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兴宗皇帝一听他这么说。

点了点头,说道:“申爱卿这个话倒是提醒了我,这个事情你还真的没有发言权。”

“这样的事情恐怕也就是只有王叔能够决定,你们大家觉得朕这个想法怎么样?”

他这个话的意思其实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就是以大唐皇帝的身份,把六扇门的这个事情交到赵王手上。

这样做表面看着好像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其实却是为了以后再做铺垫的。

当他真正坐稳了大唐皇帝的那一天。

那么今天的这次行为模式,就会成为一个范本。

作用就是以后不管什么人,不管他是什么身份跟地位。

他都没有权力直接越过皇帝,做一切关于朝政的事情。

因为作为大唐最有权势的赵王,都要按这个规矩来做事。

那么其他人难道还能比赵王的身份跟地位更尊贵。

今天的这一切,都是太师季书峰为兴宗皇帝所谋划的。

现在看不出有什么不妥。

那是大家还没有把兴宗皇帝当成皇帝来看。

等大家的思维变过来了之后。

那么今天的这次安排,就要当成范本来执行了。

没有任何人敢不遵守。

除非你能自问比赵王在大唐的身份跟地位还要尊贵。

就算你地位跟身份跟赵王相似。

比如李家其他的一些王爷。

但是你能实力跟势力也比赵王厉害。

如果你没有,那么你就只能按照这个规矩来办。

不然结果就是死。

太师季书峰把这里面的关系说给兴宗皇帝听的时候。

兴宗皇帝当时自己都愣住了。

显然他都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道道。

这完全就是利用六扇门这个事情,把大唐百官跟皇室成员一锅给炖了。

只不过这个炖的是这种事情而已。

兴宗皇帝说完,眼神就扫向了站在下面两边的群臣。

看见他们没有什么反应后。

又把目光停在了站在大殿中间的翰林院院士申友彬。

翰林院院士申友彬这次反应很快。

马上抱拳对着上面一礼。

“陛下刚才所言,臣万分认可,这个六扇门的事情确实是只有赵王殿下能安排的好。”

他这个话一接过去。

兴宗皇帝悬起的心算是放下了。

那么下一步只要他把圣旨一送到赵王府。

以后这样的事情,基本都只能都按这个形式走了。

因为他既然能够命令赵王,那么大唐国还有谁是不能命令的人。

不过显然这个事情没有那么容易就让他达成心愿。

刚才回去的工部尚书倪士敬在人群中发话了。

“陛下,这个事情赵王殿下如果想办早就办了,既然不想还是不要麻烦殿下了。”

这个话说出来,顿时就有不少人应和。

毕竟苏正要是真的想搞六扇门,那么早就一个搞了。

现在兴宗皇帝以六扇门说事情。

在大家的眼中,觉得他这是在为自己谋私利。

他的身份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

现在他把六扇门提出来,大家觉得他是想效仿苏正当年搞东西厂两厂的目的一样。

把六扇门搞成大唐另一个东厂。

这在赵王一党的人中,自然觉得他这样做有点过分了。

工部尚书倪士敬作为赵王党的核心人物之一。

当然要站出来对这件事情进行反对。

兴宗皇帝显然没有想到,会有人就这么直接提出了反对。

而且给出的理由还让他一时无法辩驳。

不过这样的情况肯定不能让他继续下去。

要真的把节奏带起来。

那他所要达到的目的肯定会黄了。

其实这个情况的出现,也跟他急功近利有些因系。

如果他能够听太师季书峰跟他说的,先给苏正打一声招呼。

那么必然不会出现赵王一党的人站出来。

跟他唱反调。

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也是想向苏正证明自己的能力。

是可以完成苏正对他的期望的设想。

可是当工部尚书倪士敬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后。

他才真正的明白了,苏正为什么要把太师季书峰安排在他身边。

安排在他身边,并不是要监视他什么。

是真的要好好的教他一些事情。

同时给他出谋划策,让他能够尽快的完成苏正的设想。

早日让大唐的朝堂回到当年的状况下。

让苏正在大唐的影响尽量的变弱。

让大唐早日从权臣时代走向帝王时代。

兴宗皇帝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才没有给苏正打招呼。

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再根据太师季书峰给他谋划的方案来行事。

可是现在看来,自己的这个想法有点想当然了。

工部尚书倪士敬从人群中走出来。

站在了翰林院院士申友彬身边。

但眼神从来都没有看他一眼。

只是很平静的看着坐在上方的兴宗皇帝。

站立后,抱拳一礼。

“启禀陛下,刚才申大人的说辞臣不敢苟同。”

“赵王殿下曾经说过这个一句话,大唐的官员,只要能做到文官不爱钱,溜须拍马,武官不怕死,跋扈专权。”

“那么大唐国就能够繁荣昌盛,固若金汤。”

说完扭头看向翰林院院士申友彬说道。

“陛下,臣要弹劾翰林院院士申友彬,他当着百官的面对陛下溜须拍马,该杀。”

翰林院院士申友彬怎么都没有想到。

自己只是事急从权,顺着兴宗皇帝话说了一句话。

就一下捅了赵王一党的马蜂窝。

他现在非常的清楚。

自己如果不能够马上自救的话。

必然会被赵王一党如狂风暴雨的攻击而倒下。

这样的情况在这个朝堂上,他看到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每次当看到那些人被打倒的人。

一个一个的不是被东厂的血衣卫带走。

就是自己黯然的走出大殿。

总是觉得自己很幸运,没有被赵王一党的人盯上。

今天由于自己一时心急,竟然忘记了一些万事过脑的基本操作。

就犯下了这个由于冲动,想都不想就冒失的发言,惹来祸端的结果。

这个时候,能够帮他的人只能是兴宗皇帝。

他现在如果辩驳,那么必然要接受下面的狂风暴雨。

赵王一党的人肯定会接二连三的站出来。

以他当目标进行攻击。

这一点他心里非常的清楚。

而且他还不能辩驳。

因为一辩驳,那就会得罪上面的兴宗皇帝。

他现在只能等着兴宗皇帝救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