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郝仁才亲自安排,表示为了让京来的专家们“更深入地了解情况”,请陈阳团队参与明天的全院疑难病例大会诊。
河省中医院的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全院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几乎全部到场,后排甚至还挤满了许多住院医和规培生。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大会诊非同一般,京都来的“阳神”团队将与本院专家正面交锋。
主席台上,郝仁才院长居中而坐,左边是本院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和科室主任,右边则是陈阳及其带领的于诗韵、庄启文等。
巨大的投影屏上,展示着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疑难病例。
患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伴大量腹水、电解质紊乱”,病情危重,已经在IcU住了近两周。
西医方面给予了利尿、补充白蛋白、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效果不佳,腹水消退缓慢,患者精神萎靡,黄疸持续加重。
中医方面,前期辨证为“臌胀-水湿困脾”,用过实脾饮、五苓散等方剂加减,但利水效果不显,患者反而出现了口干、烦躁、舌红少津等伤阴化热的迹象。
“情况大家已经了解了。”
郝仁才主持会议,语气沉重:“这位患者病情复杂,西医治疗陷入瓶颈,中医前期效果也不理想,今天借此机会,请京来的陈主任团队和我们院的专家一起集思广益,看看能否找到突破口。”
郝院长的话音刚落,本院一位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就率先发言,再次强调了患者“本虚标实”、“水湿壅盛”的病机,认为前期利水力度不够,建议加大逐水药的用量,比如考虑使用舟车丸之类的峻下逐水剂。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几位中年医师的附和。
于诗韵在下面听得眉头紧锁,忍不住低声道:“患者都已经有伤阴化热的迹象了,再峻下逐水,岂不是竭泽而渔?正气会更虚的!”
庄启文微微点头,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的舌象和脉象资料,大脑飞速运转。
陈阳面色平静,没有说话,他在等,等本院专家充分发表意见,也想看看学员们如何应对。
这时,河省中医医院一位头发花白、一直沉默的老专家缓缓开口,他是医院返聘的老专家,姓孙,在院内威望很高。
孙老轻轻咳嗽一声,会场顿时安静了不少。
“此证确属疑难。水湿标实固然急迫,但患者久病,脾胃已败,肝肾阴伤已现,脉象细数无力,乃气阴两亏,虚阳浮动之兆。此时若再妄用峻剂攻伐,恐生变证,有大厥脱之险啊!”
孙老的观点相对保守,倾向于扶正固脱为主,佐以温和利水。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会场内议论纷纷。
郝仁才看向陈阳,笑着问:“陈主任,您看呢?您是全国知名的大家,面对这种棘手情况,不知有何高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阳身上。
陈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头看向身旁的庄启文,语气平和:“庄医生,你怎么看?”
这一举动,让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
让庄启文先发言?
陈阳这是什么意思?是托大,还是别有深意?
虽然庄启文要比陈阳年龄大,可大家都知道,陈阳的水平最高。
庄启文站起身来,走到投影屏前,拿起电子笔。
“刚才仔细聆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意见,受益匪浅,对于这位患者,我认为,其病机关键并非单纯的水湿困脾,也非简单的气阴两虚,而是‘湿热瘀毒互结,气阴两伤’!”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这个辨证,比之前两种观点都要复杂和尖锐。
庄启文不理会下面的议论,指着舌象图道:“大家请看,患者舌质红绛,并非淡胖,舌苔虽腻,但根部黄燥,这是湿热蕴结、深入营血之象。脉象细数无力,确是气阴两伤,但细辨之下,应还有涩象,此乃瘀血内阻。”
“再加上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体征包括面色晦暗、蜘蛛痣,实验室检查显示胆红素极高、凝血功能差......”
“因此,我认为,前期治疗利水效果不显,反见伤阴,关键在于忽视了‘湿热瘀毒’这个核心病机。单纯温阳利水,无异于火上浇油;单纯滋阴,又恐碍湿。必须清热利湿、凉血化瘀、解毒散结与益气养阴并行!”
顿了顿,庄启文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带着质疑目光的本院专家,最终看向郝仁才和陈阳。
“我初步设想,可以犀角地黄汤、茵陈蒿汤、五苓散合方化裁,重用赤芍、丹皮、丹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品,同时佐以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固脱。利水则选用茯苓、猪苓、泽泻等性平之品,避免温燥进一步伤阴。”
庄启文的论述有理有据,辨证精细入微,方药构思巧妙,将扶正与祛邪、利水与养阴、清热与化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扎实功底和开阔思路。
会场内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议论声。
有惊讶,有深思。
孙老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而之前主张峻下逐水的那位主任,脸色则有些难看。
郝仁才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他没想到庄启文竟然有如此水平,不愧是这次杏林大赛的季军,含金量确实不低。
陈阳的嘴角也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呵呵,思路倒是新颖。”
郝仁才干笑两声,目光转向陈阳:“陈主任,庄医生的见解,您觉得如何?是否有些……过于激进冒险了?”
陈阳缓缓站起身,走到台前,与庄启文并肩而立。
“庄医生的辨证,我认为基本准确,抓住了病机关键。”
陈阳首先肯定了庄启文,然后话锋一转:“至于用药,思路是对的,但在具体药物选择和剂量把握上,还需斟酌。”
陈阳并没有全盘照搬庄启文的方案,而是以其为基础,进行了更精妙的调整和深化。
“此患者正虚邪恋,危在旦夕。治疗如履薄冰,必须步步为营。既要敢于用方,大胆祛邪,又要时刻顾护正气,防止脱变。非此不能挽此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