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木匠天子 > 第294章 帝后情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一番云雨之后,朱由校昨夜的疲累,也是一扫而空,整个人也变得神清气爽。

看着面色红润的张嫣,朱由校也不由抓起她的小手柔声道:“宝珠可是累了?”

张嫣面色羞红的摇了摇头:“陛下,妾不累!”

“那便好!”

朱由校随即将张嫣揽入怀中:“宝珠啊,太康伯现在可好?”

太康伯,也就是张嫣的父亲,当今的国丈,张国纪。

“父亲在家挺好的,有陛下的赏赐,足够他后半生的富足了!”

说起家中的父亲,张嫣也是一脸感激的看了朱由校一眼。

家中父亲,由一个普通人,一跃成为了一个伯爷,还获得了大量的赏赐,一家人也得以衣食无忧。

虽说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成为皇后的原因,但张嫣却清楚的知道,这一切都是朱由校所赐予的。

朱由校笑着说道:“朕听说,太康伯颇有志向,曾一心想要报效朝廷,为国出力?”

张嫣微微一怔,抬头看向朱由校,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这是想任用自己的父亲。

虽然明知朱由校这是好意,可是张嫣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在有明一朝,外戚是很少能够插手政务的,一旦自己的父亲参与到朝政当中,未来怕是很难落得一个好下场了。

有心回绝,可张嫣又担心会惹的朱由校不高兴,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话了。

“怎么?宝珠为何不说话?”

看着张嫣欲言又止的样子,朱由校不由疑惑的问道。

面对朱由校的问话,张嫣也只好委婉的说道:“陛下,自妾身懂事起,父亲便一直教导妾身恪守女戒、三纲五常,倒是从未问过父亲的志向!”

听到张嫣的解释,朱由校也是笑着打趣道:“国丈给大明培养了一个好皇后啊,如此功劳,朕理当重赏!”

张嫣迟疑到:“陛下,您对妾身一家已经足够恩重了,若是再赏,只怕朝中会有非议……!”

“此乃朕的家事,谁敢胡乱非议?”朱由校脸色一沉,继而说道:“宝珠且安心,朕明白你的顾虑,不会让太康伯做什么危险的事情。

朕只是想着,让他到浙江去,负责内工院分院的建设,并组建江南商会,具体事宜朕会安排人进行协助!”

张嫣微微一怔:“内工院分院?”

关于内工院,因为朱由校几乎每天都往那边跑一趟,她张嫣自然也是知道的,只不过从未去过,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

如今听说朱由校有意让自己的父亲去江南建设内工院分院,张嫣自然也有了一丝兴趣。

“不错,朕今天带你去见识见识!”

朱由校笑了笑,说着便坐起身来,拍了拍张嫣那光滑的后背:“还是先把衣服穿好!”

“是,陛下!”

听到朱由校那满是调侃的话语,张嫣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只挂一个小肚兜,一张脸顿时红到了脖子根儿。

随后,夫妻二人在一众宫女的服侍下,换上了一身常服。

二人刚刚走出寝宫,一名小宦官便上前小心翼翼的说道:“皇爷,兵部侍郎徐光启正在宫外求见!”

说完,小宦官低下头去,不敢再看朱由校。

他也知道,此时正是黄爷和皇后你侬我侬的时候,自己这么过来一禀报,实在有些破坏气氛。

可是,徐光启又是皇爷的心腹重臣,自己也不敢不报。

朱由校笑着看了张嫣一眼:“是朕叫他来随朕一同前去内工院的!”说着朱由校又看向小宦官笑着说道:“带他过来吧!”

“是,皇爷!”

见到朱由校并未生气,小宦官暗自松了一口气,旋即赶忙朝着宫外跑去。

很快,徐光启便跟在小宦官的身后,来到了宫内。

看到前方站着的朱由校和张嫣,徐光启也赶忙上前行礼:“臣,徐光启,拜见陛下、皇后!”

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徐爱卿免礼!”

“谢陛下!”

在起身的一刹那,徐光启也突然注意到了朱由校正牵着皇后的手,随即赶忙低下头去,眼观鼻、鼻观口的站在了那里。

“好了,咱们走吧!”

看到徐光启如此模样,朱由校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拉着张嫣的小手,朝着内工院走去。

跟在朱由校后面的徐光启,也是时不时的抬起头,偷偷的打量着朱由校与张嫣在前面有说有笑。

看到两人帝后情深的样子,徐光启心中,也不由暗自高兴起来。

要知道,内工院那可是当今陛下相当看重的地方,今日能带皇后过去,足以证明对皇后的宠爱。

当今天子,英明神武,如今的大明,也有了中兴之象,陛下又与皇后如此恩爱,想必过不了多久,便能诞下皇子。

如此一来,国本稳固,他身为天子近臣,心中自然也就安稳了许多。

再者,皇帝宠爱皇后,也是他们这帮大臣的福分。

毕竟当年的马皇后珠玉在前,有个贤惠的皇后在,大臣们也不至于对皇帝彻底失望。

没多久,一行人便来到了内工院。

在得知皇帝陛下今日把皇后娘娘带来的消息之后,内工院的一众管理人员,也当做了头等大事来对待,纷纷赶来接驾。

毕竟,都传言皇后娘娘艳绝天下,他们这些凡夫俗子,自然也要一睹凤颜才是。

内工院前,众人在等候接驾的同时,也一脸欢笑的畅谈着各自的的收获。

一名身穿短打浑身肌肉的壮汉,面色红润的看向身旁的一名泥瓦匠,笑着说道:“要说您这手艺是真不赖,那新搭建起来的土高炉就是好用,炼出来的铁不仅量大,而且质量也好上许多!”

“哎~,这可都是陛下的指点的好,不然的话,凭我这两下子,这辈子也不知道那么一个炉子,居然能够提高炼铁产量啊!”

听到铁匠工头的话,那泥瓦匠也是一脸谦虚的摆了摆手,将功劳全都推到了朱由校的头上。

“是啊,陛下真是神人呐,简直就没有他不知道的,”那铁匠工头也一脸崇敬的附和道。

“哎~宋先生,俺听说,您最近又在研究什么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