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魏镇北王! > 第357章 檄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御林军人跑的太快了,康成和刘三还没等说什么呢,人就只能看到背影了。

刘三紧紧攥着缰绳,心里后悔的不行,他也是准备了很多天了,否则也不会帮门房出主意不是。

刚才就是想着得让陈平先说话啊,让这些人看看镇北王府的气势,然后他和康成再一唱一和。

这是之前就商量过很多次的,当然不是什么白脸红脸的,就像王爷说的。

现在的镇北王府完全不需要给魏无央脸面,一个窃居之人,他不配。

唰!

刘三狠狠瞪向康成,陈平他是不敢看的,至于那些传旨的人,都跑没影了啊。

要是真想追,也不至于说追不上,刘三甚至都不需要动弹,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

但是然后呢?

镇北王亲口让他们滚的,只要一炷香的功夫之内撤出去,就不会阻拦。

每个人站的立场不同,想的也就不一样,御林军的那些人都觉得时间太短了,这会儿都在玩命的跑。

至于车驾仪仗,又是什么天子脸面的,他们根本就顾不上了。

御林军是臣,又不是刘忠这种奴才,只是办砸了差事,还是在这种需要重用武将的多事之秋。

就是满朝文武,也不会允许魏无央胡乱杀人的,御林军的这些人都想的很明白了。

皇帝的怒火当然需要有人来承受,这还有什么可多想的,他们都看见了。

御林军将军把刘忠给拎回来了,这就不怕了啊,说到底他们的任务就是护送。

失职之处在于丢了车驾,该怎么受罚他们也都认了,其他的都是刘忠的错。

跟他们可没有什么关系,这些人都想的很明白,刘忠自然也看穿了他们的表情。

几乎咬碎了一口钢牙,他很慌啊,倒是没打算留下来跟镇北王多说什么。

他唯一求的,就是这些御林军讲讲道理,好歹大家先通通气,看看回京之后怎么说。

才能把大家的脑袋都保住不是,之前几次不也都是这么做的吗。

那还是被镇北军押送回去的情况下呢,刘忠都问过那些小太监了。

他们一开始诚惶诚恐,就担心半路上被砍了脑袋,后来发现是多虑了,镇北军那些人好像就没这个打算。

但是之后呢?

人在短暂危险过去之后,就开始多想了啊,他们回去得交差啊,有人靠在一起开始议论。

镇北军的人只是一个眼神扫过来,他们立刻就闭上了嘴巴,毕竟镇北王是有交代的。

就是他们如何如何不敬,又是质疑了圣旨之类的,他们现在议论的,可不就是跟王爷说的不一样了。

小太监更怕了,又开始为自己的脑袋担心,直到离京师越来越近,他们觉得镇北军应该是真的不会下手了。

逼不得已开始硬着头皮商量,真的就是急懵了,越说越大声,刘忠到现在都记得。

小太监无奈的拍着脑门,错了就是错了,想让皇帝息怒这得是多难的事啊。

有人提议,就有人反驳,关系到所有人的脑袋,哪怕在面红耳赤的争执,放话谁不同意就谁想办法。

但也就是愤怒一时,说说气话,深吸几口气后,又都冷静下来,开始重新商量。

完美的办法是不存在的,好歹是找了个勉强能看的,所有人都觉得,至少脑袋可以保住了。

松了口气,才发现镇北军的人都聚集在周围,似笑非笑的听着。

小太监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活活把自己憋死,还是镇北军那个小兵,猛的一拍给他救过来的。

小太监最后抬头看着刘忠,低声说道:“我发现镇北军的人根本不在乎我们说什么。

哪怕进了朝堂,也不和任何人争辩,他们就是把镇北王的话传达完就走。”

小太监和御林军自然是一番不同的说辞,不傻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但皇帝和满朝文武爱听啊,他们自然会选择这个说法是对的。

还会煞有介事的点评两句,都是些打仗的人吗,不懂礼仪规矩,说的有不详尽的地方也是难免的。

嗯,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刘忠当时的想法是什么?当然是陈平不得人心啊。

瞧瞧他干的那些事,就是在公然违抗朝廷,他身为镇北王倒是舒坦了。

但不被朝廷认可,镇北军和陈家军以后如何?那些将军还有机会再得到皇帝重用吗?

刘忠很肯定的摇头,就凭着魏无央的性子,自然是不会的,军营是什么地方。

那都是用脑袋博前程的所在,刘忠这种人的心里,是不会明白什么家国大义的,他也不动御北城的人一直在坚守什么。

在他看来就是为了想当官,这不就很明白了吗,陈平的做法让镇北军的将军们不痛快。

能不传递给底下的士兵?虽然不会明摆着去违抗,但态度和小地方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刘忠微微扯了嘴角,拍了拍小太监的肩膀,朗声道:“你还是没看明白啊,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巴结你。

这些小兵当然没用,但背后的将军呢?要是再多一些呢?镇北军的将军都不听镇北王的话。

镇北王府还有什么?就靠王太妃曾经的那点情份支撑着?啧。”

刘忠不屑的摇头,小太监就是小太监,多少的机会啊,小太监闻言有些呆楞。

复杂的抓了抓脑袋,他总觉得那些人的态度不怎么像,看起来反倒像是不把朝廷看在眼里。

要是他们连皇帝都不在意,还会担心他们这些人怎么说吗?

小太监狠狠哆嗦了下,赶紧摇晃脑袋,把这个可怕的念头甩出去。

他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

皇帝能是不用怕的?那不是说明镇北王要反了?这个时候小太监们还想不到这些。

哪怕满朝文武都在吐露这个意思,小太监们也都觉得就是个罪名。

眼神看向刘忠,小太监就觉得他懂了,刘忠可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啊。

说的话,看的事还能是错的吗?想到这个,小太监的眼神里,也有了懊悔之意。

低低讨好着:“自然是您看的清楚,不如再跟皇上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