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外,正在等待装货的车夫们,见到秦明到来,急忙起身,向着秦明行礼:
“我等见过公子。”
“免礼,免礼。”
秦明笑着摆了摆手,转而望向李泰,轻声道:
“阿泰,你不是想坐车吗?”
“那你跟着满载的运输车,先行前往书院新址。”
“抵达书院后,你就留在那里,帮着留守在那里的书院先生们清点、规整各个班级的行李。”
李泰闻言,眼睛一亮,欣喜道:
“好,没问题,本王这就去!”
言罢,李泰立即撒丫子朝着满载的马车跑去。
他一边跑,还一边小声嘀咕:
“只要不在太阳底下晒着,干什么都行啊!”
支开了李泰后,秦明朝李恪使了个眼神,二人并肩向着书院门口行去。
周围人声嘈杂,秦明刻意放缓脚步,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
“杨妃.......都告诉你了?”
李恪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随即低声答道:
“回禀小姨夫,恪都知道了。”
这一声“小姨夫”叫得极其轻微,若非离得近几乎听不见。
随后,李恪深吸一口气,微微欠身,继续道:
“恪此前不知道小姨父身份,多有冒犯,还望小姨夫莫要见怪!”
秦明闻言,笑着摆了摆手,语气淡然道:
“无妨,不知者不怪嘛!”
言罢,秦明抬手虚指书院门前,那抹正在低头核实人数的婀娜身影,继续道:
“那边,身着绯红色诃子裙的女子,就是你的小姨,也是算学院的院长。”
李恪顺着秦明所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位身姿挺拔、面戴红纱的女子立于门前。
午后的阳光洒在她身上,那袭绯红更衬得她肌肤欺霜赛雪,眉目如画。
此时,她正与身旁的学子交代着什么,侧颜线条优美,气质卓然。
然而,就在李恪打量杨梓君的同时,一幕让他眼角微抽的场景映入眼帘。
他那原本应该“勤勉”搬行李的胞弟李愔,
此刻正屁颠屁颠地跑到杨梓君面前,然后抬起那张汗津津的小脸,咧着嘴,露出一口白牙。
他眼神亮晶晶地望着杨梓君,脸上堆满了近乎“谄媚”的笑容。
那副模样,活像一只摇着尾巴等待主人夸奖的小狗!
李愔似乎还说了句什么,距离稍远听不清,
但那一副“求表扬”的“不值钱”模样,简直与他平日里在宫中那个混世小魔王的形象判若两人!
李恪:“.......”
他瞬间明白了!
原来自己这胞弟之所以如此“乖巧懂事”、“吃苦耐劳”,根源在这里——
想在这位气质独特、容貌出众的“小姨”兼一院之长面前,努力展现自己“成熟稳重”、“吃苦耐劳”的一面!
一时间,李恪心中五味杂陈,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甚至还带着些许无奈。
毕竟,这小子生来便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那位“饱经风霜”的外祖母!
如今看来,这份惧怕又延续到了外祖母嫡出的小姨身上。
“这小子......”
李恪无奈摇头,几乎能想象出李愔此刻内心的潜台词:
“小姨!您看,愔儿很乖的!快夸夸我!”
然而,李恪又哪里知道——
李愔此刻内心翻涌的情绪,远非“血脉压制”那般简单。
自从在秦府窥见杨梓君面纱下的真容,那张与他记忆中的外祖母几乎别无二致的脸庞,便深深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说实话,初时他对杨梓君是很惧怕的。
直到听了书院的睡前故事——《西游记》之后。
尤其是在听多了天上神仙转世重修、点化凡人的桥段。
一个奇妙的、带着孩童特有想象力的念头,便在李愔心中生根发芽——
这位容貌绝美、气质清冷,又精通算学的杨院长,定然是外祖母的“转世身”!”
是下凡来体验红尘,或是修炼某种高深道法的“神仙”。
他的心思很单纯,甚至带着一种虔诚的期盼:
他这般“乖巧懂事”、“吃苦耐劳”,说不定哪天便能拜入“外祖母”门下。
有朝一日,外祖母修道有成,飞升仙界之际,
说不定能看在他“孺子可教”,且有着一丝血脉亲缘的份上,随便指点他一招半式,或是赐下灵丹妙药.......
届时,他即便不能得道飞升,位列仙班,也能混个长生久世,成为一方巨擘!
因此,李愔对杨梓君的态度,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书院外,杨梓君看着满脸谄媚的李愔,宠溺一笑,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声音都温柔了许多。
“小六子,你今日表现得很不错,快些回去温习功课吧!”
李愔摸了摸后脑勺,露出一抹傻笑,随后,整了整衣襟,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乖巧道:
“是,学生遵命!”
言罢,李愔露出一抹傻笑,一溜烟跑进了书院,同时心中暗自窃喜:
[太好了,外祖母她刚刚对我笑了呢!]
望着李愔远处的背影,杨梓君莞尔一笑,霎那间书院门口都明亮了几分。
“这小子也知道你的身份了?”
恰在此时,秦明行至杨梓君身侧,轻声问道。
杨梓君闻声,立即转身。
见到来人后,她眼神一亮,欣喜道:
“郎君,你来啦?”
秦明微笑颔首,无比自然地伸出手,将杨梓君鬓角散落的发丝,拢到耳后,柔声问道:
“累不累?”
杨梓君温婉一笑,身子往秦明身前凑了凑,低声道:
“不累。”
李恪望着这情意绵绵的一幕,眼神格外复杂。
然而,丑媳妇早晚都是要见公婆的。
更何况他内心深处还希冀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借着杨梓君与秦明的这层关系,得到秦家的鼎力相助!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郑重行礼,声音压得极低,确保只有近前的秦明和杨梓君能听清:
“大隋后裔李恪,拜见小姨。”
杨梓君温声,目光这才从秦明脸上移开,落在李恪身上。
看着眼前这位身负两朝血脉、英姿挺拔,又带着几分谨慎的少年亲王,她那素来清冷的凤眸中,闪过一丝温柔。
杨梓君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长辈的温和:
“恪哥儿,不必多礼。”
“都是一家人,往后在人前唤我‘杨院长’即可!”
李恪闻言,心中一松,再次躬身:
“是,恪......明白了,多谢小姨。”
秦明见状,笑着拍了拍李恪的肩膀,温声道:
“好了,既然见过了,恪哥儿,你也别闲着。”
“君儿,你看看这边还有什么需要协调的,让恪哥儿搭把手!”
杨梓君会意,便给李恪分配了些核对名单,引导车辆顺序的任务。
李恪领命而去,暂时将那些纷繁复杂的思绪压下,投入到书院的搬迁事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