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高兴的二人,林昊又是一盆凉水泼了过去:
“资金的问题已经有解决方案了,但红旗渠的问题并没有全部解决。”
“还有什么问题?”李明阳立刻问道。
林捷闻言突然反应过来,随后一拍脑袋说道:“差点儿把正事儿给忘了!”
见李明阳看向自己,林捷赶紧解释道:
“现在工地上的水泥快要跟不上了,现在进度越来越慢了,我回来找你说资金的问题,主要就是为了这事儿!”
“现在资金的问题解决了,咱们赶紧买水泥去!”林捷说着就准备去找财政局长要钱。
而这时候林昊拦住了林捷,摇了摇头说道:
“我的林大书记,就算有钱也不是你这么花的,要是继续这样动手动脚的花费,别说三百万了,就是三千万也不够你折腾的!”
“就是!”李明阳赞同的点头,随后对林昊问道:“那林工,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都能节约资金?”
“对对对,小林你有什么办法尽管说,我们肯定想办法解决!”林捷额一脸期盼的问道。
林昊点了点头,随后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林书记,水泥这种常规消耗品,如果全靠买的话,咱们的资金远远不足!”
所以我想到了两个办法,一个是立足我们自身,立刻上马土法烧制水泥。
这方面的技术不用担心,除了燃料消耗大了一点外,其实不输于工厂制造的水泥!
“关键是咱们林县有石灰石和黏土,可以就地取材,能解燃眉之急,同时也将大大减少资金的消耗。”
“另一方面!”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说道:“我通过一些私人渠道想想办法。”
“我京城的那位老同学,或许能帮忙搞到一套小型的水泥生产设备,可以作为我们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补充。”
林捷紧握林昊的手:“太好了!土法生产这边,县委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地给地。”
“至于设备……小林,这份人情,咱们林县人民记下了!”
“我觉得呀!”李明阳也笑着说道:
“小林简直就是我们的及时雨啊,每次我们遇到困难,小林总能帮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快,在林昊的指导下,第一批土水泥窑在太行山脚下冒起了烟,民工们学着辨别原料配比,控制火候。
与此同时,在土法水泥烧制成功后,林昊也秘密地从空间里,将那些从国外收拢的设备中,陆续转移出一些关键的小型设备部件,并以京城同学支援的名义,让指挥部派人接收。
在林昊的支持下,一期工程进展迅速,时间很快来到1960年1月27日,也就是除夕这天。
红旗渠一期工程那十九公里水渠,被无数汗水与智慧浸透的“人工天河”,终于迎来了试通水的历史性时刻。
通水仪式的主会场设在渠首,林捷、李明阳、林昊、孙士厚等县委领导全体出席。
在开闸之前,几人聚在一起聊了起来,回想起这两个多月的施工,李明阳感慨的说道:
“咱们原来想着,红旗渠年前就能通水,可现在拦河坝才勉强修完一期工程。”
“看来我们以前的设想,太过想当然,也太过于乐观了!”
老孙也也感慨点头说道:“是啊,想得太乐观,最早想了三个月,只是没想到修起来,是真是不容易”
林捷也有些自责,不过还是打起精神鼓舞道:
“同志们,咱们心里都得有个底,往后的困难只会更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好在一期工程顺利完工,离我们修好红旗渠又更近了一步!”说完,林捷又看向林昊问道:
“小林,你估计咱们这条红旗渠,还需要多长时间能修好?”
林昊看着红旗渠的渠首,还有陆陆续续到来的林县百姓,有些担忧的说道:
“以我们目前的推进速度,红旗渠总干渠全部修通,预计需要两年时间。”
“而这只是主干动脉,后续配套的三条干渠、十八条支渠,以及遍布全县的斗渠、农渠、毛渠全部建成,整个灌溉体系形成战斗力,没有七到八年的时间,恐怕难以完成。”
林昊这番话,并非危言耸听。若按原本的历史轨迹,在没有他介入的情况下,仅一期工程就需耗费八个月!
二期工程因为旱灾和其他的某些原因,更是偷偷摸摸的进行。
而整个红旗渠浩大工程,更是历时十年才完全竣工。
如今,一期工程能在两个多月的极短时间内完成,其根本原因在于林昊的介入。
他凭借超越时代的工程管理,以及对剧情的了解,提前为工程扫清了无数障碍,包括认知、政治、技术上的障碍。
系统培训的技术员队伍,成为了工地的中坚,避免了盲目施工;
通过提前准备好的钢铁、水泥、工具等关键物资,保障了工程不被停工。
提前预备好的施工方案,和足够多的技术人员,让民工们少走了无数弯路,效率倍增。
不过眼前的众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奥妙,听完林昊的远景规划,想到那漫长的工期和天文数字般的消耗,众人的气氛更加凝重,脸上都布满了愁云。
林捷将目光投向林昊,带着一丝期望问道:
“林昊同志,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能再快一点吗?”
原本他只是姑且一试,却没想林昊沉吟片刻,竟真的点了点头说道:
“别说,这段时间我还真想到一个思路!”
林昊的话让所有人为之一振,随后两眼放光的看向林昊问道:
“真有啊!”
“什么办法?”
“林工,你倒是快说啊!”众人迫不及待的问道。
林昊深呼了口气,随后说道:
“这个方案我正在核算,如果可行,整体红旗渠工程没有缩减,但总干渠的工程量,预计能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什么办法?”众人异口同声,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具体的可行性数据和施工细则,我还在加紧计算。等有了成熟方案,我们再开会详细合计。”林昊谨慎地回答道。
“好!太好了!”尽管细节未知,但林昊从未让人失望,他的一句话,就足以重新点燃大家的信心与希望。
开闸时间定在12点,林昊看了眼时间,已经十一时五十分,于是笑着说道:
“马上就要开闸了,林书记也上去两句啊,鼓舞一下大家的士气啊!”
尽管没有上级领导亲临,但闻讯赶来的数千名群众和全体参建民工,将闸口附近围得水泄不通。
林捷站在人群前,进行了一场简短却极具力量的动员。
他没有用太多华丽的词藻,只是回顾了这两个多月的艰辛,感谢了每一位建设者的付出,并展望了水流到家门口的喜悦。
“……现在,就让我们亲手,把漳河水迎回家!全体都有~!”
林捷大声喊道,并与众人一起开始倒计时:
“五!”
“四!”
“三!”
“二!”
“一!”
“开闸!放水!”林昊洪亮的声音下达了最终指令。
林捷与李明阳、孙士厚等所有县委成员,一同上前,合力握住沉重的启闭机手柄,奋力转动。
齿轮发出铿锵的咬合声,巨大的铁闸门缓缓提升。
刹那间,蓄势已久的浊漳河河水,如同挣脱囚笼的黄龙,猛地扎进崭新的渠道,并沿着预设的路线流向林县的土地。
“水来了!”
“漳河水来了!”
人群瞬间沸腾了!欢呼声、呐喊声、哭泣声与水流声交织在一起,震动了整个山谷。
老人们颤巍巍地跪在渠边,用双手捧起浑浊的河水,老泪纵横。
孩子们沿着渠岸追逐着水头奔跑嬉笑,铁姑娘队的队员们相拥而泣。
这一刻,所有的艰辛、牺牲与争议,仿佛都得到了最丰厚的回报,也激励着大家,将红旗渠建设下去的决心。
试通水成功,县委众人立刻来到指挥部,林捷给上级领导打电话报喜。
电话听筒里,林捷努力抑制着激动说道:
“方书记!我向您汇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们红旗渠的一期工程,刚刚完成了试通水,成功了!”
电话那头的方书记,闻言也高兴不已,随后欣慰的说道:
“好啊!林捷同志,我代表省里的领导祝贺你们!祝贺全体修渠的同志们!”
“谢谢方书记!”林捷的语气中带着自豪说道:
“试水成功,充分说明我们红旗渠的规划是可行的,是科学的,也是合理的!”
“而且这一期的施工质量,经受住了考验,没有任何问题!”
“希望你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胜利!”方书记鼓励道,随即话锋一转,语气有些深沉的提醒道:
“不过林捷同志啊,有件事我必须再次提醒你,目前全国粮食困难的局面,还在进一步恶化。”
“红旗渠这么大的工程,几万人张着嘴吃饭,粮食问题,你们一定要精打细算,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
林捷的心也跟着沉了一下,立刻保证道:
“方书记您放心,粮食问题,我们一定当成头等大事来抓,绝不敢大意!”
“嗯,有这个意识就好!”方书记的语气缓和了些,透露另一个好消息道:
“还有,我联系了驻河南的记者同志,他们对你们红旗渠非常感兴趣,准备去实地考察采访。”
“这也是省里对你们林县工作的另一种支持,把你们自力更生的精神宣传出去!”
“太好了!感谢方书记的支持!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我亲自负责接待!”林捷激动的说道。
放下电话,林捷脸上的笑容还未完全展开,电话铃声又急促地响了起来。
这次,是地委余副书记主动打过来的。
“林捷同志,听说你们枢纽一期工程试水成功了,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只是余副书记的声音,似乎听不出太多喜悦: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往后的工作,会更加艰巨。”
余副书记不等林捷回应,便强调了自己的态度:
“我再次提醒你,全国粮食短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你们工程的摊子铺得这么大,一定要量力而行。”
林捷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余副书记话里话外,都是在提醒他,希望他放弃红旗渠的建设。
但都走到这一步了,又怎么可能放弃,于是林捷直接回道:
“放心吧余副书记,您和方书记指示的粮食问题,我们都牢记在心,一定会慎之又慎。”
“嗯。”余副书记有些不满这个回答,于是又补充道:
“还有,开山放炮,崩石头,非常危险,安全重于泰山,绝对不能出事。”
“是,安全问题我们一定时刻警惕!”
挂断余副书记的电话,林捷走出临时指挥部,等在外面的李明阳、孙士厚、林昊等人立刻围了上来。
“老林,快说说,领导们都怎么说?”孙士厚迫不及待地问。
林捷呼出一口气,将喜悦与压力一并道出:
“两位领导都表示了祝贺,但也着重强调了两个问题:一是粮食,二是安全!”
这话立刻引起了在场所有负责人的共鸣。
负责后勤的委员眉头紧锁,接过话头说道:
“林书记,说到粮食,今年咱林县大部分地里几乎绝收,情况非常严峻。”
“俗话说家有万担粮,也禁不住只出不进啊!民工的口粮补贴,压力太大了。”
水利局罗局长也面色凝重地点头说道:“是啊,粮食问题必须引起最高警惕。”
“另外就是安全,虽然还没出致命大事,但工地上每天被石头崩伤、被工具砸伤的人不在少数,医疗队的压力也很大。”
听着众人的汇报,成功的喜悦被现实的冰冷迅速冲淡。
林捷环视着这些并肩作战的战友,目光最终落在奔流不息的渠水上,沉声说道:
“同志们,领导的话说得很清楚,大家的困难也都是实实在在的。”
“今天的通水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往后的路更长,更艰难。”
“但是,这水已经流过来了,我们就绝没有回头的道理!再接再厉吧!”
“好!”
“再接再厉!”
众人纷纷响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看着这股流入林县的水流,众人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