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娱乐:让你搞科研,你搞女明星? > 第625章 完成量子光刻机组装工作,开始搭建系统架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5章 完成量子光刻机组装工作,开始搭建系统架构

看着长官理查德·保罗这副捂着脑袋,疼到呲牙咧嘴,整个人都要陷入暴走边缘的模样。

生怕他在气急败坏下,也用烟灰缸给自己脑袋敲个包的乔治·托马斯。

虽然明知道通知驻龙国金陵E处情报点,把那个提供情报的家伙脑袋给敲烂的命令很不理智。

毕竟……提供这份情报的人,可是龙光项目的A级核心人员。

为了得到这份情报,E处情报点的间谍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可为了能让因这份离谱情报,脑袋被揍开瓢的长官理查德·保罗消消气

身为下属的乔治·托马斯,在不敢有丝毫质疑的情况下,也就只能立即通知下面的人着手去办。

而此时……

就在以漂亮国为首的FbI,以及各国间谍组织们。

一个个在龙国战忽局与安全局的连忽悠带抓下。

依旧前仆后继不死心,用尽手段去刺探龙光项目相关情报着的时候。

时间飞逝。

大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在龙国数名半导体领域专家,以及众位科研员们夜以继日的争分夺秒下。

32.75万个量子光刻机的零配件,已经全部组装完成!

而这个速度,要比苏墨的预期足足提前了三天时间!

不过……

虽然目前所有零配件都已组装完成。

但还并不能代表量子光刻机已经研发成功。

因为后面还有两项同样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校准调试与系统安装。

要知道,作为人类工业体系的集大成者。

一台量子光刻机对于精度的要求标准,相当于要在手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面雕刻出一座城市!

只有通过极为细致的调试,才可以确保光刻机的各项参数达到最优状态。

例如:曝光剂量的精准控制、光学系统的精确校准等等……

这对于实现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光刻图案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了芯片的集成度、性能与良品率。

可如果调试工作不到位,就会导致光刻机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曝光不准确、线条模糊、光刻偏差等等……

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芯片生产的质量和可靠性。

甚至生产出来的芯片全都是残次品,整台光刻机都无法正常使用。

所以,芯片的精度越高,光刻机的调试工作难度也就越大。

调试人员不但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着丰富的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在难度极大的调试工作中,去应对解决各种复杂情况。

而目前……唯一能胜任这一工作的人。

放眼整个龙国,也就唯有苏墨这位量子光刻机的发明者了。

但在进行调试校准之前,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

那就是给这台量子光刻机,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

这就好比一台电脑安装好了cpU、显卡、主板、电源、内存、硬盘……等硬件。

想要正常使用,必须还要再安装一套软件系统才行,否则就连开机都开不了。

因此……

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基础和载体,没有足够强大的硬件支持,软件可能无法流畅运行甚至无法运行。

而软件则赋予了硬件的灵魂和功能,没有软件支持,再高配置的硬件都只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器件。

所以……

光刻机的软件与硬件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二者之间缺一不可。

但若论哪个研发难度更高……

两者之间,也很难做出比较。

因为量子光刻机在硬件方面,足足有32.75万个零配件!

想要全部研发生产出来,就算是在拥有详细图纸数据的情况下。

也需要调动全国资源,耗费无数人力、财力、物力才有可能办到。

而这还是建立在龙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国的前提下。

由此可以判断,仅凭个人能力想搞出来光刻机硬件,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而在光刻机软件的控制系统与编程上面,虽然同样也极难开发。

毕竟,每一组字符语言,都需要无数次实验与修改。

一台光刻机的控制编程系统,往往需要在成千上万名软件工程师的努力下,呕心沥血多年才能完成。

但是!

别的软件工程师需要修修改改无数次,不知要浪费掉多少脑细胞,不知要消耗掉多少根头发,才能计算出正确结果的编程代码。

苏墨却能在不用动脑子的情况下,直接对着系统给出的准确答案照抄。

甚至为了更省事儿,他都可以直接把数据代码复制黏贴到硬盘上。

而此时……

整洁明亮,一尘不染的光刻机组装调试车间内。

全身包裹在无尘服内的苏墨,正神色专注的端坐在计算机前。

在他旁边,还有近百名顶级的软件工程师们,同样神色专注的操作着电脑,为这台0.5nm量子光刻机搭建系统架构。

看着苏墨那双修长白皙的双手,正在键盘上快速而精准地跳动着。

韩三秋与众多科研人员们均都屏气凝神,静静的站在周围,目光中满是期待与紧张。

苏墨双眼紧紧盯着屏幕,手指不停的输入着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复杂代码。

片刻后……在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

他直接把两块军用加密硬盘,连接到了计算机与量子光刻机数据传输接口上。

“启动量子光刻机的 dousbao 模型核心算法模块。”

“初始化量子光学系统的所有参数设置。”

苏墨一边说着,手指一边敲击着计算机键盘。

听到他的吩咐后,现场近百名顶级软件工程师们,立即分工明确的按照苏墨的指示进行操作。

“现在进行量子纠缠态的参数设定,调整量子比特的相位算法。”

“开始加载量子光刻机的特性数据,优化曝光剂量的量子控制算法。”

“修正量子物镜的像差补偿代码,建立量子光源同步控制程序。”

“…………”

苏墨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每一个指令都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随着现场近百名软件工程师们,噼里啪啦的敲打着键盘。

一串串晦涩难懂如同天书般的代码,开始在量子光刻机的显示屏幕上飞快滚动着。

这对于站在身后的韩三秋,还有旁边那些完全不擅长软件方面的科研人员们来说。

虽然压根儿就看不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于苏墨的钦佩之意。

因为人们越是看不懂的东西,就越会认为这里面蕴含着更深的智慧和技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