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水果圣手 > 第320章 四味面包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餐具选用玫红丝边,暖粉黄白身的杯子,搭配金色鸢尾纹勺子。

厨具也简单,一个加热的炒锅,一把厚重的铲子,还有三个小的热锅、发酵仪器,别的便没有了。

连发酵用的菌种都没拿,因为这也是材料之一。阿雅直接从面包果上采集,这是她对发酵配方感兴趣后专门去了解和学习的东西。

听说菌种培育和采集匠人能凭借味道便知菌种纯粹不纯粹,很多喜欢自己采集菌种做发酵配方的配方师也很擅长。

为此阿雅专门学习了一下,回来研究不短的时间。她没涉及到味道、气味、形状、颜色、口感等变化菌种,毕竟时间有限,她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简单的学习了两个技术:

一是什么味道代表菌感染影响了配方,这个简单,只需要识别细微的味道、气味、口感变化即可。

多尝试总能有经验,就是获取经验的过程很遭罪。

据说最初发现技术的精灵只是为了辨别配方有没有坏,那个艰难的年代,精灵失去母树的庇护,族人分崩离析。食物非常真贵,好些要留下一顿,甚至下下一顿吃。

于是辨别食物有没有变质,哪种变质会影响健康,哪种不会,便成了配方师学习的第一个技能。

现在已经很少配方师知道发酵知识集锦形成的最初历史条件了。

第二个阿雅学习的便是发酵类甜味菌种,它们是糖类来源之一。并且不少优质菌种发酵出来的糖能量格外高,精灵吸收很温和。它们生产出来的糖几乎全部给战士使用,作为战士突破等级的配方制作原材料,用以制作突破时和突破后修复配方。

因为能量温和,对突破中的战士经脉影响最小。也有人尝试培育更多这样的菌种,遗憾的是目前表现优秀、遗传稳定的菌种就两三种,还各个国家共享。

阿雅从面包果上收集到的是最普遍的一种,发酵中会产生树精灵非常讨厌的酒味。

这种酒味也可以处理掉,只是非常考验配方师的技术,处理不好酒味不仅去除不干净,还会影响食材味道。

阿雅先将发酵的面包果处理好,随后开始炒制。

这次用上昨天新学到的技术,制作一个四味面包果。

一种醇香甘甜,一种蜜甜软糯,一种酥脆爽甜,一种绵长、细腻温暖。

并且不分成四个配方制作,而是一道配方中四个味道。

对阿雅来说颇具挑战性,因为四种味道非常接近,稍微处理不好味道彼此融合,形不成四味。要是分开成四个盘阿雅还是觉得很轻松的,那样她能制作出九味面包果。

醇香甘甜需要炒制出焦香,因为这道配方设计成汤丸摆盘因而不能简单炒,而是边炒边加水。最后形成一个金色面团。

只是炒到金色便非常难,只是金色焦香气息不够浓郁,焦香气息浓郁后颜色必然偏褐色。这个相当考验技巧,阿雅操作过程中小心翼翼,动作快如残影,火力有些大。

看台上不少此刻没比赛来围观的选手和指导老师看得相当惊讶,一个选手问他的老师,“老师,阿雅选手这种操作是不是不正确?”

老师之前明确说过,炒制面包果切忌大火,因为把握不住火候,出锅发苦,颜色发黑。

那位老师说:“对你不正确,对她很正确。你看她的手速、铲子运行轨迹、面团受热均匀程度等把握得非常好。也许有我的水平了,看她加水的姿势和加入量,相当精确。这点我都佩服,换做是我绝对不会直接用手来把控,而是提前称量好装入几个杯中使用。”

旁边另外选手的老师说:“但是阿雅选手的做法才是最好的,因为不在炒制过程中根本不确定多少量合适,称量出来的也许不合适。”

“这位老师说得对。”

“要做到这种程度得练习多久啊?”

“想必专门训练过吧。”

选手听完两位老师的话沉默了,他们根本没时间去专门训练某项技术吧?

那边,阿雅已经处理好一种,开始处理第二种。期间去看了发酵面包果的情况,她预留了二次发酵的时间,因为这个真的很不确定菌种稳定情况,不给自己第二次机会她怕失误。

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味道香甜浓郁。

听说把握到极致的发酵技术是能做到几乎没有酒精产生,只有浓郁的香和甜蜜。

阿雅还做不到这点。

放着继续发酵,然后开始制作第三种味道——酥脆爽甜。

这个是最复杂的,要达到短时间内不融其他味道,还要相当酥脆,同时是甜的非常难。

这里的甜不是发酵产生的糖,也不是其他甜味材料,而是面包果在口腔中发生微妙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甜。

这种甜不齁却绵长、润泽,仅此是温柔的甜,做不到爽。

爽是口感上给味觉的欺骗。

将面包果炒出香味,过筛两遍,防止有疙瘩。

随即加入水,依然要过筛两遍,防止搅拌不充分有疙瘩。

这个配方在阿雅的想象中入口咔嚓一下,随即化开在口腔中蔓延。化开的时候快速吸收口腔中的水分产生第一波甘甜,给人一种因为吃了它才甜的错觉。

因为能很快融化,不会让食客觉得干噎。

等味觉回神面包果已经在口腔中发生反应产生真正的甜,从而让食客觉得这道配方就是甜的。

将调好的浆倒入锅中最快速度旋转一圈晃匀,大火烘,只需要三秒钟,一张超薄的面饼出现。

此刻的面饼没有完全失水,只是定型,失去大部分水分,因而软且韧性十足。

阿雅烫好一个快速卷成一个球丢入旁边的小火锅中,如此操作制作了五十三个球。

今年评委有五十三个人,大工程。

制作好球将烫面皮的锅关掉,按照时间先后把烫着的球夹出来,放到烘干箱中恒温烘着。

最后这步确保球是脆的,超级脆。

台上说着故事,大屏幕上轮流转换选手制作画面,当阿雅制作球的画面出现大家一阵阵的鼓掌,实在是厉害,跟表演一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