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团宠小医宝逃荒种田开挂了 > 第61章 这个世道,除了亲娘,没有人会在乎她的死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章 这个世道,除了亲娘,没有人会在乎她的死活

姜丰华放缓了步子,招呼夏丹梅走慢点,却并没有停下的意思,“周哥,出了什么事?”

村长一家紧跟在余家后面,她怎么会不知道村汉赵铁勇已经缠磨了周昌盛快一炷香,周昌盛估计也是没脾气了这才喊住她。

大家坚持这么久全凭一口气吊着,除非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小事议论绝不能停下步伐,不然再招呼整个队伍行进起来就难了。

周昌盛脸色不好的看了赵铁勇一眼。

赵铁勇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姜婶,能不能就地歇一会,我媳妇来事了,实在是肚子疼的受不了啊。”

余全忠和苏秀娘对视了一眼,都是一脸复杂无语。

这个赵铁勇是出了名的疼媳妇,而他的媳妇也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第一名。

妇人来月信确实有疼的坐立不安的,旁人可能是真的走不动了,但是这个铁勇媳妇多半是装的无疑。

但姜丰华却面色平静,并没有反驳赵铁勇的意见。

她边走边朝后望了望,张家后面的李家有个大腹便便的儿媳,此刻已经满头大汗,脚步虚浮地撑着腰间咬牙紧跟着。

赵铁勇顺着望过去,瞬间有些心虚的不行。

好在姜丰华指了指一里远的山脚空地,声音拔高了朝后喊,“大家伙都在坚持一口气,官路上没法歇脚,到了前面的山脚我们就歇半个时辰再走。”

走了快三十里,人人都疲惫不堪,更别说村里三四个怀了身孕的妇人,肯定都已经到了极限。

是得歇一歇了。

前面的人喜不自禁,口口相传把消息递到了队伍末端。

看着不远处的山脚,众人疲惫的眼里都有了些亮光。

有了目标,脚底下也有了几分劲。

一口气走到了山脚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纷纷簇拥着找地方歇气。

马车牛车都停在了官路边,姜丰华和苏秀娘带着几个孙子去找了块空地,余全忠则赶紧帮夏丹梅把马匹解了,找了棵树拴起来。

兄弟几个卸下肩上的负重,自发的赶紧四处去找马草。

张家的儿子也紧跟着一起,给自家的牛张罗垫肚子。

替喂奶的儿媳守着马车口的郑母,看着余家人把她们的事情当做自家的事情,眼里闪烁着动容的湿意。

刚准备朝余家兄弟远远喊声谢谢,两个芝麻炕馍伸到了眼前。

“妹子,也不知道你们备了干粮没有,吃一点先顶顶,一会还要再赶好几十里路呢!”

姜丰华拉着正在啃馍的余玖甜,和气的朝郑母说道。

郑母连忙跃下车,感动的婉拒,“姜嫂子,我们准备了有干粮,你快给几个哥儿们分了,他们可是顶梁柱,可不能饿着。”

边说还怕姜丰华不信似的,赶紧把准备好的干粮布袋拿出来悄悄打开让她看了看。

果然,里面除了炕炕馍竟然还有好些白面馒头。

郑母忙不迭给余玖甜塞了一个在手里,又给姜丰华塞了几个,“嫂子你尝尝我的手艺,现下虽然冷了但是还算宣软可口,不然再走一截,估计就干硬了。”

姜丰华笑呵呵的接过来,也赶紧把手里的馍塞给了郑母,“好好,你们有干粮我就放心了,那你们也得尝尝我们家全义的手艺。”

不一会张老太也眼馋的凑了过来,三个妇人一见如故,一边分享评价着各自的干粮,一边聊得笑容满面。

几个老太太的欢笑声,把众人低沉的情绪似乎都震散了些,大家伙都开始相互安慰着取出包里的干粮和水囊子。

虽然早上大家都吃的顶饱,可赶路消耗大,几乎人人都生出了饿意。

半个时辰做现饭吃是不现实的。

好在大多数人家提前做好了炕馍,这会都一家人围在一起,一人掰上一瓣赶紧填进肚子。

还有些不懂未雨绸缪和懒惰成性的,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

此刻,赵玉梅和胡心悦默默的缩在没人注意的角落。

赵玉梅一边啃着牙牙馍一边灌水喝,丝毫没有顾及身边的不停咽着口水的胡心悦。

胡心悦接连两顿没吃,早就饿的两眼冒金星。

远远的看着余玖甜手里拿的都是吃的,她恨不得冲上去抢过来,可是现实是只能虚弱的趴在背篓上,连哀求自己娘亲的声音都发不出来。

或许是吃饱了,赵玉梅随手把剩下的小块馍馍丢进了背篓里,连个眼神都没给胡心悦,就抱腿低头打起盹来。

胡心悦顾不得馍馍干硬,三两口就囫囵咽下了肚,虽然压根不管饱,但是却让她对赵玉梅生出了感激和敬畏。

这个世道,除了亲娘,没有人会在乎她的死活。

余玖甜左边啃一口馍馍,右边啃一口白面馒头,黄绿交接的山岚在眼里起伏跌宕,幸福的她小脑瓜子直晃悠。

对逃亡的恐惧感,此刻已经荡然无存。

可她深明白,自己此刻拥有的轻松心境,完全是家人默默的承载着看不见的艰辛。

自己也要为家人做点什么才是。

趁着大人不注意,她蹦跶到马儿和牛旁,悄无声息的把水都洒满了草堆,好让它们充饥的时候顺便解渴。

大人们喝过的水囊子,她也悄悄的添满了水。

趁着余全忠不注意,她还收了几袋粮食到空间,让大舅父能轻松一些。

几个舅父的背篓也被动了些手脚。

干完这一切,余玖甜羞愧的感叹,还好有个金手指啊,不然小身子光吃不干,多煎熬灵魂啊。

“姜婶!快看,那里也有逃难的人!”

张大力着急忙慌的跑过来,惊的三个妇人纷纷扭头,顺着他指的方向望过去。

四五十丈开外,果然有一群村人正接连沿溜坐在官路边,看样子也是准备歇脚!

村里人也都纷纷站了起来,张望过去,疑惑间瞬时炸开了锅。

“不会是敌军已经攻打过来了吧?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都朝这方向逃?”

“是啊,看他们的样子也是整个村逃出来了,要么就是有人提前通气,要么就是敌人要打过来了!”

“怎么办啊,咱们是不是得赶紧走?”

......

赵玉梅闻声抬头,眼神闪烁了一阵,非但没有紧张,反而勾了勾唇角继续埋头打盹。

隔得距离远,大家伙都看不清是哪个村的人,但是那些个熟悉的身形,余玖甜却一眼认了出来!

她赶紧拉低了姜丰华的身子,“外婆,是杨柳村的乡亲,最前头拄着拐杖的是村长爷爷。”

闻言,姜丰华眉头微皱,这么一说她也看出来了。

本来她也担心是不是已经兵临城下,但如果是杨柳村的人,那倒说的通了。

“大家不要慌,应该不是敌军攻破了湖州城。

后头的应该是杨柳村的人,一定是我们家老五去通知马婆婆的时候,被有心的村人看出了端倪,这才后脚逃了出来。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大家都收拾收拾,我们准备出发。

这一次我们要赶路至黄昏,然后找个隐蔽的地方安营扎寨休息一晚。

赶路中途我们会原地歇三次脚,但是没有做饭的时间,大家最好是把干粮和水囊放在好拿取的地方,以便随时补充体力。”

姜丰华赶紧走到人群中间,一边解惑安抚,一边将接下来的行程告诉大家伙。

周昌盛也连连附和,“都别愣着了,赶紧收拾吧,我叮嘱大家一句,不必要的东西尽量都留在原地,免得累赘。”

说完他就领头带着家人收拾整顿起来。

提前做了干粮的人心里都一阵踏实,赶紧照着建议收拾起来,又咬牙割舍了些东西丢下。

“姜婶,那我们怎么办啊,我们没来的及准备干粮,这一路要赶这么久,肯定耐不到黄昏啊!”

那些个没有干粮的人彻底急了,纷纷跑到前面缠住了姜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