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家乡月明 > 第191章 看好养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涛说:“你三哥不管,你这对象就搞不成了吗?”

小义说:“很难,我对象不是回民,还没有兄弟,她奶奶想招上门女婿,她父亲倒不坚持,只说希望住她家。至中出了个主意,以后孩子一半随爸爸姓,一半随妈妈姓。”

江涛说:“怎么还有至中的事啊?”

小义说:“三哥的奶奶和我对象的老奶奶是亲姐妹,三哥和至中都是表叔啊。”

江涛说:“至中和谁是一伙儿的啊?”

小义说:“那时候我们的关系还没公开,至中应该是她们一伙儿的吧。”

江涛说:“你能接受这个条件吗?”

小义说:“能,别说不算上门女婿了,就算当上门女婿我也愿意。”

江涛说:“既然你都拿定主意了,就去追求吧,非要你三哥插手干嘛?”

小义说:“我还没跟家里说呢,我们全家人都听三哥的,尤其是我妈,我找对象她也得问三哥的意见,何况是三哥的侄女了。他不说话,不就是不同意吗?他不同意,我妈这一关是绝对过不了的。”

江涛说:“是啊,看来这事还真有点难度。培元是怎么跟你说的啊?”

小义说:“他说我爸和我妈不同意他就不支持,要我自己去做父母的工作,不能说我对象是他的侄女,也不能说他知道,还不许惹父母生气。”

江涛笑了,说道:“你三哥不是反对,是怕你父母看他的面子,委屈迁就这门婚事,所以他才不介入的,尤其是你对象家还有附加条件,让他夹在中间不好说话。”

小义说:“是这么个理,我先按三哥说的做,做不通再让三哥想办法。”

李琦回来了,给金生带来一个斗篷,还拿来几斤点心。晚上吃饭的时候,外婆把点心解开。

李琦说:“爸爸说,姐姐最爱吃蛋糕。”

培元说:“那咱办个蛋糕厂,生产最好吃的蛋糕,让你们吃个够。”

李玲说:“你看省城的蛋糕也不如咱们老家的好吃。”

培元说:“经常坐火车的人都知道,买蛋糕要过了徐州,南方小县城做的蛋糕也都挺好吃,北方人太粗放了,干什么都不如南方人精细。”

外公说:“让小莲去学学做蛋糕怎么样?她不是整天吵着不想种地吗?让她来这里做蛋糕。”

外婆说:“允许个人干吗?”

培元说:“我跟王局长说说,以食品厂分厂的名义生产,只要产品好,一切都好办。”

外婆说:“小莲是你姨姥的孙女,初中毕业后在村里干活,就是不安份,老想往外跑。”

培元说:“不安分不一定是缺点,说不定还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呢。”

李玲说:“你连人都没见,就敢大包大揽啊?”

培元说:“外公说的还能差到哪儿去啊,大不了干不成送她回去呗。”

李玲说:“她要不回去呢?”

培元说:“不回去就在这儿给她找个工作干啊,嘎公嘎婆也多个说话的人。”

外公说:“可以让她把工艺,配方,设施都搞清楚,咱再决定用不用她。”

培元说:“行。”

晚上躺在炕上,李玲埋怨培元说:“你以后不要什么事都大包大揽的,那个小莲咱一点都不了解,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正是不定型的年龄呢,你把她弄来,要是什么都干不了怎么办?”

培元说:“你真以为我做个蛋糕也要请人吗?不就是加糖加鸡蛋的馒头吗?咱自己试几次不就会做了?”

李玲说:“那你让小莲来干什么?”

培元说:“你说呢?”

李玲说:“你是让她来陪外公外婆?”

培元说:“还不算太傻。咱不在外公外婆身边时,有她陪着,你是不是会安心一点?”

李玲搂着培元的脖子说:“还是你想的周到。”

培元说:“小莲就是个噱头,外来和尚会念经吗。如果做大了,在安平设个门市,也可以由你去管理,你就两边都兼顾了,不过让我媳妇卖蛋糕有点跌份。”

李玲说:“你想让我以后干什么?”

培元说:“外贸公司想找几个临时工当保管员,你去怎么样?玉海给找了保姆了,明天就来,有外公外婆盯着,你不用担心孩子。”

李玲说:“只要能让我有时间照顾金生就行。”

吃早饭时,张斌问培元今天有时间吗?

培元说:“有,今天听你安排。”

两个人一进养鸡场,就听到嘎嘎嘎的鸭叫声,走进育雏室一看,六十平方米的育雏室满满当当的挤满了鸭苗。

张斌说:“这是昨天出壳的,500多只,受精的鸭蛋一天三百多,已经存了六千多个了,下一步怎么干?养鸡场是不是要改行啊?”

培元说:”养鸡还得保留,养鸭你觉得前景怎么样?”

张斌说:“我觉得养鸭比养鸡养鱼都强,鸭子比鸡皮实好养,比鱼销路好,也好加工贮存。”

培元说:“继续。”

张斌说”我就想到这些,噢,还有,咱这儿盐碱涝洼地都可以利用。”

培元说“鸭绒和鸭毛呢?”

张斌说:“听二姐说,国外有很多用途,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培元说:“那我们能不能研究?能不能出口?”

张斌说:“你这一说,这产业大了去了,你就说怎么干吧?”

培元说:“今天是你找的我啊。”

张斌笑了,说道:“我原来只想问问你想把养鸭搞到多大规模,现在,鸭舍,孵化器都不够用,人手也缺少。”

培元说:“刘家明他们这一组知青都是你一个班的吗?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张斌说:“都是一个班的,没有不良分子,尤其是家明,在学校就是好学生,一直是班干部,责任心很强的。”

张斌停下了,培元说:“继续。”

张斌说:“养鸭如果需要增加人手,能不能把李庄的知青都吸收进来?”

培元说:“他们找你了?”

张斌说:“只是谈论过,我一听就岔开话题了,但看到他们那羡慕和渴盼的眼神,我真有点心酸。”

培元说:“那你就跟他们谈谈吧,前提是村里同意,不要把关系搞僵。还有一点,你也要抽出部分精力盯上,不仅是养鸭子,还要种稻子,种苜蓿,规划图在我办公室呢,你好好研究研究吧,有问题就去农科院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