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楚承瑜,再也不是曾经的江湖游侠玉逍遥。
他身处权力之巅,自有其遍布朝野的耳目。那些关于冯家、关于冯醉惜与敌军“暗通款曲”的恶毒流言,如同带着腐臭的蚊蝇,终究还是钻进了他的耳朵。
他没有立刻发作,甚至没有去质问冯醉惜。他只是变得异常沉默。
御书房内,他批阅奏章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只是对着某一处虚空出神,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紫檀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看向冯醉惜时,眼神依旧温柔,但那温柔底下,却仿佛隔了一层看不见的薄冰,多了一丝审慎的、连他自己都未必察觉的探究。
他告诉自己,要信她。惜惜绝不会做出背叛家国、背叛他的事。
可是……“功高震主”、“军中布防泄露”、“败得蹊跷”……这些词语如同魔咒,在他心间缠绕。他是帝王,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江山社稷,他不能仅凭感情用事。尤其是在冯家军权在握、边境形势微妙的此刻,任何一点嫌疑,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动摇国本的隐患。
冯醉惜此刻却因父兄重伤、三哥失踪而心急如焚,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调动更多资源支援前线、安抚母亲情绪上,并未立刻察觉到楚承瑜这份细微的变化。她只觉他近日似乎更加忙碌,眉眼间倦色更深,还以为是国事繁重所致,心中只有心疼。
然而,真正的杀招,此刻才悄然逼近她的软肋——她的母亲梁氏。
梁氏因丈夫和儿子们接连的噩耗,早已是惊弓之鸟,强撑着才没有倒下。这日,她按制入宫探望女儿,在通往坤宁宫的路上,却被齐雪莹早已安排好的、一个看似面善的老嬷嬷“无意”中拦下。
那老嬷嬷演技精湛,先是表达了对冯将军一家的无限同情与敬仰,说着说着,便“忍不住”压低声音,透露出一个“惊天秘密”:
“冯夫人,老奴本不该多嘴,但实在不忍心您蒙在鼓里……听闻,这次边境失利,军中早有传言,说是……是有人提前泄露了布防图啊!”
梁氏心头猛地一缩:“你胡说!我冯家满门忠烈,岂会……”
老嬷嬷立刻做出惶恐状,左右看看,声音更低了:“老奴不敢妄言!只是……只是听说,那泄密之人,手段极为高明,并非直接传递,而是通过……通过一些看似不经意的渠道,比如……比如宫中之人,与外界往来时,夹带的私信……”
“宫中之人?”梁氏脸色瞬间煞白。她的女儿,就是宫中之人!而且是皇后!
老嬷嬷见她神色动摇,又添了一把火,故作神秘道:“老奴还听说,陛下近日似乎也听闻了些风声,在御书房发了好大的火,还秘密召见了监察司的人……夫人,您说,这会不会是有人要陷害娘娘和冯家啊?可无风不起浪啊……”
这番话,如同毒针,精准地刺中了梁氏最脆弱、最敏感的神经!她本就因丈夫重伤、儿子失踪而精神恍惚,此刻联想到女儿身为皇后,确实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军国大事,再结合楚承瑜近来的“忙碌”与“沉默”,以及城中那些隐约的流言……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疯狂滋长。
她失魂落魄地来到坤宁宫,见到女儿,还未开口,眼泪就先流了下来。她紧紧抓住冯醉惜的手,声音颤抖:“惜惜……你……你老实告诉娘,你在宫中,可曾……可曾做过什么不该做的事?或者说错过什么话?尤其是关于你爹爹那边布防的?”
冯醉惜被问得一愣:“母亲,您何出此言?女儿怎会……”
“可是外面都在传!说是因为泄密才导致你爹爹他们……”梁氏情绪激动,几乎语无伦次,“陛下他……他是不是也在怀疑你?惜惜,我们冯家世代忠良,可不能在这个时候,背上通敌的污名啊!你爹爹和哥哥们还在前线生死未卜,若你再出事……”
冯醉惜看着母亲濒临崩溃的模样,又联想到楚承瑜近日的异常,一颗心猛地沉了下去。她终于意识到,不仅仅是边境告急,在这深宫之中,一场针对她、针对冯家的阴谋,也已经张开了毒网。
而最让她心痛的是,那投下怀疑目光的,不仅有朝臣,可能还有她挚爱的夫君,而现在,连她最亲的母亲,也因为这恶毒的算计而对她的清白产生了动摇。
前有强敌环伺,父兄命悬一线;后有冷箭暗伤,信任岌岌可危。冯醉惜站在坤宁宫华丽却冰冷的大殿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她知道,她必须立刻行动,不仅要稳住边境,更要揪出这背后的黑手,洗净泼向她和冯家的污水!否则,即便父兄能平安归来,冯家也将永世背负叛国的罪名,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