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的1977 > 第906章 采访 (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先生,您好,您好,给您添麻烦了。”白石松带着几个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伸手和陈淮北握了一下说道。

“没事,请坐吧!”陈淮北淡淡地说道。

“前两天的事情,还真是感谢您。”

陈淮北摇了摇手,表示没什么。

虽说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

但是对于白石松来说,那就是天大的恩情。

陷入到间谍的事情当中。

想要继续保留工作岗位的话,断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陈先生,您这边先看一下采访稿,我们再对一遍,防止有错误的地方,还有不该说的。”

“没事,采访稿我也都看过了,既然上面进行了审查,问题不是很大。陈淮北摆了摆手,上面审核过,还有什么问题呢?

问的也都是和他自身有关系的。

并没有涉及到国家经济未来的发展。

“嗯!另外的话,这边还要对于您这边的几个工厂进行拍摄一下。”

“这个没事,到时候我安排人带着你们就行了。今天最好是能够结束,明天我这边还得去厂子里面视察一下,下午的话,我得飞往深城。”

“当然了如果你愿意跟着,那也没有关系。”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

白石松自然也知道陈淮北这边的时间不多。

工作组的人员,也架起了摄影机,开始进行采访了起来。

不过后面的话,肯定要进行简剪接的。

另外还得需要补拍一些画面进去。

“陈先生,您好,要知道当年国家是不允许私人经商的,而且一旦被发现的话,后果十分严重,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这边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买卖?”

“根本原因的话,还是穷,我们老家那边是靠近大白山的末端,耕种的田地比较稀少,人均收入年收入的话,也不过就才四五十块钱。”

“抛开各种各样的税收,基本上也就是一年忙活下来的话,连肚子都填不饱。”

国家确实亏欠建国过后的农民。

要知道建国过后,为了发展国家的工业基础。

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农民。

毕竟农民的人口,当时占据着人口总数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城市人口占据数量最少。

他们国家的城市工业建设,完全就是靠着农村来进行补助的。

要不然偶尔看到电视里面,那些专家针对于农民各项补贴不愿意。

陈淮北就想要骂娘。

不想一想,当年农民宁愿自己饿死,那也支援城市建设。

你城市建设起来了。

国家走向富强了。

国家想要补贴农民了,你他娘的就站出来了,嚷嚷不愿意国家补贴农民?

后来改革开放了。

农民入城,你们这些人给扣上一个农民工的帽子。

要不然是农民的话。

你城市能够建设起来?

陈淮北毕竟是出生于八十年代,对于当年的情况也不知道。

可是现如今不一样了。

他穿越到这个年代了。

完整的继承了二石的记忆,或者是说两人融合了起来。

也或许二石呢,就是他上一辈子。

毕竟七七年的时候,陈二石就去世了。

除掉农业税之外,乱七八糟的税收,还真是不少,统筹税,教育附加税,公积金,提留,公益事业,计划生育等等。

一年忙活下来的话。

等到年底分红的时候,反而还倒欠着公社里面的钱。

他们这边本来田地就够少的。

不像是北方,人均都是好几亩田地。

他们这边种地的想要吃大米饭都很难。

像是他们家,一年到头也都是吃米糊糊为主。

等到冬季的话,基本上都是靠着吃山芋为主。

山芋吃多了烧心,屁也多。

想要吃大米饭的话,基本上也就是农忙的时候,要是吃不饱的话,那真是没有力气干沉重的农活。

城市人口多了,安排不了工作,将一帮垃圾丢到农村里面,给农民增加负担。

就是他们村,都分了七八口人过来。

干活不行,一天到晚屁事还多。

一个禁止盲流入城,彻底将农村里面的人,给打成下等人。

“那您这边就没有考虑过后果?”

“没有考虑过,这个当时真没有考虑,也是完全就没有办法,逼着走上这一条道路。”

“那您第一份营生做的是什么?”

“第一个生意,准确的来说是做杏子干,杏核。我们那边是山区,不少人家种植了这些。”

“第一笔生意赚了多少钱?”

“十多块钱吧,好像是这么多,毕竟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具体的话,我也记得不是太清楚了。”

“开心吗?”

陈淮北点点头,“能不开心吗?当然开心了,虽说也就是这么一点钱,但是当时让我看到了希望。”

“通过我这边了解,后来您准备这边就做起了爆米花的生意?”

“对,毕竟杏子的话,是属于季节性的生意,你没有储存的冷库,根本也就做不长。”

“爆米花生意如何?赚钱吗?”

“赚钱,那个年月可以说你只要做生意,就没有不赚钱的。我记得当年一个月就是靠着爆米花,就赚了大概有三十万吧!”

“就一个小小的爆米花,月收入达到三十万?”

陈淮北笑着点点头,“对。”

“那现在这个产业,您还做吗?”

“早就不做了,做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来模仿的太多了,生意也逐渐下降了,也就没有继续做下去了。”

“………”

“……”

“陈先生,是这样,通过我们针对于民营企业家的调查,发现他们对于您的平价,就是目中无人,骄傲自大,而且我也发现,这些年不管是官方组织的民营会议,还是民营企业家组织的任何会议,您从来都没有参加过。”

“但是根据我们对于您的了解,你确实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您也都能够和他们聊几句。”

“是原因,让您不愿意参加这些会议,和他们进行交流。”

陈淮北微微笑了笑,“回答这个你问他的话,恐怕真是要得罪人了,不过我陈淮北一路走下来,得罪的人也太多了,多一些其实没事。”

白石松闻言微微笑了笑。

“其实一共有两点,第一点就是改革初期我呢身为改革的先头军,得罪了很多很多的人。”

“改革初期民营企业家这一块,不少人也都是从国企出来的,我对于他们来说,算是一个仇人的存在。”

“既然这样的话,那也就没有必要参加这些会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