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朕杀敌成神 > 第149章 挺身而出的朱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夜无话,在晨光微熹之时,

朱雄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奉天殿。

第一天的早朝群臣不敢耽搁,一个个早早地起来聚拢到了奉天殿的门口。

三三两两的大臣们低声如蝈蝈般的闲聊着。

当朱雄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之中以后,那蝈蝈般的声音的瞬间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无数双目光有意无意的扫视在了朱雄的身上。

没有人前来和朱雄打招呼,也没有人过来和他闲聊。

这里耳目众多,不远处的几个太监死死的看着他们。

自从朱雄出现在了京师的那一刻,不知道多少人开始了夜不能寐的日子。

朱雄的名字就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名字,很难让人不去猜测什么。

加上朱允炆始终没有露面,朝堂之上已经众说纷纭了,甚至马上到了分别派系的地步!

足以见得,现在的一切都向着波谲诡异迈进!

就在这时,

魁梧的燕王朱棣走了过来,他毫不避讳众人的目光,第一个走向了朱雄。

“朱雄将军!”

朱棣迎面走来,看到了朱雄以后也不得不赞叹一句这等容貌实属人间一流!

“燕王朱棣!”

“臣朱雄见过燕王!”

朱雄从朱棣的那身蟒袍上看出来了来者的身份。

尊贵的蟒袍只有王爷可以穿,他目光笔直的看着朱雄,赞叹道:

“你为大明开疆扩域,实数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让我大开眼界啊!”

“燕王夸奖了,我不过是一个孤城走出来的小小悍卒罢了,为了大明鞠躬尽瘁是我泱泱子民的本分!”

“哈哈,你可真不一般啊,你看看你来了以后,这些聒噪的士大夫们都闭嘴了,平时他们可是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啊!”

“瞧瞧,今天都成了哑巴!”

朱棣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刚好传到了其他人的耳朵里面,瞬间有一些脸皮薄的大臣立刻低下了头。

不好意思的看着自己的脚尖。

还有一些皮厚的大臣则是依旧目光平视前方。

似乎朱棣嘲讽的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呵呵……”

朱雄笑了笑,摸了摸自己的鼻尖。

朱棣这一番举动自然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会传遍整个朝野,他这等同于将自己和朱雄绑在了一起。

在这么多的大臣面前和朱雄拉近乎,无异于宣示派系!

就在这时,

一道嘹亮的太监声音响起。

随后群臣依次走过金水门。

宛如一条长龙浩浩荡荡的走进了奉天殿之中!

不多时,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消失不见。

只见那奉天殿之上,朱元璋缓缓踱步而来,当他坐下以后,群臣立刻伏跪恭敬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了奉天殿之中。

同一时间,朱元璋清了清自己的喉咙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所有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之中进行。

六部官吏依次汇报自己的工作,朱元璋一一点评。

半个时辰以后,不再有人上书。

这时候,朱元璋威严的目光扫视一周,然后开口道:

“近年以来,十五省都有不同的洪灾旱灾发生,我国粮食不断的减少,时常能看到平民百姓饿死街头,

咱看不得自己的子民饿殍遍地,昨日听闻一计策,咱大明应该开启下西洋的运动,

积极打开国门,引进国外优良的物品和粮食,以应对洪灾和旱灾!”

朱元璋此话一出,群臣开始了议论纷纷。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心知肚明。

这些大臣刚开始议论一下,用不了一会的时间,马上就有反驳的声音出现!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的时间。

户部尚书立刻走了出来,双手举起朝笏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下西洋是一件劳财伤民 的事情,除我泱泱大明以外,

四海八荒不过是一些蛮荒之地,去了也是白去啊!”

当户部尚书说完以后,户部侍郎也立刻举起了自己手中的朝笏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倭寇之地就是海外,可我大明已经去过倭寇之地了,那里一毛不拔,哪有什么值得拿回来的东西啊,我们应该要做的事情守本!”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当户部尚书说完以后,顿时有十几个大臣急急忙忙的举起朝笏一起说道。

他们生怕朱元璋拍板一样,一个比一个急不可耐。

就在这时,

朱雄忍不住了,昂首挺胸道:

“各位大臣,下西洋乃是一个壮举,什么叫做四海八荒都是蛮夷之地,你们有没有见过?既然没有亲眼所见,那么为什么敢口出狂言!”

“除我大明以外,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国家,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珍奇宝贝,

如果我大明都能拿回来的话,一定可以让我大明更上一层楼!”

“胡言乱语!”

一名大臣低声说道。

“你说什么!”

朱棣猛然冲了出来,怒斥道:

“有本事就站出来说,唧唧歪歪的你裹脚了?”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大笑不止。

那个被朱棣骂了的官员顿时脸色一红,羞愧的低下了头。

朱棣对着朱雄偷来一个善意笑容,然后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朱元璋呵呵一笑,对着朱雄道:

“继续说……”

朱雄点头道:

“据我所知,现在大明粮食产量不足,生产的也极为缓慢,劳动力也极其不足,人口复杂,税收也是琳琅满目,让人看都看不懂,

与其每年到各地救灾,不如发挥自己的能力。

创新一下,去国外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东西。

然后拿回来,到时候说不定可以改变现在的局面,

有灾难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度过,各位大人你们扪心自问,大明十五省,有个几个是能够保持五年以上不出现灾难的?”

朱雄此言一出,所有的大臣都是面面相觑。

大明十五个省还真的没有一个能够保持五年不出灾难的。

大多数的省能够保持连续两年不出现任何灾难那就谢天谢地了!

这句话说完了以后,其他的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说话。

这时候,户部尚书又站了出来,他举起手中的朝笏道:

“那么朱雄大人,你凭什么说下西洋以后就可以获得粮食和财宝呢,如果没有,又该如何定夺?

还是说你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当成了一个玩笑话,你可知道下一次大西洋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户部侍郎接话道:

“就是啊,我们户部已经没有了多余的钱用来挥霍,如果把这些钱用完了,以后怎么打仗,以后怎么救灾?”

“如果你们连试一试都不愿意的话,那就没有以后了!”朱雄硬生生的说道。

“我认为不妥!”

一直沉默的朱允炆深深地看了一眼朱雄,随即站了出来否认道:

“现在国泰民安,无需忧国忧民,况且国外的那些白皮肤蓝眼睛的人不是没有来过这里,

他们能拿出来些什么好东西,不过都是一些奇技淫巧罢了,朱雄你可知道现在匈奴日益张狂,我大明的钱财可是要用来打匈奴人的!”

“勿忘国耻,匈奴一日不灭,我大明一日不能左右!”

朱允炆说完以后,看向了龙椅之上的朱元璋。

朱元璋点点头,在他的心里面,匈奴一直都是块心病,不过现在的匈奴不是以前的匈奴。

他们还没有大的动作,北平府一直都有燕王朱棣坐镇。

虽然没有真正的将匈奴人赶走,不过匈奴人倒也不敢嚣张!

看到朱元璋对自己点头。

朱允炆冷冷的看了一眼朱雄,嘴角勾勒出一丝笑容。

当朱雄出现以后,朱允炆自动的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敌人。

如果现在不出声的话,只怕寒了那些跟着自己的大臣们。

所以现在的朱允炆必须说点什么,而这其中无疑和朱雄唱反调最为合适!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朱雄还没有说话。

朱棣却第一个站了出来,只见他昂首挺胸,激昂道:

“父皇!朱雄的提议乃是国之大策,下西洋其实一直都是儿臣心里面的想法,今日不过是朱雄说了出来而已,儿臣以为,

下西洋一定要做,而且必须做的声势浩大,有多少银子就砸多少银子,下西洋以后一定可以让我大明永世昌盛!”

“至于漠北之地的那些匈奴嘛……交给儿臣了,儿臣会不留余地的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捏着拳头的朱棣杀气腾腾的说着。

手指爆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敢在朝堂之上如此的,怕只有朱棣一人了。

朱允炆看着自己的叔叔,心中顿时怒火中烧,极其不满的瞪了一眼朱棣。

但是也不敢说其他的 话了,毕竟漠北之地是他朱棣在镇守,而不是他朱允炆。

就在这时,

吏部尚书默默的走了来,他举起手中的朝笏道:

“启奏陛下,既然燕王有如此魄力,那么我想明年关于北平府的供奉是不是可以少给一点?也算是为了下西洋做预备啊!”

“你说什么!”

朱棣顿时勃然大怒,减少军费,这简直是要了他朱棣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