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学习百倍暴击,我从此天下无敌 > 第357章 正式获得菲尔兹奖的提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7章 正式获得菲尔兹奖的提名

无论是自己的私人实验室,还是新成立的芯片设计制造公司辰芯微,这都是江奕辰在博士毕业之后的重点方向。

在设计有钟国栋、制造有黄小婷之后,整个辰芯微的初创便迈上了正轨。

设计团队,正在快速地组建着,从5人,到50人。

数字Ic设计工程师、Ic后端设计工程师……

已然有了设计一个小型Ic芯片的人员力量了。

钟国栋拿到了几个开源的设计,加上逆向了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带领团队开始创新。

至于黄小婷,也招到了20来号人,有设备工程师,也有几个有经验的普通工。

等到12月份的时候,采购的相应的机器、设备也陆陆续续地到了,优先整好的车间中,第一条实验生产线即将搭建完成。

而在这个月,江奕辰得到的好消息也非常多。

排在首位的,是二维纳米片堆叠结构的高结晶氮化碳(phI)\/碳复合材料(cK-cNc)成果已经发布在了半导体材料顶刊。

这个论文,江奕辰、施雨彤、穆清疏作为第一作者,像是梁羽菲等人第二作者。

至于电池技术,亚迪公司拿下了。

不过,由于江奕辰的推出的几个技术,都非常有价值。

因此亚迪公司专门和奕辰集团合资成立了一个电池公司。

亚辰电池。

亚迪公司占股53%,奕辰公司占股47%。

具体运营,亚迪公司牵头,但江奕辰也派了几人跟进。

但不太干涉日常运营。

只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而江奕辰这个技术的转让,将让亚辰电池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可以量产的钠电池。

钠电池,由于成本的原因,更容易在短途上应用起来。

300km、400km左右的中小型车型上应用,就成为好的选择。

由于电池技术,是江奕辰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此江奕辰有了打算进军汽车行业。

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如果不自己做汽车,确实有些浪费了资源。

至于手机,江奕辰倒不打算再做了。

而是做其中的关键之处。

那就是芯片设计和制造。

投资了大米手机后,江奕辰也和对方约定了,未来融资,奕辰集团还将加大。

届时虽然不是控股,但也是第二大股东,拥有较多话语权和分红权的存在。

而芯片、人工智能的突破,将会给江奕辰在公司的话语权在提升一些。

因此江奕辰不打算亲自去做。

但汽车未来是新能源化的,而电池技术是江奕辰研究的方向,也是他喜欢领域。

那就是能源供给。

包括江奕辰如今跟着周政国院士研究的原子物理,也是为未来的可控核聚变做打算。

像是石油一样,谁拥有这个,就等于拥有了世界的未来。

除此消息之外,江奕辰也正式获得了菲尔兹奖的提名。

理由就是拿出了全新的江氏多元矩分析方式,解决了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不过,菲尔兹奖4年评选一次,上一次已经是2010年评选的,下一次则是2014年度。

如今2013年将至,得到正式的提名,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如果不出意外,2014年正式出台的获奖名单中,将会有一个江奕辰的名字。

要知道,截至目前,华国人获得该奖的还没有一个人。

仅有两名华裔获得。

如果这一次江奕辰能够获奖,那么他打破了记录。

成为首个获得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的华国人。

故而在消息披露出来之后,互联网不少人都有些高潮。

似乎江奕辰获奖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但江奕辰听到后,并没有多大的喜悦,反而有些淡然。

研究猜想,不过是一时兴趣。

特别是这其实是测试了一下玲珑水晶的神奇能力而已。

既然出了结果,那就去研究研究。

而破解猜想,提出新的数学方法,不过是顺手而为罢了。

临近2013年度,江奕辰这会的重点,仍是两个。

跟着周政国院士继续研究原子物理,此外就是和施雨彤研究新的碳化硅技术。

仍然是用于充电模块的材料。

有这个技术,未来充电可以冲上1200V的高压平台。

而随着时间推移,江奕辰也不太让穆清疏前往实验室了。

毕竟她怀孕了,在实验室里头,各种化学物质、各类化学反应的,多多少少有些不太安全。

拥有时间的她倒也没有闲着,在图书馆针对材料学、半导体物理等领域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进行广泛地涉猎。

有着江奕辰的增益状态的80%的她,学习一点都不难。

无非是没有暴击,需要多花时间罢了。

------

京都,高能物理研究所。

“奕辰,这几个数据,你怎么看?”

看着一连串的检测数据,周政国开口问道。

江奕辰看了一会,指着其中几段,“老师,这,这几个,还有这,你看和理论上有出入,此事必有蹊跷。”

“继续说。”

“我有两个想法,第一,应该是氢原子外侧电子在跃迁过程中,受到了干扰。”

周政国点头,继续追问,“那干扰源呢?”

江奕辰摇摇头,“我也还在思考,按理来讲,整个加速过程,应该不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杂质的随机影响?”

“那第二种呢?”

“电磁场膜位能引导过程中,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发现的影响因子。”

周政国没有否定江奕辰的猜想,只是平静地道,“其实这种情况,也不是经常发生,有时候我们都会怀疑,是不是我们在原子级别的观测,也会陷入量子相变状态?”

“不过,我一直相信,在微观的世界,只不过是我们所知和所控太小了。就像是具体到了大象的细节后,一个一个都成为了盲人摸象。”

“可能我们发现的一个现象,不过是因为偶尔一只苍蝇在大象的皮肤上拉了一堆屎罢了。”

周政国说的这个例子,非常的直白和干巴。

但却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原子物理研究过程中的艰难。

“这是一个好的角度,虽然说这种结果出现的几率有些小,但你可以去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研究出什么来?”

江奕辰当即点头,答应了下来。

原子物理,这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

哪怕是拥有S级模拟的江奕辰,也难以模拟出来。

但,随着一点一滴的学习暴击,江奕辰也慢慢地感觉到了自己在原子物理领域的深入,就似乎快要摸到前沿的天花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