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4创造大时代 > 第72章 人力资源总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面试人力资源总监的人到了。

袁芷慧五官端庄大气,行事颇雷厉风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拥有十多年的职场经历。说话时抑扬顿挫,极具说服力,有着强烈的个人魅力,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

不过,初见林译时,她还是吃了一惊,她还是第一次跟这么年轻的老板共事。

林译的问话打断了她的走神,“我能否问袁小姐几个问题?”

袁慧点头说:“林总您尽管问。”

林译问:“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最大的益处是什么?”

袁芷慧微笑着说:“林总知道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有益处,这是好事。通俗点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您的战略目的,而进行的选人、用人、留人、育人。”

林译又问:“那么对于如何规划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你有什么建议?”

袁芷慧说:“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是为公司战略目标服务的。所以,这有个前提,要看您想把企业做多大,走多远。且企业不同阶段、不同规模有其相对应的人力资源规划。”

林译问:“那作为一个初创公司,你觉得华译科技现在的人员部门配置如何?”

袁芷慧想了想说:“刚才您让前台带着我在公司里转了一圈,只能说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华译科技现在有仅只有一个部门,就是技术部。说白了就是您带着几十个技术人员在做产品。

作为一个已经占据百分之五十细分市场的互联网公司来说,管理已经远远跟不上网站成长的速度。

现在的华译科技的技术部管着产品、技术和运营,权责职能不清晰。

如果能清晰地界定各部门的权责职能,不仅可以避免企业内部产生矛盾,减少内耗,还能提高员工积极性,避免人才流失,形成良性循环,保证企业战略能够顺利实施。”

林译在笔记上写写画画,又问:“那你觉得现阶段的华译科技,在人力资源规划上应该做些什么改变?”

袁芷慧组织了一下语言,说:“我建议将原来的技术部拆分为产品部、技术部和运营部。

产品部是公司业务的永动机,承担着产品从需求调研到最终的开发落地的所有关键环节,还包括上线后的迭代等工作。

技术部是公司的核心支撑,要负责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这可是个大部门,甚至还需要细化至前端部门、后端部门、运维部门、测试部门和数据部门。

运营部则是打通串联公司一切事务,促成良性的开展。

数据证明,区分好这三个部门的工作量和分工,可以显着提高公司的效率和竞争力。

除了这三个关键部门,还需要设计部、市场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

公司目前规模还不大,客服部可以暂时归运营部,品牌公关部也暂不设立,法务部则可以暂时和律所合作。

此外,我听前台说,您待在公司的时间不确定。所以,我建议您还要找一个秘书,方便各部门和您的及时联系和有效沟通。”

袁芷慧对互联网公司的组织架构分析得很专业,绝对是有真材实料的,林译站起身,笑着冲袁芷慧伸出右手说:“袁小姐,你很专业,欢迎你加入华译科技。”

袁芷慧笑着说:“我今年32岁,我在上一个公司工作了10年。对我来说,加入华译科技,是我职场生涯的新起点,我希望能在华译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接下来的一个月,袁芷慧组建了人力资源部,开始为华译科技招兵买马。

新增的页游开发项目,在游戏策划,游戏美工,游戏音效,游戏程序和游戏测试等岗位也需要不少人才。

预计员工总数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80人,达到150人。

原来的办公室又不够用了,林译索性把整层楼全租下来,把公司面积扩大到将近两千平米。

公司看起来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通道。

……

今年寒假放假早,所以还没过正月十五,学校就已经开学了。

谢运一开学就变着法找借口要和316寝的女生们聚餐,让刘庆也把姚叶带上,美其名曰,一起庆祝开学。

上学期,经过336男生们的努力,再加上持续不间断地吃喝玩乐,尤其有了赤城山那次短途旅行,两个寝室现在相处得特别融洽。

饭桌上,大家说着各自老家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就连温晴这样清冷的人,都开始自嘲自己每逢春节胖三斤,只有赵露似乎还对安冬来学校找林译的事耿耿于怀,不像往日活泼。

谢运对林译说:“译哥,马上元宵节了,听说咱们星星社办了个元宵灯笼义卖活动。”

星星社是西川大学子自发成立的公益社团,不定期会开展一些特色公益活动,沈珏也是星星社的重要成员,听说这次活动便是由她发起。

谢运和白子琳上学期也加入了星星社。

林译说:“这个社团很好,据说成立五年募集了十几万资助留守儿童。要不是我最近没时间,我都想去。”

谢运说:“译哥,沈师姐说要全员参加,你也是星星社的成员,你忘了吗?”

林译诧异:“我啥时候就成了星星社成员啦?”

谢运说:“上次问你要报什么社团,你说让我帮着报的。”

林译:“……,好吧。”

林译小时候就是留守儿童,这触碰到了他心中软肉,做善事,再忙都要去。

谢运说:“除了灯笼,还有一些民族传统手工制品,拿到森威步行街上去卖,据说还弄了个公益画展,声势很大。”

“今年星星社这个办法好,往常都是在学校里办,今年还能出去玩,不是星星社成员能不能去?”刘庆最喜欢凑热闹。

说实在的,年轻人没几个不喜欢热闹的,听到即能玩又能做有意义的事儿,316的女生们也说要跟着去。

“问问,能去大家就一起去,人多热闹。”艾云说。

谢运给星星社的一个干事打电话,问能不能多带些人去。干事在那边问了几句,回答说可以,人越多越好,但要有组织听安排。

2月12日,元宵节。

断断续续半个月的阴雨终于停了,这是二月的第一个晴天。

临近下午2点的时候,336寝和316寝的男生女生跟随星星社的大队伍,一共五六十人,拿着各种要义卖商品,上了学校安排的两辆大巴,直奔森威步行街。

336和316的一组,负责民族传统手工制品的义卖。每个人肩上还挂上了写着“把爱传承,青春义卖”字样的绶带,既有宣传作用,也方便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