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闻浅觉得一时半会儿可能不会那么快就好,她出去叫了一个人去县里把村长他们叫回来,然后带着史密斯一家去了山上打猎。

大概两个小时之后,等史密斯一家抱着肚子和闻浅下山,就看到了山脚等着几个人。

是村长会计他们,整整齐齐,全部村干部都等在了那里。

连村里很有威望的几个老人都来了。

史密斯他们都停住了脚,安娜小步挪到了闻浅旁边低声道:“亲爱的,他们...他们这是要找我们算账吗?我听说乡下的东西好像不能随便打猎的?要不我们...我们给钱行不行?”

安娜看着前面一行人像是饿狼看小羊羔一样看着自己,心里有点犯怵。

史密斯也不自觉把脚步挪到了闻浅身后。

这时候村长方远山动了,他朝着史密斯走去,双手有点局促的搓了搓:“那个,先生你好,我是小方村的村长,听我们书记说是你...您要跟我们制药厂合作是吗?”

说完还满脸期待看向闻浅,他听说闻医生可以跟外国人沟通。

闻浅把村长的话翻译给了史密斯听。

史密斯听完之后松了口气,脚步不动声色挪出了闻浅的保护范围,两步上前握住了方远山的手:“村长你好,我确实有这个意愿跟贵厂合作,最主要是我十分看重闻医生的医术,我相信她的制药水平肯定也十分棒!”

闻浅化身翻译机器,充当着两个人的翻译。

双方在‘闻医生很厉害’这个话题上聊得相当投入。

闻浅则是羞耻地充当着夸自己的翻译。

到最后闻浅不得不打断这两个人:“村长,合同是不是拟定好了?我们现在去大队部吧,我把翻译版弄出来,争取今天把合同签了。”

方远山正满脸红光跟史密斯聊着天,心里美滋滋,自己竟然跟一个外国人聊过天,谈过合作,自己能吹一辈子!

听到闻浅的话,赶紧反应过来:“对对对,合同最重要,来史密斯先生,我们的合同已经弄好了,你跟我们去大队部谈谈合约的事?”

一行人来到大队部,闻浅一边充当着两方人的翻译,一边着手翻译着手里的文件。

一开始只有方远山跟史密斯聊着天,之后吴桂花也加入了聊天的行列,她是跟安娜聊天。

女人之间除了聊保养的事就是聊孩子了,吴桂花一直十分稀罕薇欧拉,一个劲夸着薇欧拉,两个女人聊得十分融洽。

然后就是剩下的其他村干部和那些镇场子的老爷子们,也开始一句两句凑着热闹。

闻浅一心十几用,仅用了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把手里四页的合同内容手写翻译了出来,还是两份的。

她身心十分疲惫,第一次知道他们竟然这么能聊,累死她了。

双方看了内容之后,确认无误后就签字按章了。

小方村制药厂第一份合作就这样在闻浅的牵动下签订了合约。

傍晚时分,来接史密斯一家的小汽车来到了小方村的村口,安娜和薇欧拉拉着闻浅的手,依依不舍地告别,表示过几天再过来找她玩,才上车走了。

等小汽车的身影消失在乡道上,过来送行的其他人都欢呼起来。

“天啊!我竟然跟外国人聊过天!他们都好好相处啊。”

“对啊对啊,他们都好漂亮哦,头发竟然是黄色,眼睛是蓝色的。”

“我高兴的是我们制药厂还没开张就已经签订了一笔国外的订单呢!那可是挣外汇!县城的厂子都未必能赚到外汇!”

“对啊,起初我是想着有闻医生在,制药厂应该也不会亏钱,我才把家里的钱投进去的,现在我都有点后悔没有多投点,制药厂肯定赚啊!”

“不行,我要努力工作,争取多赚点钱,到时候第二波入股能多投点,说不定明年还能起新房子呢。”

......

除了村里的干部之外,过来送行的还有村里下工的村民。

方远山他们到山脚等闻浅他们下山的时候,就有村民打听到有外国人亲自过来找闻医生合作,还是跟他们村制药厂合作。

爱凑热闹的村里人,一边抓紧完成手里的工作,一边派了几个机灵的人过去大队部打听消息,所以方远山还没宣布签了大单子这个好消息,村里人基本已经全部知道了。

方远山见到围在那边不愿意走的村民,和方得福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趁热开了一个大会。

方远山站在晒谷场的台上,声音还有点颤抖地开口:“乡亲们!你们应该已经知道得差不多了。没错,我们小方村制药厂第一笔订单,就在刚刚已经签订成功了!

都是我们闻医生的功劳,刚刚那个外国商人史密斯先生,愿意长期收我们制药厂的常用药。乡亲们,那可是外汇啊!连县城的厂子都赚不到的外汇,我们厂子因为有闻医生,我们赚到了!

大家说要不要感谢闻医生?”

“要!”

底下的村民们看向闻浅的目光都带上了炽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方村的凝聚力变得越来越强。

从前可能还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争吵的人家,现在都变得十分团结。

大家想要挣钱的心思空前一致。

“所以大家不要辜负闻医生给我们争取的好条件,大家努力干,争取漂漂亮亮完成这一笔外汇订单,过一个富足的新年!”

“好!”

台下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接下来一个月,小方村的人为了早日把制药厂建起来,实行了两班制,方远山他们也从外面请了很多工人回来,尽量在入冬前把主厂房建起来。

外村的人也请了很多,他们都十分羡慕小方村可以弄来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这是要发达的前兆啊。

期间也有一些人嫉妒不已,回到村里找自己村的村长,要求也向县里申请,搞一个像小方村一样的集体经济副业。

其他村的村长当然也想搞一个,都联合起来纷纷找上张靖想效仿小方村。

张靖也一视同仁答应了,他直接甩上一句:“你们村能够拿出一个合理合规的方案和足够的资金,多大的厂子我都给你批下来。”

当得知小方村的建厂所需要的资金时,其他村的村长们都蔫吧了。

那可不是几百块几千块啊!

那可是十几万!

听说是有外国人投资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还有他们村有个出大头的,是一个下乡知青。

是那个名号很大的赤脚医生。

他们几个村长暗恨,怎么什么好事都被那个方远山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