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绛珠重生,玩转四爷后宫 > 第50章 暮色合暗夜忌生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走出撷芳殿,带着寒意的风裹挟落日的余晖拂面而来。

还未上暖轿,便见到一女子笑盈盈地走上前来福身,清脆的声音荡在风里:

“嫔妾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妹妹见天气转好,便出来走走,没想到在这儿遇到姐姐。姐姐病了这些日子,一直闭门谢客,今儿身子可是大好了?”

黛玉用手绢压在唇前轻咳了两声,才重新扬起笑脸:

“劳柔嫔妹妹挂心,本宫身子好了许多,只太医嘱咐了还需多多静养。妹妹近来可还安好?”

柔嫔闻言,笑意更浓:

“妹妹近日一切顺遂,多谢姐姐挂念。姐姐身子金贵,能得痊愈,真是阖宫之幸。待姐姐大好了,惠贵妃娘娘也能稍稍松口气了。”

“本宫身子不适,宫务都压在了眉姐姐那里,确实辛苦她了。不过本宫也听闻,妹妹近期时常会去眉姐姐那坐坐?”

“皇上现在甚少进后宫,妹妹福薄,入宫多年也无所出。长日无聊,姐妹间走动走动,不过打发辰光罢了。”

黛玉听罢柔嫔言语,眸光流转,唇角笑意不减,却带着几分难以捉摸的深意:

“妹妹蕙质兰心,又出身大家,难怪眉姐姐近日总夸你伶俐解语,帮了她许多。你们常在一起,本宫也替眉姐姐高兴。”

“姐姐说的是。眉姐姐温厚宽和,待妹妹极好。近来妹妹时常叨扰,倒有些心虚了,只因眉姐姐从不嫌烦,还常常劝慰妹妹,说宫中姐妹本该守望相助。再加上有月嫔活泼俏皮,有她们二人在,妹妹这心中的孤寂,倒也是淡了许多。”

柔嫔微微垂首,睫毛在夕阳余晖下投下淡淡阴影,声音轻软。她忽得抬首,落日在她琥珀色的眸子里凝出浅淡的光线:

“若是皇贵妃娘娘介意,只要您开口,妹妹便再不去惠贵妃姐姐那里。”

“妹妹这话就生分了。眉姐姐心性豁达,最重姐妹情意。宫中姐妹守望相助,本就是应该的,你帮衬她分忧解愁,是好事。本宫欣慰还来不及,又怎会阻拦?”

黛玉顿了顿,目光落在柔嫔低垂的侧脸上:

“眉姐姐近日操劳宫务,本就劳心,妹妹常去陪伴,也要多劝她保重,切莫太过劳累。若是宫中有事,眉姐姐处忙不过来的,妹妹也可及时与本宫知会,不必独自分担。”

柔嫔抬眸,又快速地垂下了眼帘,极为恭顺地福身行礼:

“姐姐宽怀大量,妹妹佩服。既如此,妹妹定当尽心陪伴眉姐姐,也时时记着劝她保重身体,不让姐姐忧心。时辰不早了,姐姐快些回去吧。”

暖轿起行,宫人簇拥着渐渐远去。

夕阳忽得坠入了地平线,暮色四合,天边最后一丝暖色被冷蓝浸染。晚风如薄刃一般席卷而来,在屋檐下的冰凌上化作黯淡的冷硬。

待那暖轿消失在宫道尽头,柔嫔才缓缓直起身子,抬眸望向黛玉离去的方向。她的衣袂随风微动,面庞映着天色,由暖橘渐渐成了冷蓝。

“娘娘,柔嫔如今频频与惠贵妃娘娘接触,会不会是有了什么别的心思?”

伺候着黛玉脱了大氅,挂在黄花梨双面苏绣的衣架上。

紫鹃迎着黛玉全然不似往日温和的目光,还是咬着牙犹豫地开了口:

“如今七阿哥被咱们打压了下去,八阿哥本就没有夺嫡的可能,但惠贵妃娘娘到底还有个亲生的十阿哥。惠贵妃娘娘出身高贵,位份上又是仅次于您的贵妃。非要挑剔的话,也就是十阿哥年岁小了些,父亲是地方官员……但若是柔嫔背后的董鄂家站到了惠贵妃身后,那可是得了满军旗京官和文官的支持。”

“紫鹃,你能想到这些,我很开心,说明你确实是在为本宫考虑。”

黛玉转回了身子,看着菱花镜中的自己,一件件卸下有些繁复的首饰。

今日出门虽说是早有预谋的匆忙,黛玉本身也不是个极爱装饰的人,但皇贵妃的身份摆在那里,容不得她穿得太过简朴。

珐琅花丝嵌珍珠的芙蓉金钗被“啪”得一声拍在桌面上,因有着素锦的桌布,所以声音并不大,但还是惊得紫鹃直接跪了下来。

“可类似的话,以后不准再说。否则,谁也护不住你,本宫身边你是留不得了。连带着你一家老小,包括你的弟弟,都不用再在京城待着了。”

紫鹃脸色霎时惨白,额角渗出冷汗,颤抖着伏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

“奴婢知错,奴婢不该妄言,求娘娘恕罪!奴婢只是一时心急,唯恐娘娘吃亏,绝无半分不忠之心!”

“紫鹃,本宫教你读书明理,是希望你在宫中能够看得清形势。唇亡齿寒,护住你,也是在护本宫自己。本宫知道,这么多年,你看了多少姐妹反目,为了情,为了名,为了利,伎忌生怨的比比皆是。”

黛玉望着镜中自己淡然的眉目,神色依旧清冷,连卸首饰的动作都没停。

她慢条斯理取下耳畔珍珠坠子,轻轻搁在镜台,才转过身低下头看着紫鹃,淡淡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霜刃:

“但你不能因此忘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本分!你既然明白这后宫中,流言蜚语、挑拨离间,本就是最不缺的东西。本宫和眉姐姐守望相助多年,若连眉姐姐都信不过,又怎能在这后宫安稳立足?”

紫鹃哽咽着,泪水滑落,却不敢擦拭,只重重叩首:

“奴婢谢娘娘宽宥,往后定当谨记娘娘教诲,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求娘娘莫要厌弃奴婢,奴婢愿生生世世侍奉娘娘左右。”

黛玉微微颔首,神色缓和了许多,抬手让紫鹃站了起来:

“你能明白最好。这深宫如海,风波难测,本宫只愿身边之人同心协力,共御风浪。旁的,你不必多想。”

说罢,她转身再次望向菱花镜,镜中人眉目依旧清冷,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

窗外,寒风卷着檐铃叮叮咚咚,连带着夜色愈发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