧把篙子交给驾娘,自己蹲下了。接着迎春姐妹和宝玉上了另一只船,其他人紧随其后。剩下的老嬷嬷和丫鬟们沿着河岸一起跟随。宝玉开口说:“这些荷叶真讨厌,怎么还不叫人来除掉?”宝钗笑道:“这几天我们园子一直很忙,哪有时间来整理园子。那里还有工夫叫人来清理?”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他只会写‘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一句。可你们又不舍得留下残荷。”宝玉道:“果然是好句子,以后我们别再叫人拔掉了。”
一行人来到了花溆的萝港下,感觉阴森恐怖,周围都是凋落的草和残破的菱藻,更加增添了秋天的凄凉气氛。贾母看到岸边的清厦,好奇地问道:“这是薛姑娘的屋子吗?”众人回答:“是的。”贾母立即命令靠岸,并沿着云步石梯前去,一同进入了蘅芜院。进入屋内,一股异香扑鼻而来,那些奇特的仙草和藤蔓,愈发显得苍翠欲滴,结满了像珊瑚豆子般的果实,美得令人心动。他们走进房间,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案子上只有一个土制花瓶,里面插着几枝菊花,还摆放着两本书,一个茶盒和几只茶杯。床上只有一块吊着的青纱帐幔,床褥也非常朴素。贾母感慨地说道:“这孩子太过老实!你没有陈设,咱们姑娘要不要点东西?我也没怪你们,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留在家里了。”说着,她命令鸳鸯去取一些古董,还责备凤姐儿:“不给你妹妹送些玩器,这可太小气了!”王夫人、凤姐等人笑着回答:“他自己也不需要,我们原本送了一些,可是他都退回去了。”薛姨妈也笑着说:“他在家也不大喜欢这些东西。”贾母摇头说:“那样可不行。虽然他省事,但要是有亲戚来了,看这样简陋,可就不好了。咱们这些老婆子,果然该去住马圈了。你们听书上戏上说的那些小姐的绣房,多么精致美丽啊!虽然咱们姐妹们不能和那些小姐们比,但也不能太差了格调。既有现成的东西,为什么不陈设一下呢?要是太追求素净,减少一些也可以。我最擅长整理屋子,现在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闲心了。但是咱们姐妹们也还是学会整理得很好的。只是怕太俗气,好东西也容易被弄坏。我觉得咱们还是不俗。现在等我来给你整理,保证既大方又素净。我那两件私人物品,一直收着,从来没有给宝玉看过。如果经过他的眼光,那就没了。”说着,她叫鸳鸯过来,吩咐道:“你把那个石头盆景、纱照屏和墨烟冻石鼎都拿过来,在这个案子上摆放。还把那水墨字画白纱帐子也换一下。”鸳鸯答应着,笑道:“这些东西都放在东楼上,不知道在哪个箱子里,还需要慢慢找,明天再拿来也行。”贾母说:“明天或后天都可以,只是别忘了。”
随后,贾母离开蘅芜院,前往缀锦阁。文官等人上前请安,并询问要演什么曲子。贾母回答:“随意演几套你们熟悉的曲子就行了。”文官们离开,前往藕香榭,不再提及。在缀锦阁里,凤姐已经带人将一切布置整齐。上面摆放着左右两张铺着锦绣蓉簟的榻子,每个榻子前摆放着两张雕漆几,有海棠、梅花、荷叶、葵花等各种式样。每个榻子上都放着一对炉瓶和一个攒盒。贾母和薛姨妈坐在二榻四几上,王夫人坐在一椅两几上,其他人都有一椅一几。刘老老在东边,其下是王夫人,西边是湘云,然后是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最后是宝玉。李纨和凤姐的摆设在三层槛内、二层纱厨之外。攒盒的式样也各不相同,与榻子的式样相对应。每个人都有一把黑银洋錾自斟壶和一个十锦珐琅杯。
大伙坐定,贾母先笑道:“咱们先来喝两杯,今天也行一个有趣的酒令,才有意思。”薛姨妈笑着说道:“老太太肯定有好酒令,我们怎会不懂!放心吧,我们多喝几杯就能应付了。”贾母笑道:“姨太太今天真是过于谦虚了,大概是厌倦了老太太了吧。”薛姨妈笑道:“才不是谦虚呢,只是怕我行不上来,反倒成了笑柄。”王夫人忙笑道:“就算说不上来,只要多喝一杯就醉睡过去了,还有谁敢笑话我们呢。”薛姨妈点头笑道:“照你说的来。老太太必须先喝一杯酒才行。”贾母笑道:“当然啦。”说着,她喝了一杯酒。凤姐儿忙走到一旁,笑道:“既然要行酒令,最好是由鸳鸯姐姐来主持。”众人都知道贾母所说的酒令,必须由鸳鸯来带领,所以听了这话都表示赞同。凤姐便拉着鸳鸯过来。王夫人笑道:“既然是酒令,站着不合适。”便命仆人:“拿把椅子放在你们两位奶奶的座位上。”鸳鸯也有些推辞,谢过后才坐下,也喝了一杯酒,笑道:“酒令就像军令一样。不分尊卑,只有我才是主角,违背我的话就要受罚。”王夫人等人都笑道:“当然啦,快说吧。”鸳鸯还没开口,刘老太太就站起来,摆手道:“别这样捉弄人!我要回家了。”众人都笑道:“这是不行的。”鸳鸯喝令仆人们:“把她拉回去!”仆人们也笑着,果然把她拉回了座位上。刘老太太只叫:“饶了我吧!”鸳鸯道:“再多说一句的罚一壶。”刘老太太这才停下来。
鸳鸯道:“现在我来说一组骨牌令,从老太太开始,依次下去,一直到刘老太太结束。比如我说一组牌,把这三张牌展开,先说第一张,再说第二张,说完后,组合成一组的名字,无论是诗词、歌曲、成语还是俗语,只要对上一句,都必须押韵。说错的罚一杯。”众人笑道:“这个令好,快说出来。”
鸳鸯道:“我有一组牌。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顶有云天。”众人都表示赞同。鸳鸯道:“正中是个五和六。”贾母道:“桃李花开雪中红。”鸳鸯道:“剩下一张六和合。”贾母道:“万里江山图画中。”鸳鸯道:“凑成了一个‘蓬头鬼’。”贾母道:“这个鬼正好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都笑着喝彩。贾母喝了一杯。
鸳鸯又道:“另外一组也有了。左边是一个大的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香飘飘。”鸳鸯道:“右边是一个大的五。”薛姨妈道:“十月梅儿香满堂。”鸳鸯道:“中间是个二和五,杂七。”薛姨妈道:“七嘴八舌织女牛郎。”鸳鸯道:“凑成了‘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都比不上神仙的快乐。”说完,大家都称赞,一起喝酒。
鸳鸯又道:“还有一组。左边的是长着三个点。”湘云道:“双双日月照乾坤。”鸳鸯道:“右边的是长着三个点。”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鸳鸯道:“中间还有四个点。”湘云道:“红杏枝头映日红。”鸳鸯道:“凑成了一个‘樱桃九熟’。”湘云道:“御花园却被鸟儿啄食。”说完,喝了一杯。
鸳鸯道:“还有一组。左边是长着两个点。”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鸳鸯道:“右边是长着两个点。”宝钗道:“荷花牵风绿带长。”鸳鸯道:“中间是四个点。”宝钗道:“四月江山如画样。”鸳鸯道:“凑成了‘锁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说完,喝完酒。
鸳鸯又道:“左边是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向黛玉,黛玉只顾怕被罚,不理会其他的。鸳鸯道:“中间是一个锦屏,颜色美丽。”黛玉道:“纱窗外并没有红娘的报喜。”鸳鸯道:“剩下两个点,六个点还在。”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鸳鸯道:“凑成了一个‘篮子’,好来采花。”黛玉道:“仙杖上挑着芍药花。”说完,喝了一口。
鸳鸯道:“左边是四五成花的九。”迎春道:“桃花带着雨正浓。”众人笑道:“要罚!押韵错了,而且也不像。”迎春笑着,喝了一口。
鸳鸯道:“右边是四五成花的九。”迎春道:“柳絮随风漫舞蹄。”鸳鸯道:“中间是四四,双生。”迎春道:“桃李花开姹紫嫣红。”鸳鸯道:“凑成了一个‘金玉满堂’。”迎春道:“财源广进,家人欢乐。”说完,大家欢笑着喝彩,一起举杯。
在古风小说《凤姐和鸳鸯听刘老老的笑话儿》中,凤姐和鸳鸯都怀着一股坏心眼儿,纷纷扮演起说笑话的角色,故意说错搞笑。王夫人面前,鸳鸯替着说了一个笑话,接着该轮到刘老老上场了。刘老老笑嘻嘻地道:“我们庄家出了名的会闲着没事干,就喜欢搞这些玩意儿,只是可惜没有像这么出彩的。”大家都笑道:“简单啊,你就尽管试试嘛,不妨碍我们。”
鸳鸯咯咯一笑道:“左边大四是个人。”刘老老听了,脑袋瓜子里迅速转了一圈,想了半天,然后得意洋洋地说:“当然是个庄家的人咯!”众人哈哈大笑起来。贾母忍不住笑道:“说得好,就是这样说。”刘老老也笑嘻嘻地道:“我们庄家的人都是原汁原味的,姑娘们别取笑啊。”
鸳鸯继续逗乐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老老立马顿悟,喜滋滋地说:“大火烧了毛毛虫了!”大家再次爆笑:“这回可真是你的原汁原味咯。”鸳鸯笑嘻嘻地道:“右边么四真好看。”刘老老快速思索一番后,毫不犹豫地回答:“一个萝卜一头蒜!”众人再次笑得前仰后合。鸳鸯顺势说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老老双手比划了一下,欲笑还羞,但赶紧收敛住笑容,接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大家听罢,哄堂大笑不已。
整个场景搞笑非常,气氛欢愉。凤姐、鸳鸯和刘老老的对话调侃十足,让人忍俊不禁,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欢笑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