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沈铁也不藏私,立刻找来炭笔和皮纸,一边画图一边详细解释起来,“所谓灌钢法,乃是以生铁和熟铁合炼,利用生铁含碳高、熟铁含碳低的特点,使碳分均匀渗透,得到品质上乘的钢材,效率远胜寻常锻打……而百炼钢,则是通过反复折叠锻打,排除杂质,细化晶粒……”
他深入浅出,将北宋时期积累的先进冶金理念和技术倾囊相授。
周围的汉朝工匠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许多困扰他们多年的技术瓶颈,在这跨越千年的知识冲击下,似乎都有了突破的可能。
“妙啊!原来如此!”老工匠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若得此法,我大汉之钢,品质何止提升数倍!”
“不仅如此,”沈铭在一旁补充道,“还有鼓风炉的改进,可提高炉温;淬火液的选择与控温,关乎刀刃最终的性能;甲叶的冷锻技法,可使其表面硬化,更耐劈砍……”
父子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一整套远比汉代先进的钢铁冶炼、兵器锻造体系展现在汉朝工匠面前。
戏志才与郭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与欣喜。
他们知道,陛下这一步棋,走得太对了!
这沈铁父子带来的,不仅仅是几件兵甲的仿制,而是一场可能彻底改变大汉军工乃至国力的技术革命!
在刘昊的全力支持和荀彧的后勤保障下,整个大汉的将作监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按照沈铁提供的理念和图纸,现有的高炉被紧急改造,新的鼓风设备被加装,大量的生铁、熟铁、木炭被调集。
沈铁亲临一线,与汉朝的工匠们一同摸索。
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北宋的工艺,而是结合汉代现有的条件和材料特性进行改良。
比如,汉代优质的煤炭资源被充分利用,以替代部分木炭,提供更稳定持久的高温。
锻造工坊内,锤击声连绵不绝。
沈铁手把手地教导汉朝工匠们如何辨别火候,如何控制折叠锻打的次数,如何掌握淬火的时机与介质温度。
汗水浸透了工匠们的衣衫,烟尘熏黑了他们的脸庞,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正在亲手打造一个传奇,一个足以跨越千年技术鸿沟的奇迹!
不过半天时间,第一批采用改良“灌钢法”和初步“百炼”工艺试制的刀条终于出炉。
经过精心打磨开刃后,其刀身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环首刀和宋刀的、流线型的修长姿态,兼顾劈砍与刺击,刀身隐现云纹,寒光逼人。
“陛下,诸位将军,请试刀!”沈铁捧着一把新打造的长刀,来到校场。
刘昊亲临。
校场上早已立起数具缴获的金军铁甲木人,以及一些汉军原有的札甲。
张飞性子最急,一把接过长刀,掂量了一下,赞道:“好!分量适中,手感极佳!”他走到一具穿着金军铁甲的木人前,吐气开声,挥刀横斩!
“锵——嗤!”
没有预想中剧烈的碰撞声,只有一声轻微的金属摩擦撕裂声!只见那金军铁甲应声被划开一道近尺长的口子,甲叶翻卷,深度惊人!
“好锋利的刀!”众将齐声惊呼。他们可是亲眼见过之前汉军环首刀劈砍同样甲胄时,最多留下一个白痕甚至崩口的窘境。
关羽丹凤眼微眯,接过长刀,走到另一具木人前,并未用力劈砍,而是手腕一抖,刀尖如同毒龙出洞,疾刺甲叶连接处的缝隙!
“噗!”一声轻响,刀尖毫无阻碍地穿透铁甲,深入木人体内!
“精准,迅捷,破甲能力极强!”关羽抚须颔首,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张宝哇哇大叫:“俺也试试!”他拿起一把新刀,对着汉军札甲猛劈下去,同样留下了深刻的斩痕,效果远超旧式环首刀。
刘昊看着这一幕,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看向沈铁,赞许道:“沈卿之功,不下于十万雄兵!此刀,当有其名!”
沈铁激动道:“此刀乃为破胡虏、雪国耻而铸,融两朝工匠之心血,承陛下之天威,不如…便唤其‘破虏刀’如何?”
“破虏刀…好!就叫破虏刀!”刘昊朗声道,“传令将作监,全力打造破虏刀,优先装备前线将士!同时,甲胄、弓弩之改良,亦不可懈怠!”
“臣,遵旨!”沈铁与将作监众人轰然应诺,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