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祖父,孙儿回来了。”

一别一个多月,曹叡更加的消瘦,却也让脸上的线条更加硬朗,和丁夫人那等女人的怜惜不同,曹操看到了自己的这个孙子,虽然瘦了,可也更加的精神,更加的沉稳,心中欣慰。

“仲元回来了,让孤看看,这一去一个多月,可有收获?”

“孙儿正要禀告祖父,此番出行,孙儿发现了有几个地方官吏违背王命,欺上瞒下,将老弱编入了迁徙名单中,回来的途中又有人串通当地豪强,侵占屯田,甚至是将迁徙的百姓直接变成了这些人的家奴,孙儿将相关官吏就地免职,押候待审,名单就在这里;至于相关的豪族,也一并统计在册,皆由祖父定夺。”

说完,曹叡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一本书册,交给了曹操。

曹操接过之后打开,慢慢的翻看起来,看着这上面一页页的地名,谁是后台,还有侵占的田亩、人口,没有任何的表情,这些人是什么样的,自己一目了然。

“仲元,你这是要孤对自己的族亲下手么?”

“孙儿不敢。”

曹叡知道这份名册交上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这份名册里面,三分之一涉及到了曹氏宗亲,而这三分之一里面,超过半数的土地、人口都被曹洪侵占了。

“不敢?那你还将这份名册交给我?是你的意思?还是子义的意思?”

扑通。

曹叡听完之后便立刻跪下。

“这便是孙儿的意思。孙儿以为,祖父好不容易平定天下,都护将军同为曹家宗室,又屡次救祖父于危难,如此功劳当然应当厚赏。可如今天下未平,孙刘逆贼任在,可宗室却耽于享乐,聚敛财货,于民争利。祖父,孙儿以为当劝诫宗室勤俭持家,过度奢靡,与民争利,恐怕黄巾之乱不远。”

“祖父,孙儿读史,听闻汉初张释之劝谏文帝,说为上者当不扰法、不扰民,于民休养生息,可如今都护将军贪敛财货,甚至还在外面,”

“够了!此事,孤自有主张,也不是你该管的事情。”

“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现在还轮不到你来担这个责!该担这个责的,是孤。退下吧,你这一路之上也辛苦了,去见见你祖母,她想你的紧。”

被曹操这么大声的喝止,曹叡又将头低了下去,曹操以为曹叡服软了。

“可是祖父,”

曹叡又想抗争两句。

“退下!”

“怎么?你也学了一身的反骨么?!莫不是以为,孤这些时日以来对你疼爱,便不会对你动手?”

曹操的声音转为低沉,愠怒中包含着杀气。

“为大魏计,为祖父计,为曹氏计,孙儿不忍心祖父多年来的努力付之东流,还望祖父明察。”

“滚出去!”

看着退出去的曹叡,曹操久久难以平复自己的心绪。

“真是什么样的人,带出来什么样的孩子。”

曹操又将名册拿起来,翻看起来,涉及到宗室的就有近三成,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了。

这帮跟随了自己多年的老兄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啊。

——————

“我都听说了,这事,你做的过了,你要做的,只需要将这名册交上去就好了,又何必多说这些话?你这些话出口,必然会被有心人传到子廉叔他们这些宗室的耳中,让宗室怎么想你?”

“可是这话若是传到了其他人的耳中,他们又会如何想?天下大乱,在于土地兼并过甚,我曹氏不能做这个首恶之人,让人觉得我曹氏起兵平靖天下是为了一己私心,乃是为了天下至公,所以我曹氏要首先让出土地,一如光武故事,只有将他们在乎东西给他们,才会有更多的人来支持我。”

“难道说,靠着宗室就能稳固天下么?宗室就没有野心勃勃之辈么?远的不说,那刘焉不过是听了谶语,说蜀中有天子气,就一心想着入蜀,想要取而代之;袁氏兄弟,不也一样大打出手;还有,还有我那二叔......”

“宗室也好,外戚也好,士族也好,只要有了这份野心,那也一样会有这许多的想法,所以,老大就应该联合老三,打压老二,只要老二轮流更换,老大的位置就永远牢固。除非有一天,老二和老三联起手来。所以,联合老三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你觉得,眼下大魏内部,又有几个人?”

“大王一个,宗室一个,士族一个,寒门一个,黔首一个,至少有五个人。大王作为最高者,只有得到其他人的拥护,才能够真正的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如今士族尾大不掉,宗室贪婪享受,寒门黔首渴望出头,与其如此,还不如将打压宗室,撤换士族,人说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世家豪强,也未必不能流水更换。”

“你这样的想法很危险,要知道,即便陇西汉中试验成功了,可不代表关中和关东一样可行。陇西屡遭战火,本地豪族虽然还在,可人口锐减,我们吸引那么多的流民进入,陇西汉中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的士族豪强不再是陇西汉中最大的人口组织,而且虽然多是民屯,可所有的制度都是参照的是军屯的方式,农时为民,闲时训练,战时为兵,而且大多都是光棍汉子,没有多少人是拖家带口,又是在我们的主持下,分批次完成了婚配,我们手中有人有地有粮,那些人自然是不敢动一下。”

“可是你看过关中,尤其是关东没有,在这片区域里面到底谁才掌握着巨大的土地和人口?早年我就和你说过,并不是你手中有了权力,你就能真正的调动这些人的全部力量,他们完全可以出工不出力。若没有切肤之痛,没有自己的利益将会收到严重损失,他们是不会拼尽全力的。”

“那姑父这次建议迁徙的大部分人还是屯民,难道也是为了改变洛阳的人口,人口结构?”

曹叡觉得这个词有些拗口,可是用来形容却无比准确。

“对,下一步,就是兑现诺言,将答应他们的土地,一寸不少,保质保量的分给他们。这样一来,官府的信誉将在这一刻再一次树立,而且这次还有少部分是从陇西那边迁徙过来的,最好是将这些人都安排到各个屯区去,让这些人自觉的成为我们的喉舌,那这些人就会在分土地之前,因为别人的先例而对这件事情充满信心。”

“可若是我们做不到呢?”

这次迁徙人口,曹叡就觉得将土地如数的分下去都够悬的,这些官吏会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将分配土地这么重大的事情交给他们,还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那就想办法做到。找出做不到的原因,然后将这些原因一个一个的去解决掉,事情总是要去做掉的,我们应当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这些事情,并且还要让他们看到,我们已经尽了全力了,我想他们应该会理解的。我们就是要不断的,不断的这样树立形象,将早就已经丧失了的信誉再一点点的拾起来,再拼起来,树起来,你说说,若是由你负责,将这件事情做好了,你将获得什么?”

民望,巨大的民望,至少终自己这一世,自己发布的命令,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会遵守。洛阳地区也将会成为自己的铁杆支持,而关中等地的寒门黔首,也将会盼着这样的好事能够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谁都能看到这件事情的好处,包括你二叔他们,还有那些世家豪族,但这却是两年后的事情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谁做继承人。”

“那姑父以为,我今日顶撞了祖父.......”

夏侯信看了看一直吊在后面的骑兵队伍,再看了看曹叡。

“现在知道害怕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难道还能改变么?不过我以为,你这一次,顶的极好,因为大王也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人,他还想着剿灭孙刘,一统天下,可是身边的老兄弟却觉得,打了一辈子的仗,也该享受享受了。只可惜,大王却不会对这些老兄弟下手了,因为人老了,是会念旧的,这些年来,大王身边的旧人越来越少了,这也在提醒着大王,死神在不断的向他招手,而他的时间不多了。”

夏侯信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难道祖父他?”

“如果我说,迁都之后,大王就要走了呢?”

“怎么会?祖父他还那么硬朗。”

“生老病死,谁都逃不过的,大王今年已经六十四?六十五?人生能有几个甲子?这次迁都,未尝不是在安排后事,就如同大王自己说的那般,邺城虽然富庶,但却无法制霸天下,只有占据洛阳、长安,占据关中,然后居高临下,时机一到,便可以横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