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雪莹深知,单凭容貌、才情或是单纯的争宠,她根本无法撼动冯醉惜在楚承瑜心中的地位,更别提冯家此刻正处在“为国捐躯”的悲壮光环下。

她必须等待时机,一个能让冯醉惜从高处狠狠摔落的时机。而冯家父兄重伤、边境危如累卵的时刻,就是她眼中最好的机会!

她要攻击的,是比“失宠”更致命的东西——冯醉惜的声誉、忠诚乃至与皇帝之间的信任。

她精心策划了一个连环毒计,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悄然发动:

齐雪莹动用了齐国公府在京城经营多年的暗线,通过茶楼酒肆、仆役间的闲谈,开始散播一些看似“合理”的猜测:

“听闻冯将军此次败得蹊跷啊,敌军仿佛对我军布防了如指掌……”

“皇后娘娘忧心父兄,会不会……一时情急,说了什么不该说的?毕竟后宫不得干政,更别说军机了……”

“冯家手握重兵多年,如今又几乎掌控了燕连山防线,这功高震主……唉,不好说啊。”

这些流言恶毒之处在于,它们没有直接证据,却像种子一样植入人心,将“通敌”、“泄密”、“功高震主”这些致命的怀疑,悄无声息地与冯家、与冯醉惜关联起来。

齐雪莹通过其父在军中的隐秘关系,弄到了一些缴获的、带有北狄部落标记的物件和皮纸。

她重金聘请善于模仿笔迹的高手,伪造了一封看似由北狄贵族写给冯醉惜的“密信”。信中用语含糊,却充满了诸如“感谢娘娘此前传递的消息”、“待事成之后,必践沙漠明珠之约”等引人遐想的话语。她甚至设法弄到了冯醉惜平日练习书法时废弃的纸张,让笔迹模仿得更为逼真。

她计划将这封“密信”和一件北狄的信物,通过收买的、在冯醉惜宫中负责洒扫的低等宫女,伺机藏在坤宁宫某个隐蔽的角落。

光有物证还不够。齐雪莹找到了一个因伤退役、曾在冯金章麾下任职、如今在京城潦倒度日的低阶将官。她许以重金,并威胁其家人安危,逼迫他到时候出面“作证”,谎称曾在战场上隐约看见过形似皇后信使的人出入敌营区域。

这个“人证”身份微妙,既是“冯家旧部”增加可信度,又因其潦倒而显得可能是“受够了不公”才出来揭露。

在流言发酵、物证和人证都准备就绪后,齐雪莹让其父齐国公暗中联络那些对楚承瑜独宠皇后、厚待冯家早已不满的宗室和老臣,约定时机一到,便联名上奏,以“边境危局、军中疑虑”为由,恳请陛下为了江山稳定,“彻查”皇后是否与敌军有不当往来,至少应“暂避嫌疑”,交出部分管理六宫之权。

她的算盘打得很精:在冯家危难、国事艰难的时刻,皇帝本就心力交瘁。此时爆出皇后可能“通敌”的嫌疑,无论真假,都会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

楚承瑜即便再信任冯醉惜,在“物证”、“人证”和汹涌的“民意”面前,也必然承受巨大压力。只要调查一开始,冯醉惜的清誉便有了污点,帝后之间难免产生裂痕。若能因此让冯醉惜失权甚至失宠,她齐雪莹便有了可乘之机。

这一连串的阴谋,阴险、周密,直指要害。齐雪莹隐在深闺,凭借家族的权势和自身的狠毒,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大网,准备在冯醉惜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给予她最致命的一击。她深知,攻击一个备受爱戴的皇后,最好的武器不是美貌,不是才情,而是“背叛”与“怀疑”。风暴,正在暗中酝酿,即将向坤宁宫席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