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犬子汉高祖 > 第七十章 父子首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样,我就当上沛公了。”刘邦对父亲刘执嘉笑着,说了自己下芒砀山后的经历。

“父亲,真要感谢您一席话,救了萧何、曹参二人,一封书让沛县不攻自破——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您当的起一个大谋士啦,哈哈。”

刘邦的感谢似乎不够真诚,因为他接着又问父亲:“这些可都是您想到的吗?说实在的,提醒萧曹二人小心这我也能想到,但以箭书瓦解抵抗,设置疑兵,这我还真想不到呢。”

“你以后可要多想些,既然举事就再无退路,每个决策可能都事关生死哦。”刘执嘉认真地看着儿子刘邦,

“我也不会啥兵法,只是以常理和人心推测而已。但人心何其难测,所以今后一定要多听他人不同建议,从中择优决断,这才是你要做好的。”

“是啊,父亲说得有理。儿子如今不是区区一亭长,身后可是两县百姓了。”

刘邦听着父亲说话,连连点头。

接着,刘邦解释了为何带兵回丰县的原因:

“知道我杀了县令举事担任沛公后,听说泗水郡的郡监平将要领兵来攻我。于是,我先和曹参带兵攻打胡陵、方与两县,解决后顾之忧——好在这两个县城小墙低,兵力很少,没付出多大代价,就拿下来了,就是县令都逃跑得快。”

刘邦表情很是轻松,似乎认为自己的顺利理所当然一般。

有时候,人生第一次在没有开始时也许总会想得太多,但真正过后感觉往往也就那样?

“这个平带了多少兵力?”

“目前还未确察,但应该在三千到五千人左右吧。现在秦军主力大多都攻南越和匈奴去了,心腹地带其实很是空虚,否则也不会让张楚王陈胜如此轻易得手,还势如破竹就攻破荥阳城,逼近函谷关的。”

刘执嘉高兴刘邦的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但见刘邦这副神情不由又担心起来。

丰县曾是祖父建造的魏国备用都城,比沛县要城高墙厚多了,再有那个平从泗水郡的郡治所在地相县东进来攻,首先就必须经过在沛县西边的丰县。

这两个原因刘执嘉想到了,当然前提是丰县县令听说沛县被刘邦拿下,早在几天前就弃官而逃了。

其实,还有重要的一点不用刘邦说出来,刘执嘉也想得到:

刘邦现在的部下大多是沛县人,丰县受损没关系,只要挡住泗水监的进攻,出沛县而守住丰县当然是最佳选择了。

而这,可就意味着,自己也许马上要亲身体验战争了啊!

“哦,你话还没说完呢,你说王陵给你推荐了小时候被你打倒的那个雍齿?”

“是啊。这些年我和他刚好错过了。我远游时他在沛县当吏,后来我做亭长时,他嫌做吏事多责重却俸禄太低,又到丰县当了地主了。”

刘邦说到这里,亲热地骂了一句:“这家伙还是小时候那个傻样呢!好勇斗狠不服输。这回来见我,也带了近百人来呢,大多是他庄子里的佣工。”

“好啊,也算兄弟重逢,就一起同心作战,毕竟不打退郡里的秦军,他的庄子也保不住。”刘执嘉点点头,还是肯定了雍齿加入的意义,“不过这次要迎敌的是郡监的军队,你可一定要小心谨慎、全力应付。雍齿的人手也可以帮你不少忙的。”

“是啊。他是沛县人,又在丰县呆了这么久,对两个县的人情地理都熟悉。特别是和他交谈,发现他还颇有点将才呢,对守城给我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刘邦脸上流露出欣赏的神情。

是啊,如今事业草创,正是用人之际,特别是缺将才。曹参能顺利拿下胡陵、方与两县,看来也不只是个当狱掾的角色。

“良人,你这就要走了?”吕雉见丈夫起身去拿身旁的赤色战袍,恋恋不舍地问道。此时天已全黑,亲生的儿子女儿都已经睡了,已经成年的儿子刘肥在旁边想说什么,却又只是动了动嘴没出声。

“是啊,如今只怕会比当亭长时更忙啰,现在才知道当官也不比做吏清闲,哪怕只是个沛公,哈哈。”

刘邦自嘲地摇摇头,穿上战袍,又看了一眼刘肥,似乎改变了主意,“肥儿——你就在家帮母亲带好弟妹,祖父母年纪都大了,少叫他们操心,知道吗?”

“父亲尽管放心,肥在家一定做好。”刘肥也已经起身,赶紧恭敬地答道,看向父亲的眼神里有恭敬和一丝惶恐。

刘邦看着这个在后母面前十几年来总是小心拘谨的儿子,难以为人察觉地轻舒了一口气,这个儿子啊,过早懂事得让他心疼。

“哦,这个你不用担心,现在我请审成的儿子审食其在家帮忙照看,他人心细能干,我和你母亲很是满意。”

刘执嘉连忙安慰儿子,又神色郑重地拉住儿子的袖子:

“季儿,为父还是要提醒你——尽量不要让敌人将城全部包围,要争取主动。送你八个字:决战城下,决胜城外。你回去和手下好好商量,看为父说的是否有理?”

“决战城下,决胜城外?”刘邦重复着这八个字,神情也变得认真起来,“说得好,父亲。我回去马上就要集会商议,我会听听大家建议的。”

刘邦就是这点好,为人豁达豪爽,但有聪明虚心,愿意听取各种建议,并且从目前看来,他对好的建议有本能的敏感。真希望自己与刘邦在一起的首战能胜利,也必须胜利。

接下来的几天,刘邦都没有回到中阳里的家中。

街道上军士全副武装整队来回,再遥看城墙边,人们正忙着准备张挂于城墙垛口的木幔、牛皮帘,堆积大批的滚木擂石,甚至还准备了大缸的水和油,下面架起了柴火,随时准备烧热。

刘执嘉看在眼里,心里越发紧张起来,此生真的要亲临战场了,还是如此残忍的刀光剑影的冷兵器时代,自己这个年纪,还能做些什么来度过这样的劫难?

唉,什么太上皇,什么人生巅峰?假如让我能回到前世,就让我安安静静、平平淡淡做个码农不好吗?

难道只有亲身领略了残酷战争的人,才会知道和平安宁的可贵?

当然,如果避无可避——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