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剑道明尘 > 后记?柳风泪?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莫寒笙随着宁致远众人走到庭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它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在青石与绿苔间轻盈穿梭。

溪水之旁,精心设计的曲水渠道蜿蜒曲折,宛如游龙戏水,引领着宾客步入一场场诗酒风流的盛宴。

渠道两旁,翠竹成林,枝叶繁茂,假山怪石嶙峋错落其间,颇具幽静优雅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此处已有不少人聚集于此,皆在默默等待着活动时间的来临,偶尔也会三三两两地聊上几句,显得热闹且融洽。

“致远兄,你们来的正好!就差你们几人了!快坐快坐!”这时,一名锦袍男子突然朝他们招了招手,笑呵呵地招呼道。

宁致远等人纷纷拱手回应,随后便在锦袍男子身侧寻了个空座,莫寒笙也跟着找个位置坐了下去。

“诶?致远兄,你这书童也要参加这次曲水流觞吗?”锦袍男子打量了一番莫寒笙,问道。

“无妨,让他跟着长长见识吧!毕竟这等诗词盛会,他可没多少机会能够亲历呢!”宁致远轻嗤一声,淡笑说道。

锦袍男子闻言哈哈大笑,点头赞同道:“也对!在场的才华横溢的公子、小姐都是天纵奇才,能聆听一二,对这书童而言,那也算是受益匪浅啊!”

莫寒笙虽想开口解释什么,但碍于礼貌和场合并未出声反驳,只能乖乖低眉顺眼地呆坐在原地。

在场众人闲聊片刻后,曲水流觞活动便正式开始,一盏取盛满酒的羽觞被放在水面上顺流而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锁定在这上面。

不多时,羽觞停在那锦袍男子的面前,男子大喜过望,“既如此,那这诗会的开场一诗,便由我这初窥文墨之辈,斗胆执笔,抛砖引玉!愿以此微末之作,激发诸君胸中万千锦绣,共绘文坛春色满园!”

话音刚落,众人齐齐鼓掌叫好,锦袍男子从容自若地提起羽觞,仰天一气喝完杯中美酒,便开始吟诗一首——

“曲水潺潺绕翠亭,群贤毕至共欢情。觞飞玉液随波转,诗涌珠玑映日明。”

“好!好!好一句‘诗涌珠玑映日明’!修能兄这首诗真是妙极了!这等绝妙之作,我生平仅见,实属难得!”

“是啊!不仅将咱们这曲水流觞的环境氛围描绘如诗如画,还表达了咱们诗文蒸蒸日上的强烈期盼之意,确实不错!”

……

众人连连称赞不止,纷纷为他鼓掌叫好。

韩修能谦逊有礼地向周遭行了揖礼,随即便坐了下去,静候下一位佳作献上。

接下来又陆续有人作诗或赋诗,每当诗句传出,众人皆为之叹服惊艳,拍案叫绝,气氛愈加热络起来。

“致远兄,现在轮到你了!”韩修能看了一眼身边的宁致远,微笑催促道。

宁致远淡笑着颔首,嘴角勾勒起一抹自傲的弧度,旋即站起身来。

“各位,今日乃是难得一遇的诗酒盛典,宁某借助诸位高兴的心情,献丑了!”

宁致远缓缓扫视全场,将羽觞中的美酒一饮而尽,朗声吟道:“春日风光无限好,繁花似锦漫天飘。青山绿水皆如画,鸟语花香尽妖娆。云白霞红映天际,风暖日丽迷人潮。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描。”

此诗一出,在场顿时鸦雀无声,一时间都不知该做如何反应。

宁致远这首诗往好听的说,就是通俗易懂,简单直白,哪怕是一个没读过书的人也能理解这首诗是赞美春色风光的……

往难听的说,就是辞藻堆砌,华而不实,毫无内涵可言,难登大雅之堂……

等不到众人鼓掌叫好,宁致远略显尴尬,韩修能见状,急忙帮忙打圆场道:“诗词之韵,非仅阳春白雪之高雅独享,亦应兼容下里巴人之淳朴风情!宁兄的这首诗也是非常不错的!大家别愣着了,再给宁兄鼓掌吧!”

众人纷纷回过神来,稀稀疏疏地鼓起掌来,给足了宁致远面子。

“在下觉得,致远兄作的这首诗还是差了一点火候,若再斟酌些许,必能更胜一筹!”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人群中传出,众人循声望去,发现说话之人赫然是宁致远那位“书童”莫寒笙。

闻言,宁致远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他双眸半眯,冷冷凝视着莫寒笙,眼中隐约闪过一丝怒意。

“哦?这位书童似乎很懂诗文?倒不知有什么高见呐?”韩修能饶有趣味地挑了挑眉梢,追问道。

“在下虽不及致远兄饱学鸿儒之姿,但粗浅之法,还是懂得那么几分!”莫寒笙微微颔首,谦逊回答道。

“既如此,不如就请这位书童先作一首诗来听听,如何?”韩修能依旧噙着笑容,大方地询问道。

其余众人也是抱着看好戏的态度,纷纷将目光投注在莫寒笙身上。

“好,那就让在下献丑了!”莫寒笙也不推辞,站起身便开始吟诵:“春日风光绮丽天,繁花似锦舞翩跹。青山叠翠云深处,绿水潺湲柳岸边。鸟语声声鸣翠谷,花香阵阵绕心田。云蒸霞蔚映天边,风暖日和醉客船。”

说着,他停顿了一下,又继续吟诵道:“仙境难寻尘世有,人间此景胜桃源。丹青妙笔难描尽,诗意盈怀赋锦篇。莫道春光无限好,更惜时岁莫等闲。愿君共赏此佳景,同醉芳华不负年。”

念罢,莫寒笙收住思绪,抬手抚胸,躬身作揖。

此诗一出,众人虽是一阵鸦雀无声,却在心中暗自琢磨推敲着诗中蕴含的奥义与意境,片刻后忍不住拍案叫好,掌声竟比先前韩修能作诗时大上不少。

“好诗!好诗!真乃绝妙之诗呀!听完这首之后,一幅山水相依的春日画卷仿佛在我的眼前缓缓展开,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美不胜收啊!”

“是呀!我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绝伦的词赋,不仅对仗工整,韵律优美,且寓意丰富,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悠长!实在是难得的佳作!”

“还有那一句‘莫道春光无限好,更惜时岁莫等闲’,其中蕴含的哲理也是颇为深邃!意在提醒咱们读书人要珍惜时光,不要仅仅沉醉于春光的美好之中而虚度光阴啊!依我之见,摘得此次诗会之桂冠,此诗当仁不让啊!”

……

众人交口夸赞,把莫寒笙捧得高高的,仿佛此人就是诗会的魁首。

该死!这家伙居然敢当众让我下不来台?!还抢尽了本公子的风头!

我说春日风光无限好,你就偏说莫道春光无限好!是存心与我作对,嘲讽本公子胸无点墨吗?!

宁致远暗中捏紧了拳头,咬牙切齿地盯着莫寒笙,仿佛恨不得用眼神把他给凌迟一般。

“这位小兄弟才思敏捷,诗文斐然,当一个小书童倒是屈才了!不知可否告知姓名呢?”韩修能拍了拍莫寒笙的肩膀,温声细语地问道。

“在下莫寒笙,曾在私塾上略读过几年书,不敢当韩公子谬赞!”莫寒笙拱了拱手,谦恭地回答道。

韩修能满意地点点头,正想继续说话,这时却被宁致远突兀地打断了——

“寒笙兄,以后还是莫要贩卖诗稿来赚取快钱了吧!从咱们士人之伍沦落为商人,你所谓的佳作也因此染上了铜臭之味,污浊了咱们读书人的清誉,实在是不妥!”

闻言,众人皆是一脸惊讶,低头议论纷纷,看向莫寒笙的目光变得复杂多样起来,有鄙夷的,有不屑的,有嘲弄的……

“商人?!”韩修能一怔,转头看向莫寒笙,狐疑地问道,“寒笙兄怎么成了商人了?”

见状,莫寒笙沉吟片刻后,随即认真回答道:“在下认为诸位的观念实在有失偏颇,行业之间非以高低贵贱相论,乃是山川各异,湖海各深,各领风骚于一方天地!凡尘俗子,皆能于心之所向之业,绽放智慧与才华之光华!”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若是诸位认为贩卖的诗文诞生于庸俗芜俚之地,沾染上俗世铜臭之气,那为何这次诗会却是以银两为赏呢?如此看来,诗会岂不是成了追名逐利之地?”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哑然无声,只觉他说得确有几分道理。

“好啊你个莫寒笙!这次诗会的赏金是修能兄所在的书香世家韩家出资的!你到好!竟然公然蔑视诗会的规矩,肆意诋毁众多读书人!如此你于诗会的颜面何存?于韩家何存?!”这时候,宁致远终于找到了机会,开始义愤填膺地指责莫寒笙的不是。

“非也!在下并非这个意思!”莫寒笙显然没料到自己莫名其妙就被扣了顶帽子,扭头看向韩修能,却见他的脸色确实黑上不少。

韩修能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住情绪,尽量心平气和地说道:“寒笙兄,你的言辞过重了!你的诗文才华确实出众,但这并非能成为你贬低别人的资本!出于维持诗会秩序的考虑,还请你立刻离去吧!”

说着他摆了摆手,示意一边的侍卫进来赶人,听到命令之后,侍卫立马冲过来,对莫寒笙淡淡说道:“这位公子,请吧!”

见状,莫寒笙只觉百口莫辩,最后只能轻叹一声,朝众人拱手赔了一礼:“今日承蒙款待,感激不尽!告辞了!”

于是便转身离去,看着莫寒笙的背影消失在门外临走时,宁致远嘴角勾起一丝得逞的冷笑,充斥着幸灾乐祸与嘲讽之意。

哼!就凭你这种货色也配跟本公子斗?简直是痴人说梦!给我抓紧滚吧!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