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也不怪林老先生。

毕竟明月书院的院长是何等德高望重的人物,谁能想到他会撒谎?

三个孩子早早的就跑到了学堂里面,去跟其他人分享那三天的见闻了。

“赵先生这几天辛苦了,正好明天休息,你今天就回家休息吧。”

林老先生十分的善解人意。

“行,这是给学堂带的书,没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看看。”

赵琰打开了自己带的行李。

“这些是给您带的,我当时看见这几本书讲的都挺深奥,准备拿回来跟您一起研究。”

他又拿出来几本厚重的书。

光是看着,就能感觉到这书有多重。

“这怎么好意思呢,给你的报酬也不多,你还为学堂着想……”

林老先生此刻羞愧难当。

他此刻又想到了,当时,明月书院的院长所说的话。

是的,他的确给不起更好的报酬,还有更好的教学环境。

“为学堂着想不是很正常的吗?我也希望孩子们能够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赵琰自顾自的说着,此刻的林老先生,必定又是要好一番的谴责自己。

次数一多,他都懒得管了。

不过他这话说的,不是很好。

桃李学堂的学生们,只有极少数,会参与科举。

大多数家里面都支撑不起那个条件。

赵琰每次看到那些学生们对未来的憧憬,都忍不住叹息。

就算他们所有人都去考,也不是都能中的。

什么是未来呢。

把书都收拾完了之后,赵琰就回到了家里。

光是开锁,就花了十分钟。

他的房间里面有好几道锁,就是为了防止小偷。

偷别的还好,反正他的银子也没有放在古代。

主要是不能偷电脑呀。

可能小偷不认识就不会偷了,那要是不小心砸坏了,赵琰会狠狠的心疼!

进到了自己的房间,赵琰首先打开现代的家里的监控看了一眼。

很好,没有任何的异常。

接着他又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消息。

自从他离职回家之后,就是没朋友的状态,平时也不会有人联系他。

倒是赵四叔,会经常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浇个水。

赵琰前段时间跟他说自己要出差,还说在附近找了个工作,所以会很少回家。

看到三天前的消息,赵琰思考了一下,决定不回了。

那个古玩市场的人也没有再给赵琰发过任何消息。

大概是知道赵琰已经没得薅了吧。

赵琰有点好奇,于是给他发过去了一条。

[赵琰]:怎么样了兄弟,我那个古董是不是卖出了好价格?

没想到这句话发出去之后,就是一个红色感叹号。

“这家伙竟然把我删了。”

赵琰挑眉,有些不明白。

这是用完了就要扔掉吗?

很快他就发现了原因。

通知推送上面有一条,标题是“男子发现夏朝摆件,自愿捐赠国家博物馆”。

一看到夏朝两个字,赵琰就下意识的点了进去。

视频内容跟他想象中的也差不多。

就是一个记者说,这个摆件古董经鉴定,就是夏朝的东西,只不过在记载上,并没有见过这样的制式,也许他们要开辟出新的先河。

再加上这个摆件被保护的很好,是十分值钱的老古董了。

视频的末尾,又感谢了一下自愿捐赠的那个人。

也就是那个摆件的买家。

赵琰总觉得,买家好像不是很高兴,臭着一张脸,还跟别人说自己是面瘫。

当时买下摆件的时候,他笑得都要变成一朵花了。

该不会,并不是自愿捐赠吧。

难怪把自己删了,可能是看见自己他就想到了那消失的一百万,睹人思物,分外伤心。

仔细想想,他其实也不亏,被这么一宣传,他少说也是要得一点小名誉的。

就是不知道这种名誉,对于他这样的古董贩子来说,有没有用。

看到上面那些聊天,赵琰感觉有点好笑。

“这么殷勤的想买走古董,结果被国家白嫖了,笑死我了。”

赵琰笑得龇牙咧嘴。

他这段时间在古代呆的有点长,也有些被感染了。

主要是,当时在书院的时候,手机没电了。

而且还没有网络,根本玩不了手机。

他的娱乐项目就变成了写文章。

一开始写的,的确不怎么样。

但是到后面,他慢慢的悟出了其中的一些韵味。

再看王清露如今的文章,也没有原来那么惊艳了。

可能是赵琰看多了,也可能是因为,她上辈子留下的那些知识已经用完了。

赵琰把自己写的一篇感悟,发布到了那个账号上面。

他前面发的那些文章都很有水平,也把那些网友的眼睛都养刁了。

如果他们觉得这篇文章不好,那就说明自己还有极大的进步空间。

邮箱里面,还不断的有邮件传了过来,赵琰简单看了一下,大部分都是杂志或者报纸之类的,想刊登他的文章。

思索了一下,赵琰直接在那个账号发布了一篇文字。

[近期,我的邮箱里面收到了许多想要刊登文章的消息,在此统一回复大家,如果要刊登我的文章,不用经得我的同意,版权开放,有需要的可以自取,只要印刷之后跟我说一声,是哪个出版社就好了。]

反正那些东西也都不是他的。

印了就印了呗。

赵琰现在有不少人关注,看到他发布的这个,许多人直呼他是开明的慈善家。

“这是什么再世孔子,竟然还开放版权,那些小规模的出版社都有福了!”

“这么说来,我就可以随便转载了吗?太好了!一直都想把这些文章拿来研究,却又不敢把全文直接印出来。”

“太棒了!我就是出版社的编辑,给老师投了大概四五次邀请了!现在终于能够交差了!”

相比起这个帖子的热度,反倒是赵琰自己写的那个原创文章,大家觉得这跟他前面那些文章的水平有些不符。

“老师这是你的随笔吗?”

“简单易懂,终于有一篇我也能够读懂的文章了,好感动,这种请多写点。”

“楼上加一,每次看老师的文章都需要去找那些古文学者的视频参考着阅读,要不然有很多意思都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