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1239章 孙策攻取庐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汉建安三年,十月初一,扬州,吴郡,曲阿,县衙之内,大堂之上。

孙策高踞在上,孙权、孙贲、孙辅以及江东文臣武将们文东武西,济济一堂,正在议论江东今后的战略方针。这几日来,几个足以震惊天下的消息接连传来,先是袁绍昌邑战败,数十万大军烟消云散,袁绍自刎而死。紧接着,便是仲家天子袁术在下邳城外惊惧而死。

刘玄德舍弃全部步军,带领万余骑兵,日夜兼程赶赴江陵投奔刘表。短短半日之后,曹孟德便不得已舍弃郯县,步刘玄德的后尘逃亡襄阳。在豫州境内,刘玄德和曹孟德遭到豫州都督韩遂和灵骓将军吕灵骓的连番阻击,被杀得大败亏输落荒而逃。好在荆州牧刘景升伸出援手接纳了他们。此时,刘关张三兄弟只剩下了八百精骑,曹孟德好些,也只有千余精骑。从这一日起,由温王吕布发动的中原大战便落下了帷幕,汉军席卷青州、兖州、徐州三州。

江东猛虎乌程侯孙坚兄弟三人,长兄孙羌,弟弟孙静,孙坚排行第二。孙羌夫妻早亡,他的长子孙贲,字伯阳,次子孙辅,字国仪。孙静生有五子,孙嵩、孙瑜、孙皎、孙奂、孙谦,此时年纪都还小。孙坚生有五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除孙策、孙权已经成人之外,其余三子年纪还都很小。因此,在孙家第二代之中,孙贲和孙辅的份量是很重的。

故尔,孙策措置军务政务之时,不得不悉心听取孙贲和孙辅的意见。文臣武将们议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形成了两种意见。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们认为,温王势力实在太大,以扬州一州之力,决计无法阻挡温王统一天下的进程。莫不如派出专使,纳土归降,同时统一扬州。以孙权、孙贲、孙辅为首的武将们认为,这天下还是要争一争的,实在争不过再投降也不迟。当时周瑜出镇江都,率军与陈登作战,并未在曲阿。可是他派出使者,申明同意张昭的意见。

议事议到这个程度,两拨人相持不下,寸步不让,实在是无法再议下去了。于是乎,所有人都停止了争论,抬眼望向孙策,等待他的措置。“诸君!依我之见,应该采纳子布他们的意见。派出使者向朝廷纳土归降,同时全力规复扬州!”孙策以掌击案,终于定下了调子。

“诺!我等遵从将军将令!”文臣武将们拱手应道。只有孙权和孙贲、孙辅相视一眼,颇有莫逆于心之意。“诸君!明日起兵,随我出征收取九江、庐陵二郡!”孙策振衣而起了。“诺!”江东的文臣武将们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轰然一声应诺,各自整肃衣冠散朝而去了。

此时,在淮南哟一个名人,名叫刘晔。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刘晔七岁时,母亲去世。其母临终时说:“你父亲(刘普)的仆人有诬害人的秉性,我担心自己死后会出乱局,希望你和你哥哥(刘涣)长大后能除去此人。”刘晔十三岁时就按母亲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刘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刘晔的动机后也对他十分欣赏,不作苛责。

汝南许劭许子将善于观人,当时在杨州避难,见了刘晔一面之后,非常欣赏,称刘晔有佐世之才。许子将善于识人相人,在当世早有定论,可是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刘晔二十多岁时,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扬州当地有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其中以郑宝最为骁勇果断,才能和力气都很突出,为当地人所忌惮。

当时郑宝想掳略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看中了刘晔是当地的高族名人,想要强逼他倡导这个计谋。刘晔知道后很害怕,但都没有被郑宝找到。此时吕布派使者司马懿到扬州,刘晔去见使者,论及当前时势,并请使者在他那里停留数日。在此期间,两人议定了措置。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郑宝于是带数百人带着牛和酒迎接天使司马懿,并等待刘晔。刘晔则在中门外设酒菜饭席给郑宝部众,自己则与郑宝在内宴饮,并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机会杀掉郑宝。但郑宝原来不好酒,并且很留意他们,令那人不敢下手。刘晔于是亲手用佩刀斩杀郑宝,并斩他的头下来,向他的部众恐吓:“温王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部众见此都很震惊和害怕,跑回营舍

当时营中尚有精兵数千,刘晔为防他们作乱,即骑郑宝的马匹到郑宝的营门前,向一些首领陈说祸福利弊,最终众人叩头迎纳刘晔。刘晔入营后安抚群众,令众人归服,更推举刘晔为新首领。但刘晔见汉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拥兵,可是时势所逼只能接受。郑宝部下有数千人,都被镇服,于是,天使司马懿当机立断,委任刘晔为偏将军统领诸贼。

袁术惊惧而死之后,他的部下杨弘、张勋欲投奔孙策,不料却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全体被俘。而袁术的堂弟袁胤、女婿黄猗等人,也慑于吕布的威力,不敢守卫寿春,抬着袁术的棺木,带领袁术的家小和部曲男女,到皖城投奔刘勋。此时,袁术旧部多归刘勋麾下。

袁术的宰相阎象不肯投奔刘勋,意图率部坚守寿春,不料却被前庐江太守李术袭击,阎象兵败,自刎而死。阎象麾下诸将陈纪、陈兰、雷簿、乐就各自聚集残兵,分布于江淮之间。袁术死后,他麾下的诸将便分成了两部分,其一,便是江淮诸将,其二,就是庐江刘勋。

刘晔审时度势,认为这数千残兵败将无济于事,就把这数千人交给庐江郡太守刘勋,刘勋很奇怪,询问原因。刘晔说:“郑宝军中没有纪律,部众向来靠抢掠百姓取利。我一向没有资才,而又要对他们进行整编,必然会引起怨恨,局面难以持久,所以把这些人交给您管辖。”刘勋因为收容袁术的部属太多,粮草供应不上,就派遣堂弟刘偕向上缭的宗党首领们征集粮草。上缭宗党首领们未能满足刘偕的要求,刘偕就通知刘勋,请他派兵进行袭击。

此时,孙策的大军正要攻取九江、庐江两郡,同意扬州。一见刘勋势力庞大,不易强攻,便派张昭为专使,前来蛊惑刘勋。张昭到达庐江之后,立刻卑辞厚币去见刘勋,假装言辞谦卑地对刘勋表示顺服说:“上缭的宗党民众,屡次欺负本郡,我打算进攻他们,但路远不便。上缭很为富庶,希望您进兵讨伐,我愿出兵作为外援。”并用珠宝和大量葛布来贿赂刘勋。

刘勋大喜,内外一致向他祝贺,只有刘晔不以为然。刘勋问他原因,刘晔说:“上缭虽小,但城堡坚固,壕沟深广,易守难攻,不会在十天之内攻克。大军被困在坚城之下而后方空虚,如果孙策乘虚袭击我们,后方便难于自守。这样,则将军进不能攻陷敌城,退又无家可归。因此,如果大军一定要出,灾祸今天就会到来。”刘勋不听,于是立即出兵讨伐上缭。

大军到达海昏,宗党首领听到风声,全都赶快逃跑,只留下空城,刘勋什么也没有抢到。劳师远征,士卒们精疲力竭一无所得。这时,孙策率兵向西进攻黄祖,走到石城,听说刘勋在海昏,就分派堂兄孙贲、孙辅率领八千人驻在彭泽,自己与兼任江夏郡太守的周瑜率领二万人袭击刘勋的根据地皖城,攻克该城,俘虏了袁术与刘勋的家眷以及部曲三万余人。

孙策上表推荐汝南人李术担任庐江郡太守,拨给他三千士兵,守卫皖城,把其余被俘的人都东迁到自己控制的吴郡。刘勋率军返回,到达彭泽,受到孙贲、孙辅的截击,大败。刘勋退守流沂,向黄祖求救,黄祖派儿子黄射率五千水军来援助刘勋。孙策再次前来进攻刘勋,刘勋大败,向西投奔荆州牧刘表,黄射也逃走了。经此一战,孙策终于攻取了庐江一郡之地。

孙策收编了刘勋部下的士兵二千余人,俘获了一千艘船只,乘势进攻黄祖。十一月初八,孙策进军到沙羡,刘表派遗遣侄子刘虎与大将南阳人韩曦,率领五千名手持长矛的士兵来救黄祖。十一日,两军会战,孙策率领周瑜、吕范、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同时进攻黄祖军,最后黄祖只身逃走,其妻妾子女共七人被孙策抓获,刘虎、韩曦并两万余部都被被杀,跳水溺死者达一万余人,孙策缴获战船六千余艘,财物堆积如山。此战,孙策攻取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