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还没把这大鱼拿给她姐看一下呢!

他多厉害呀,一下子就抓到了一条这么大的鱼。

沈宝庆抱着大鱼,开始寻找他姐的身影。

他眼神扫了一圈,立马就看见了沈如意的身影。

此时的沈如意身穿黑色短款棉衣外套,头上带着一顶黑色遮阳帽,明明是很寻常的打扮,却在人群中出众至极。

沈宝庆就这么轻扫一眼,就看见了。

他趿着脚步,一边走。

沈宝庆站在靠近沈如意大概三四米左右的距离,停了下来,一手抓着鱼头,一手抓着鱼尾,将鱼举过头顶,兴奋地朝着沈如意大声喊:

“姐,姐快看,我抓到了一条超大的鱼。”

鱼确实挺大,差不多有沈宝庆一臂长了,估计至少得有十几斤。

沈如意抬手对着他比了一个大大的赞。

她毫不吝啬地大声夸奖:“宝庆真厉害!”

沈宝庆听到自己姐姐的夸奖,笑的一脸不值钱,心都差点要飞起来了。

这时站在沈如意旁边的村民们也开始纷纷赞扬。

“这鱼真大呀!”

“宝庆力气真大!”

“宝庆,别动,笑一笑,我给你拍个照。”站在一旁的阿姨拿出手机,打算给沈宝庆拍照。

沈如意见状,也拿出了手机,打算给他留影纪念一下,一连拍了好几张,然后自己发送到了他们一家五口的家庭群里。

消息刚发出没一会儿,沈珍珠就冒泡了。

比珍珠还真:【今天村里开塘啦?@沈家小可爱】

沈家小可爱:【是的,阿爸和宝庆都下塘帮忙去了。】

沈如意快速寻找沈国邦的身影,然后拿起手机对着他的身影也拍了几张照片,上传到了群里。

照片中的沈国邦,身穿黑色连体雨衣,头戴草帽,手里举着一个绿色的捞鱼网兜,正把网兜里的鱼虾倒入蓝色鱼桶中。

大家在池塘里捞鱼,满身满手都是泥巴,但是每个人的脸色却扬起笑容,都在为今年的丰收而喜悦。

明明去年下的鱼苗和往年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却明显感觉的到,今年的产量比往年大多了。

以前开塘的时候,鱼塘了的大鱼没这么多,也没这么大。

今年光是十来斤的鱼,现在就已经抓到了二十几条了,这样的丰产是在往年都没有的 。

像十多斤的这种大鱼,以前最多也不过能收获三五条的样子。

……

“有德,快抓住……”

一条大鱼从沈国邦脚边溜过,他伸手一抓,却只碰到了鱼的尾巴,于是他赶忙叫住在他前面的沈有德。

这时站在附近的其他人也看见了大鱼,慢慢围了过来。

打算一起包抄这条大鱼。

五六个人围成一个圈,有人拿着捞鱼网,有人就徒手张开双臂。

大鱼在泥塘里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逃窜,显然是害怕了。

它瞅准了一个较大的空隙,猛地发力窜了过去,眼看大鱼就要在几人的眼前逃走。

沈建忠直接往旁边一扑,双手紧紧抓住了鱼尾巴,大鱼奋力摆尾想要挣脱,眼看沈建忠就要抓不住 ,沈国邦眼疾手快,抄起渔网兜就是一捞。

大鱼从沈建忠手中滑落的那一刻,刚好掉进了沈国邦的网兜里。

这回,任由大鱼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了。

这时沈建忠一脸笑意拍了拍他的肩膀:“邦哥,还好你眼疾手快,要不然这大鱼就该逃了。”

沈有德看了一眼鱼网兜内活蹦乱跳的大鱼,也出声附和:

“可不是么,还好有阿邦在。你不知道刚刚我看见那鱼从你手上掉下去的时候,心头都是紧绷着的。”

众人对沈国邦夸奖:“邦哥身手不减当年哈。”

沈国邦哈哈笑了几声,语气谦逊:“还好,还好,也少不了阿忠的帮忙,要不是他手快抓住了鱼尾巴,我也捞不住这鱼。”

几人相互吹捧了几句,就各自散开,继续抓鱼捞虾去了。

这场鱼塘清理持续到了下午17:40才结束。

此时的天色已经开始昏暗了,路灯也已经亮了起来。

村民们把捞上来的虾米和鱼集中摆放在一起,村里的会计正在统计和计算这些东西要怎么分配。

又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

会计终于统计出来了,这次的鱼塘清理,一共收获了2858.8斤的鱼和虾米。

其中十斤以上的大鱼一共有326.5斤;7-9斤的鱼有:752.4斤;其余的大部分都是两三斤左右的鱼居多,足有1294.3斤,小虾米小鱼仔也一共有485.6斤。

根据分配,沈如意家一共分到了23斤虾米和小鱼,32斤重的2-3斤的鱼以及一条8.5斤和一条13.6斤的大鱼。

回家的路上,沈如意就领着一条八斤半的大鱼。

这可不是她偷懒哦。

本来沈如意是想帮忙提装着虾米和小鱼的大红桶的,但是李秀兰不肯,怕她累着。

哪怕沈如意再三劝说,自己能拎得动,李秀兰还是不相信,坚持让沈如意负责拿一条鱼。

她实在拗不过,没办法就听从了安排。

虽然重物都让李秀兰,沈国邦和沈宝庆三人提了,但是沈如意没有完全袖手旁观,她暗自在桶外施展了法术,让桶里的重量减轻了不少。

沈宝庆一手拎着一条13.6斤的鱼,另一只手和沈国邦帮忙提着30多斤的大红桶,嘴里还哼着小曲。

此时沈宝庆心里开心极了,不仅是因为今天真的是收获满满,还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变强壮了不少。

而且明明今天干了大半天的活,他硬是没有感觉到劳累。

而且现在一手拎着十多斤重的鱼,另一只手也抬着三十几斤的东西,他丝毫不感觉重。

沈宝庆暗自猜想,一定是自己这段时间的锻炼生效了,不用看也知道自己两只手臂一定已经满是肌肉了……

就是不知道他的八块腹肌有没有练出来了,说起来他都好几天没有观察过自己的身体了,等会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看看,仔细观察观察。

这么想着,沈宝庆心情飞扬,脚步都轻快了不少,嘴巴里哼着的小曲也更大声了。

(ps:因为我没有养过鱼,不了解鱼亩产大概有多少。但是我百度了一下,查到有的说亩产有6\/7000斤,有的说有3\/4000斤,我总感觉3\/4000比较真实一点,所以我就折中了一下就写了2800多斤,如果这个产量还是太过于不真实的话,那麻烦大家当做这是因为灵力的作用疯产了吧。)

四人踏着夜色回到了家中。

李秀兰放下虾米,找来了一个大水盆。

“把两条大鱼放到水里养着吧。”李秀兰往水盆里到了两桶清水。

两条鱼一放进去,立马游动了起来,鱼太大,所以即便只有两条鱼,大水盆里显得有点拥挤。

沈宝庆:“这鱼今天不处理呀?”

“这两条大鱼先不弄,留着等除夕的时候再做,你们父子俩先去洗澡吧!如意你去做饭,我处理一下这些鱼。”

这么多鱼,一时半会儿肯定是吃不完的,可以做成鱼干满满吃。

李秀兰走到院子旁的土灶边上,拿了一个砧板和一把菜刀,然后有拿了一个铁盆,把桶里的鱼都倒入铁盆里。

扯过一旁的小板凳,坐下,就开始随手拿起一条鱼,刀背往鱼头轻轻一拍,然后就开始给鱼开膛破肚,掏出内脏,动作自然熟练。

顾常悦和李川等人回去之后,沈家吃饭的人就又剩下沈如意他们一家四口了。

所以他们就回到屋里的厨房做饭,煮菜了,毕竟院子里的这个大灶台锅太大了,不适合煮小锅饭。

沈如意回屋走进厨房,在米缸量了三杯米倒进电饭锅胆,淘洗之后,插上电源开煮。

然后走到餐桌旁,打开红色的菜罩子,看了一眼,桌面上还摆着中午剩下的红烧肉和土豆焖鸡。

还剩着两道菜呢,再弄道青菜就够吃了,晚上不用讲究太多,简简单单吃一顿就可以了。

沈如意从洗了一颗大白菜,切好,又拍了两颗大蒜,切碎,见厨房没有什么事了,就朝着院子的井边走去。

打算看看她妈那边有什么忙要帮的,刚走出院子,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鱼腥味。

沈如意走进一看,就看见李秀兰处理了一小盆鱼了:“妈,有什么要需要我帮忙的不?”

“你去厨房拿包盐给我。”

“好。”

沈如意转身直接到院子大灶旁摆放调味品的地方,找到了一包未开封的食盐。

李秀兰动作没停,只见她随手抓起一条鱼,刀背往一拍原本挣扎的鱼就没了动静,锋利的刀刃划过鱼肚,李秀兰手伸进鱼肚子里,轻轻一掏内脏就出来了。

虽然就见她掰开鱼头的两侧,刀尖轻切了两下,两条红色的东西就从鱼头中掉了出来,是鱼鳃。

沈如意看见这一幕,忍不住惊叹:“妈,你这处理鱼的动作真快呀!”

她在旁边找了一块干净的地蹲下,然后把刚拿来的盐递给她妈。

李秀兰抬手接过盐,听到夸奖不在意地笑了笑:“熟能生巧嘛,我都杀了多少年鱼了,早就熟练了,闭着眼睛都能做……”

每年清塘分到的鱼,都是沈国邦和她两人处理的,从杀鱼掏内脏到腌制晾晒风干。

沈如意看见李秀兰,拿起盐袋子把口子撕开,将盐均匀地洒在处理好的鱼上,问道:“妈,又做鱼干呀?”

“对呀!这么多鱼,不做鱼干吃不完,放在会坏的。做出来之后,到时候再给你姐也分点。”

“妈,我想吃小鱼干。”

“可以呀,明天让你爸给你弄。要不要吃小虾米?要的话,去拿个小碗来,今晚炒一碟,正好下饭。”

“好呀,我去拿东西装。”沈如意走进厨房,拿了一个大碗,往装虾米的桶里舀了一碗。

李秀兰见沈如意装完,转身就要回屋,开口叫住了她:“你把虾给我,我来给你洗一下。”

“妈,没事,我回厨房洗就行了。”

“你拿来给我,我用井水洗一下。”李秀兰不肯,直接站起来,拿过来沈如意手里的碗,到井边就开始淘洗起来。

边洗边和沈如意解释不让回屋洗的理由:“家里边的水龙头的的水是自来水,都是要钱的;

这井水是自家的,不用钱,你还年轻不懂,虽然现在日子好过了,还是要该省省知道吗?”

从沈如意高三那年起,政府就组织安排了统一给村里各家各户安装自来水管道。

自来水装上了,每个楼层都接了水管,大家不用再提着水桶跑上跑下来,一开始大家都挺高兴的,因为方便了嘛!

但是啊,过了没两个月,不少村民们就不愿意了,因为用这自来水呀,是要交水费的,这让他们各家家里生生地多出一份开支,大家就不太乐意了。

为了节省开支,大家又重新恢复了用井水,自来水能不用,大家都不会去打开水龙头。

更有甚者,把水管的管道接口直接改成了井水。

见沈如意没应声,李秀兰稍稍提高了一下音量:“听见了吗?”

“什么?”

李秀兰嘱咐:“要省点水用,那水龙头不要总是哗啦啦的开,知道吗?”

自从沈如意和沈宝庆两姐弟回来之后,这两个月家里的水费一直是蹭蹭地往上涨。

如今这一个月的用水量,比以往他们两三个月的用水量还要多。

虽然沈如意觉得,省下那几十一百块的水费没什么用,但是她还是乖巧应下来了:“好的,知道了。”

经过这么多年和妈妈相处,沈如意一共总结出了五条和平原则:

1、妈妈永远是对的。

2、如果妈妈错了,一定是自己看错了。

3、如果自己没看错,一定是自己想错了。

4、如果自己没有想错还说妈妈的错那么一定是自己的错。

5、如果妈妈真的错了请参考第一条

李秀兰将虾米在井水中掏洗了两三遍,就将碗重新递给了沈如意。

她拿着虾米准备回厨房热菜炒菜,就看见正好她爸沈国邦也洗完澡出来了。

“爸,我去烧菜了。”

“好,去吧,你妈在院子里是吧?”

沈如意点了点头:“对,她在处理鱼呢!”

沈国邦:“那我出去瞧瞧。”

“我来帮你!”沈国邦走到院子,撸起袖子就想给李秀兰搭把手。

李秀兰看见沈国邦想要走过来,一脸嫌弃的拒接:“害,去去去,别捣乱,你这才刚洗完澡,别靠这么近,省得待会鱼鳞溅到你身上去了,又搞的一身鱼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