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俞二人年事已高,少年天子年纪还小,饮酒也只是浅尝辄止,以谈聊为主。

朱翊钧问道:“如今还未投向大明的草原部落,总计大概有多少人口?”

“回皇上,具体数目臣说不好,不过,绝不超过百万众,除了和氏部族之外,余者,皆无侵扰大明的能力,也生不出这个心思。”

胡宗宪犹豫了下,道,“臣斗胆以为,融合事宜可以先搁置一下。”

“爱卿在第一线,自然比朕看的清楚。”朱翊钧笑着说,“说说看。”

“是!”

胡宗宪斟酌了下措辞,道,“如今的草原,沙化十分严重,比之昔日辉煌之时差了不止一筹,再养活不了那么多人,这也为我大明提供了融合草原部族的基础,不过在大明容纳了大量人口之后,也使得现存草原部落的生存压力,大大减轻了……”

“生存压力不再是压力,对方投向大明的意愿和热情,也就不大了。”

“如还要继续融合,大明要付出的成本,要比之以往更大才有可行性,可这一来,又会使得先前投向大明的部族,心里不平衡……”

“不患寡,患不均。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胡宗宪小心翼翼道:“臣以为,融合漠北没办法完全贯彻,也不能完全贯彻,除了钱粮开支过大和患不均的因素之外,还有……两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朱翊钧微微颔首,说道:“一,大明容纳不下;二,草原虽沙化严重,可到底地域广袤,还是有许多地方可以放牧的,就算大明强行融合了所有部族,之后,他们也还会再回去。爱卿是想说这个,对吧?”

胡宗宪一怔,继而心悦诚服:“皇上圣明!”

俞大猷忙也文绉绉的恭维道:“皇上不贪功,不冒进,克己为公,英明睿智……此乃大明之幸,社稷之幸,万民之幸……”

朱翊钧哑然失笑:“俞卿什么时候这般会拍马屁了?”

俞大猷老脸一红,嘿嘿笑道:“皇上,臣可不是拍马屁,臣说的可都是真心之言啊!”

昔日关外一行,双方曾有一段时间的相处,彼此并不算生分。

“是吗?”

“当然啊!”俞大猷正色道,“皇上比当初更英明,更睿智,一年之进步顶的过俺们十年不止。”

胡宗宪没好气的瞪了俞大猷一眼——皇帝也是你我能相提并论的?

俞大猷自知失言,忙道:“臣言语失当,自罚三杯。”

“呵呵……率性之语,朕又怎会介怀?”朱翊钧笑着摆摆手,沉吟道,“听爱卿这么一说,朕也觉得没必要再融和下去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没必要做,为了面子耗资弥巨是蠢人行径。”

“皇上圣明。”二人异口同声。

却见皇帝话锋一转,道:“耗资弥巨不可取,面子嘛,还是得要的,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俞大猷讷讷道:“这咋可能?”

胡宗宪拿胳膊肘拐了他一下,忙补了句:“皇上圣明,如今还没投向大明的诸多部族,也成不了气候了,包括最强的和氏部族,也一样渴望向大明称臣,只要皇上圣旨一下,龙威一至,诸多部族必将臣服。”

“啊对对,是这样的。”俞大猷回过味儿来,忙附和道,“皇上您就是直接把整个草原划入大明版图,他们也是会承认的,当然了,前提是允许他们使用草原上的资源,再开通一下互市贸易……”

胡宗宪实在听不下去了,当面提醒:“前提可以不用说!”

俞大猷:“……”

李青微笑道:“没必要追求一时的完美,只要大明越来越好,终会完美的,其实现在也算完美了。”

胡宗宪连连点头:“永青侯高见,皇上高明。”

俞大猷:“……”

“……哑巴了?”胡宗宪又拐了俞大猷一下。

俞大猷闷闷道:“你不是不让我说嘛。”

“……现在可以说了。”胡宗宪索性也破罐破摔。

不过,效果意外的好。

两暮年当面密谋的样子,既幽默,又滑稽,惹得朱翊钧忍俊不禁,大笑连连……

又谈论了会儿边关情势,确定了不会再起波澜,朱翊钧放下心来,让胡宗宪、俞大猷就地举荐了接手人选,予以任命……

二人告退之后,李青又与少年聊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而后起身道:

“我该走了。”

少年跟着起身,道:“我送先生。”

李青没拒绝。

二人并肩而行,一如往日散步,没有一点离别的伤感。

宫门口。

李青说道:“万一遇上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需要我帮忙的话,可派人去日本国通知我,若是佛郎机被解决之后,可派人去不列颠,我会赶回来的。”

少年莞尔一笑:“先生对我就这么没信心?”

“当然不是!”李青嗓音温淳,“你能一人面对,你一人面对,你一人顶不住,不要逞强,咱们一起面对。”

少年笑嘻嘻道:“先生放心,我可不会跟你客气,该麻烦你的时候,绝对不会跟你见外。”

“就当如此,如此才对。”李青又望了少年一眼,道,“你是我最满意的皇帝。”

少年打趣:“先生什么时候也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了?”

李青哑然:“调皮……走啦。”

“先生慢走。”少年不再相送,驻足目送……

~

大高玄殿。

李青特意找到朱载坖,正式做了告别,给足了面子。

本以为能让朱载坖小小的感动一下,不料,效果并不怎么理想。

倒不是对昔日李青的种种行径耿耿于怀,而是这么多天过去了,这位大孝子还是没能走出来。

对此,李青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人常说,久病成良医,可这方面上,这么多年下来,李青却是没有一点长进,最终,也只能祭出老道士,说了些没用的废话……

告别朱载坖,李青又找上了黄锦。

这一走就是许多年,可能这一次就是诀别了,怎可不好好告个别?

“黄锦啊,你可要好好生活,可要听你主子的话。”李青唬着脸道,“你让我失望不要紧,可不能让你主子失望,可不能忤逆他……”

“哎呀,我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黄锦的大脸盘子满是无奈,“你看我像是要寻死觅活的样子吗?”

李青认认真真,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

不知是不是炭火熥烤的缘故,黄锦面色红润,精气神看起来也格外良好,比之朱载坖不知好了多少倍。

李青逐渐放心了。

“总之,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不要忤逆你家主子。”李青深吸一口气,道,“也不要让我失望。”

黄锦撇撇嘴,揶揄道:“你是李没品,我可不是黄没品。”

李青一乐,随即没好气道:“你还说呢,我没品还不都是你叫的?要不是你,我李没品的名号怎可能这么响亮?”

“嘿嘿……这样说,我还成了大明第一嘴替了?”

李青:“……”

“好了,这些你拿着,路上吃。”黄锦收起笑意,将刚烤好的烤薯一个个放进布囊,打包系好,“一路顺风,别亏待了自个儿,累了就歇一歇,困了就睡一觉,饿了也要吃饭……皇上很棒的,不要挂怀。”

李青一一点头应下,接过布囊背在肩头,认真道:“这次离开,时间可能会久一些,我希望,下次我再来时,还能吃上烤薯。”

黄锦认真道:“一定会吃上的,保准还是一样的味道!”

“一言为定!”李青伸出手掌。

“一言为定!”

黄锦也伸出手掌,与他击掌。

“我走啦。”

“去吧,我就不送你了。”黄锦笑呵呵的说,“啥时候回来都有烤薯吃,我可比你有品多了。”

李青哈哈一笑,转过身向外走去……

走出十余丈之后,李青毫无征兆地骤然回头,黄锦立在檐下,大脸盘子满是笑纹,见他回头,抬起胳膊轻轻挥了挥。

李青转过身继续往外走……

又十余丈之后,再次猛然回头。

黄锦还在檐下目送,神色平和,瞧不出丁点波澜。

李青放心了,大跨步离开……

~

檐下,黄锦怔怔望着李青消失的方向,许久许久,不动一下。

直至听到路过的内侍唤他“黄公公”,才醒过神来,报以温和一笑,缓缓转过身,往屋里走……

一边碎碎念的自言自语道:“冯保一向心灵手巧,学东西又快又好,一定能完美复刻我黄氏烤薯的风味,嗯……一定可以的。”

~

乾清宫。

少年拿着那封早已‘被烧掉’的婚书,轻轻自语道:

“兵不厌诈,兵不厌诈啊……呵呵……皇爷爷,您成功了,成功的骗过了李先生,虽然用了计谋,虽然不太光彩,可赢了就是赢了,您终是赢了他一次……”

“可是皇爷爷啊,请原谅孙子的不孝,孙子不能完全按照您的意愿……当然,孙子也不会完全按照李先生的意愿……”

少年摩挲着那封婚书上的字迹,轻轻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一次,就让儿孙做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