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永昌 > 第177章 又是五年平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本这边,李自成不想再继续打了:

他一开始的计划就是控制九州,现在目标已经达成,顺军也就此收手。

李自成的判断是仅仅控制九州的话幕府应该不会全力以赴和顺军拼个你死我活,而现实果然如此。

幕府那边虽然没有派出使者谈和但也没有发动什么像样的攻势,偶尔的几次攻击看起来更像是应付一下日本国内的舆论一样。

双方就这样默契的隔着大海形成对峙,幕府等于是默认了大顺控制九州这事,而顺军也没有继续进攻,由此日本那边算是平静下来。

在日本那边暂时平静下来之后,李自成便把西营将士挪到琉球和九州岛上,他们将在九州获得类似后世驻日美军那样的地位。

接着,在日本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对辽东的攻略再次被提上议程:

经过这些年的拉锯战和消耗战,清军中的八旗老兵损耗不少,而相对应的,那些原来的明军将士心中的恐满症也大大减轻了。

至少像以前那种听到八旗大军杀到顿时就士气直线下降的情况已经消失了。

总之,前线形势已经较前几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清军已经没有了当年那股战必胜攻必取的锐气了。

于是,五军都督府和总参谋部联合署名,给李自成上了一项旨在收复辽地的军事计划。

这份计划书的第一句话就让李自成绷不住了:

“以朝廷大军之实力,若筹划得当,将士用命,官员配合,必能五年之内收复辽地,剿灭建奴。”

嗯,没错,五军都督府和总参谋部那帮人,想搞一个大顺版本的“五年平辽”。

嗯,上一个五年平辽的把自己平没了:

好吧,也不能怪袁督师,谁让他一炮轰死了努尔哈赤(如果这事是真的,那袁督师这一炮实际上也带走了自己),要是留着努尔哈赤在霍霍几年,袁督师还真有很大几率实现五年平辽。

毕竟后世某些人吹上天的努尔哈赤能把辽地治理得粮价比大旱的陕北还高,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当然,相比于袁督师那把城堡修到沈阳的五年平辽,李自成手中这份计划书倒是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这份计划书将五年平辽分成了所谓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夺取觉华岛和长生岛:

顺军将在海军协助下登陆觉华岛和长生岛,拿下这两个岛屿之后,清军至少必须放弃复州,那么,辽南顺军的地盘将大大扩展。

同时,因为觉华岛的战略位置,辽西走廊也将受到顺军的威胁,只要给予足够的军事压力,顺军将有望收复宁远。

第二步顺军将在辽南发起全面反攻,辽南临近清廷的核心区域,顺军在辽南发起的攻势必将成为一场规模不小的大会战,而顺军要做的,就是在这场会战中尽可能地杀伤清军,同时收复海州和盖州。

这场会战结束之后,清军将在战略上陷入全面的劣势。

接着顺军则将实施第三步:全面进攻的三路并进。

清军在辽南四卫丢失的情况下,必然只能战略收缩,那么顺军将从科尔沁方向,辽西走廊和辽南三路发动攻势,收复辽地,把清廷赶出辽东边墙之外。

这份战略规划看上去没什么大问题,就是稍稍有些急,而且仍然有些想当然,比如如果清军不在辽南和顺军会战怎么办?

但李自成转念一想,一旦顺军攻克海州,那离辽阳就不远了,清军还真不太可能不在辽南与顺军打一场会战。

李自成盯着地图看了一阵,觉华岛和长生岛这两个大岛确实应该拿下来。

而且现在海面还没封冻,顺军倒是大概率能够占领这两个岛屿:

长生岛倒还好说,一旦拿下长生岛,清军大概会会放弃复州,但觉华岛清军绝对不会放弃宁远,到时到了冬天觉华岛必有一场恶战。

但毫无疑问,占下觉华岛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对于北山南海的辽西走廊来说,觉华岛犹如一颗钉子钉在中间,如果顺军拿下觉华岛,辽西走廊的清军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悠闲的唱着歌做着生意那么滋润了。

于是李自成做出了决定,同意五军都督府和总参谋部的这份计划,顺军将于永昌五年六月开始正式踏出消灭清廷,收复辽地的第一步:

收复长生岛和觉华岛这两个大岛!

和上次登陆辽南一样,此次出征的顺军海军将领仍然是施大中和施琅这对施家父子。

施琅历史上为清廷拿下郑家立下大功,成了某些地方纪念的“统一国家的英雄”,而在这个世界的施琅,则是清军的海军杀手,清军每次刚组几条船,施琅马上就带着舰队过去把清军的海军给灭了,搞得清军到现在一条船都没有。

而这一次,施家父子更是主动请缨,要率领大顺刚刚成立的海军陆战队登陆觉华岛,啃下这个硬茬。

海军陆战队这个想法李自成早就有了,现在海军规模足够了李自成也着手组建海军陆战队编制,让每支舰队都有海军陆战队,这样以后就不用让那些个一辈子都没看过大海的士兵去打岛屿战了。

于是这次登陆觉华岛和长生岛的战事就成了海军陆战队的首战。

率先开始行动的是驻扎在金州的李过,他率领顺军大举出击,以求吸引复州一带的清军,为海军陆战队登陆长生岛创造条件。

不过顺军实际上还是太谨慎了,长生岛上就没几个人,辽东沿海岛屿在清军的屠刀之下早就没什么人了,清军自己也没驻扎什么兵马上去。

所以紧张兮兮地施琅带着士兵摸上长生岛:

施琅担心惊动岛上的守军,严令士兵禁止喧哗,顺军士兵们拿着燧发枪悄悄地从船板上跳上岸,然后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列阵前进。

不过在小心翼翼地前进了一段路之后,顺军却发现岛上根本没有清军驻防。

但是施琅仍然不敢大意,他仍然派出了好几支小队,深入岛屿腹地,探查可能出现的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