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妻:我本布衣,美人扶助进省委 > 第687章 省长有意安排路北方任市委书记,省委书记不答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7章 省长有意安排路北方任市委书记,省委书记不答应

杨光华在春节后第一次出访就到湖阳,本来就充满浓厚的政治色彩。他此行的目地,其实很明确,就是在深入调研湖阳近年来取得的显着成绩的同时,聆听湖阳市委书记金哲对于自己人事调整的真实想法,也通过这次调研,来宣示即将到来的新年首批人事变动,省委的立场,就是要优先考虑金哲的岗位。

虽然,杨光华与金哲的深夜会谈中,金哲表示将遵循组织的安排,听杨省长的!但杨光华早就敏锐捕捉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金哲的目标,其实清晰而明确,就是希望能够步入省委常委序列。

进入省委常委序列,对金哲而言,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又一次飞跃。只有站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够继续为湖阳乃至全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避免在58岁这个尴尬的年龄退居二线。

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杨光华深知,省常委的位置竞争异常激烈,且现在仅有一个位置,明确会腾挪出来。那就是省委统战部长梁国辉,在达到年龄后可能退位,而其他的常委,都正值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上面并没有明确表态这一届常委要有人员变动!那么,省内省外众多有实力的竞争者,包括副省长以及省里重点要害部门的一把手,其实竞争的岗位,就只有这么一个。

当然,在杨光华看来,金哲具备进入省常委序列的资格和条件,要不然,他也不会大年初四,就跑到湖阳来调研,来给金哲站台。

这些年来,金哲在湖阳的工作成绩斐然,且他为人正直无私,从未给省委添过麻烦,更无任何花边新闻,其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因此,杨光华决定在回到省里后,亲自找到省委书记杜洪涛,与他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杜洪涛或上面没有特别安排的人员,那么他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游说杜洪涛,力挺金哲入常。

在将金哲的安排想通透后,杨光华的思绪,这才想到路北方。

作为河阳省委副书记段文生的女婿,杨光华对上一次处理路北方一直心怀愧疚!就前不久到中央开会,杨光华还碰上段文生。

当时段文生啥也没说,还笑着跑过来向老同事杨光华握手,杨光华当时脸色极不自然,真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事实上,在路北方全省通报发下去的时候,杨光华当时在心里自责和后悔,为什么那么小的事,就非得要处理路北方?而且还发个全省通报?这老同事的面子,真不给了?

这次再到湖阳调研,杨光华还特意跟路北方碰了杯,喝了酒,问候了段文生是不是与家人在一起过春节!路北方阳光正直、意气风发,溢着笑脸回答他的话,而且将那事忘得一干二净,倒让他心里颇感欣慰!

杨光华当然知道,路北方这小子有着雄心壮志,其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实事,千方百计想把湖阳经济给发展起来,他的施政方针以及政治思维,都走在全省前列。

现在湖阳市委书记若是进入省里,而让路北方来接替他那位置,从理论上来讲,是极其合适的。

因此,在从湖阳回省城的车上,杨光华想了想,打算这次去找杜洪涛说金哲的事情时,顺带将路北方这件事情也和他说一下。

哪怕杜洪涛不同意路北方出任湖阳市委书记,至少在他这层面,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力挺路北方,至少也让杜洪涛知道这个年轻人,在湖阳的工作干得不错。

……

杨光华回到省里的第二天,就准备去找杜洪涛汇报此事。

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趁着春节还没上班,他给搭档拜个年。

杨光华打电话给杜洪涛的秘书李峰,打探他的行踪,看方不方便见面。

李峰在电话中道:“杜书记的腰扭伤了!”

杨光华心里一惊道:“怎么扭伤了?”

李峰实情相告道:“杜书记前天跟一帮年轻人打球,结果滑倒后,就将腰扭了。住了两天院,应当问题不大吧!”

知晓是这么回事,杨光华舒了口气。

他问了杜洪涛在哪间医院,然后,便让自己的秘书,专程提了个果蓝,跟着自己一起去这医院独立的房室里进行探望。

想不到,虽是私密的病室。

但是,来探望杜洪涛的人,还是很多。

直到等着来探望他的人都离开以后,杨光华才带着秘书,提着果篮走进了他的病室。

看到杨光华出现在病室门口,杜洪涛躺在床上,一屁股坐起来,眼睛愣愣地瞪着杨光华道:“光华,你怎么来了?!”

杨光华笑了笑道:“我上午问李峰,你在忙什么?想着大过年的,约你吃个饭。想不到李峰说你腰扭了,我这不?就来看看!……老杜,你没事吧?”

“没事啊!住了两天,好多了!”

“好多了就好,这腰啊,可一定要恢复起来!不然,咱们嫂子,肯定会对你闹情绪的!”

听出杨光华在话里在开玩笑,杜洪涛笑道:“哎,多大年纪了!早就没想那么回事了!人过五十五,不分公和母,那事儿,更是一个月两个月都不再忙活一回,这五大三粗的腰,早就不管用了喽!”

“哈哈哈!其实我也一样!人过了五十,如神仙如定,早就看淡那一切!”

两人虽是省长、省委书记,但依然也拿男女之事来开玩笑,给紧张而身居高位的生活,增添平凡的乐趣。

……

一通寒暄后,杨光华坐在病床畔,杜洪涛靠在床头。

杨光华道:“洪涛,我这过来,一是看看你,向你拜个年,二来,也是向你汇报一些工作。”

“哦,好好,什么汇报工作,有事儿,你直接说。”

“必须是汇报!”杨光华认认真真坐着,脸色诚恳道:“年前的时候,我们于腊月28日晚,开了次会!你在会上的时候,要我斟酌一下湖阳市委书记金哲的安排。就前天,大年初四,我去了趟湖阳,专门让他带着我,在各个项目上转了转,看看他们一直宣传推进的几个工业项目,建得怎么样?也到几个县的农村走了走,还去了省里的乡村振兴项目!”

“不得不说,这几年湖阳确实改变了很多。从居民的精神面貌,到城市的路网建设,再到城区的卫生,都有了较大改观。而且您也知道,在全省综合考核的排名上面,湖阳年度的排名依然是第五名。但是,他们与前一名静州市的Gdp数据,相差只有178亿元。而且静州去年有个特大项目,即顺丰快递华南地区运营中心投资的300亿元加持,才勉强超过湖阳。也就是说,若按照现在的态势,湖阳明年超过静州,勇夺全省第四名的成绩,是铁板钉钉之事。”

看到杜洪涛频频点头,却没有说话。

杨光华清了清嗓子,继续道:“金哲在湖阳市履职两届,达八九年之久,他为湖阳地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个人觉得,对待这样扎根基层,兢兢业业干工作的同志,咱们省委不能亏待他!这次,我到湖阳后,还找他谈了这件事情,他个人虽然没有太大的想法,一切听从省委的安排。但是,我觉得从各方面考量,他能接任现统战部长梁国辉同志那职务!当然喽……这仅是我个人意见!还请洪涛你定夺?”

对杨光华提出的要求,事实上,杜洪涛也没有意见,让杨光华酌情考虑金哲的安排,就是他的意见。

“光华,现在就国辉同志那岗位,来游说者真是无数,甚至还委托上面的人来打招呼者,也有不少人!但说实话,这打招呼的人也好,委托上面说情的人也罢,他们的条件,跟金哲的相比,差得是十八万千里!这些年来,金哲确实在湖阳市搞出番成就,他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底下同志们的辛苦,我们不能停留于口头上,而是必须实打实地表示支持!就金哲这事儿,我和你意见一样,觉得必须优先推荐。”

“好,好!那谢谢了。”

……

见将金哲的事情落实了,杨光华与杜洪涛再聊了一阵,便借机,将路北方的事情也说了一下!

杨光华装作准备告辞,却像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扭头朝杜洪涛道:“洪涛,说到湖阳的事,我还想到了一个人!他的岗位,是不是也在这次大调整中,也给动一动?”

“谁啊?”

“路北方!就是现任湖阳市长,段文生那女婿!”

“他?你说那年轻人?”杜洪涛一听,眉毛顿时微微拧了起来。

杨光华笃定道:“对,就是那个年轻人路北方!我觉得金哲要动的话,就是由他接任金哲的位置,出任湖阳市委书记。这样,一来让金哲以前施政政策,得以有连贯性地延续下去。二来,我也观察路北方那小子,他在湖阳干得也不错,从根本上来说,他年纪小,能力强,为人正直!况且…这样,也算是给了段文生面子!这让咱们以后见面时,也好看点。而且……”杨光华故意卖了句关子道:“我听河阳的省委干部说,段文生在河阳干得不错,有可能还出任河阳省委书记。”

“哦!这事?”一听是这么多事,杜洪涛的脸,绷得更紧了。

他皱着眉,脸上呈着“川”字纹,狠狠了寻思了一阵子,然后道:“不过,光华,你现在说湖阳市委书记这个职务啊!这职务,我说实话,竞争激烈得你无法想象吧!现在向招呼的过的人,不少于十个!路北方现在的情况,确实有优势,他也有能力。况且,咱们出于对老同事家属的关心,也得多照顾他不是!……但是,你要知道,省里任命一个市委书记,确实得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是?…要不,先这样吧!你给组织部长吴泽涛透透气,要不将路北方,纳入考察范围?也算是给段文生一个交待?”

一听杜洪涛这话,杨光华便知没戏,真的没戏了!

而且看得出来,杜洪涛极有可能在这岗位上,受到的压力颇大。

事实上,就这事儿,不仅有人和杜洪涛打了招呼。

甚至省委秘书长上官松涛在前不久约着吃饭的场合,还公开说了,“我观察了,这几年湖阳发展得不错,除了市委书记金哲颇具领导才华外,市委副书记张宏伟也不错!干事很有魄力”。

偏偏在这时候,坐在他身边的常务副省长孟伟光还附和了一句,“上官秘书记,你说那张宏伟吗?我结交了几次,确实能力不错,在当地口碑颇佳!”

杜洪涛可不是傻逼,在这就要调整人事的重要时刻,自己的两名手下,左右呼应,说某人不错。

他必须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暗含了某种政治意图。

当时,杜洪涛眼神微动,也没答话,他只是轻轻咳嗽一声,打断了两人的对话,转而将话题引向了其他方向,但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

杜洪涛心里明白,这不仅仅孟伟光和上官松涛对张宏伟能力的肯定,更可能是一场政治博弈的序幕。

他必须小心应对,既不能显得过于敏感,也不能错失任何可能的机会。在这微妙的人事调整之际,他一点小小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作为省委一把手,他必须要努力做到在省里各种势力的均衡,才能确保省里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毕竟,任何一次人事调整,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团队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因此他必须谨慎行事,权衡利弊,确保最终的决策能够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杜洪涛的话,让杨光华心凉。但是,他也没办法,只得当场应着杜洪涛道:“行!我这就将您对路北方的安排,告之吴泽涛。”

从杜洪涛的病室走出来,杨光华的脸色,凝重得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他心中明白,这次干部调整,其实对于整个湖阳的市局稳定,至关重要。如果路北方此次未能如愿晋升,那么再派去一位性格与金哲迥异的市委书记,那么在决策和执行上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矛盾,必将引发一场不可预见的权力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