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1210章 我吕布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0章 我吕布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昌邑城西南二十里,有一城名叫成武。本朝的兖州人口众多,土地肥沃,民间殷富,一向被称为中州大县,成武自然也不例外。成武之所以闻名海内,是因为成武境内的百姓有一项他人所不及的本事,那便是制陶。成武所制的陶器渊源久远,从殷商之时起就名闻天下了。

据说,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先民开始“下丘居土”,建造城邑。“下丘居土”一语,出自尚书?禹贡,康成先生郑玄曾经如此解释说:“此州寡於山,而夹川两大流之间,遭洪水,其民尤困。水害既除,於是下丘居土,以其免於厄,尤喜,故记之。”其意便是筑城塞而居。

殷商之时,成武就以制陶闻名天下了,其时,成武之地名为“亳”。亳地有一长堤名为尧堤,自文亭山直达亳地,为帝尧所建。堤北有一“阴路”(因济水之阴而名之)贯通,自亳城西门至丰丘,专程运载“官窑之陶器”。筑堤运输陶器,由此可见亳地当时的盛况。

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天下诸侯,以亳地建立郜国。周文王第十一子、周武王的异母兄弟姬载,成为了郜国的第一位国君——郜国公硕父。于是,郜国公硕父便成了天下郜氏的鼻祖,成武便成了郜氏家族的发源地。春秋时期,齐国、郑国、鲁国三国伐宋,攻入郜邑,郜邑归于鲁国。始皇帝混一海内之后,于郜邑置成武县,属东郡。本朝光武年间,属济阴郡。

成武与西边儿的定陶、东边儿的昌邑鼎足而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从成武东出攻击昌邑,亦或是向西攻击定陶,即便是步卒徒步行军,也能旦夕可至。按理说,成武战略地位既然如此重要,袁本初和曹孟德理应重点加以关注才是。否则,两军交战之际,一支大军径直从成武杀出,直扑定陶或者昌邑,袁本初的兖州攻略和曹孟德的雪耻之役立刻就化为泡影了。

事实上,袁本初和曹孟德对成武都甚为重视,曾经派出五六批斥候侦查成武附近二十里的敌情。迭经大战之后,曹军和袁军的骑兵损失惨重,斥候更是百不存一。能够哨探方圆二十里的范围,已然是烧了高香了。五六批哨探传回的消息始终如一,成武附近并无敌军影踪。

既然如此,曹孟德和袁本初两人都松了一口气儿,成武附近没有敌军就好,他们终于没有后顾之忧了。可是,这两位英雄不知道的是,成武城内没有敌军不假,敌军都在成武城外绵延不断的丘陵之中。两军的哨探打探清楚成武的确是一座空城之后,立刻发出了紧急鹰信。

成武城外五六里,是一处连绵起伏的丘陵,这些丘陵不过三五十高,远远望去,一览无余,这也是曹军袁军斥候没有上前打探的原因。两军的斥候早已损失殆尽了,如今暂且充作斥候的都是些生瓜蛋子,只求弓马娴熟,至于打探敌情之类的,就只好求贼老天好生照应了。

在这些丘陵附近的森林之中,乱七八糟地搭着许多牛皮帐篷,大小各异。这些牛皮帐篷故意搭得乱七八糟,上面覆盖着厚厚一层树枝树叶做成的伪装网,若不是抵近观察,绝对不会发现这里竟然驻有一支大军。帐篷之内,一匹匹战马都套着笼头戴着嚼子,安静地歇息。

稍远处,一座偌大的牛皮大帐巍然屹立,在树枝树叶的掩映之下,好似一座小山一般。牛皮大帐入口周围,百余个身材魁梧的骑兵站得笔直,脸上却满是惊诧。牛皮大帐之中,不时传来两个人的争执之声,虽然两个人都有意压低了声音说话,可是,听在这些铁卫们耳中,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震耳欲聋。原因很简单,这两个人正是温王吕布和文和兄中书令贾诩。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今年五十有三,比温王吕布整整大了一十三岁。自从贾诩无可奈何投奔了吕布之后,立刻深受赏识,从一个小小的主簿一直做到了中书令,可谓是平步青云,志得意满了。不但如此,宾主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对于贾诩,吕布向来是称文和兄而不名的。在吕布军中,除了严嫣、高顺、侯成等寥寥数人,吕布最信任的便是贾诩了。

如今,一向交情莫逆,彼此之间“陶陶然,熙熙然”的两人,为什么突然发生如此激烈的争吵呢?中军大帐之外的数百虎贲军将士表面上目不转睛,实际上都伸长了耳朵仔细倾听,唯恐落下一句话儿。当值之后,立刻要逐字逐句记下这一段对话,作为秘辛留给后世子孙。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文和兄,昌邑即将陷落,我军实在不能再作壁上观了!臧子源为了袍泽之情,兄弟之谊,不远千里而来,苦守昌邑数日,艰苦卓绝,屡仆屡起,以至于深陷重围之中。这样的忠臣义士,我吕布绝对不能让他战死在昌邑城中!否则,我吕布必将背负千古骂名,抱憾终生!”

“还有,张孟卓兄弟俩背弃曹孟德,举兖州东部三郡投奔于我,于情于理,我都该施以援手。毕竟,张孟卓是大汉的兖州都督,陈公台是大汉的兖州牧,若是坐视他他二人战死沙场,天下人将何以看待我吕布?友军苦战数日,我军却优哉游哉作壁上观。文和兄,你告诉我,换做是你,你又该做何感想?我军战必克攻必取,皆源于将士们对我吕布的信任。他们知道,只要坚守数日,我吕布必定会亲率大军来援!没了这一条儿,名教纲常就荡然无存了!”

温王吕布坐在一张案几之后,双目赤红,早就怒气勃然了。他钵盂大的双手握得紧紧的,状如疯虎,择人而噬的目光紧紧盯着贾诩。说句实话儿,两个人已经吵了几日了,每日里唇枪舌剑,从早上吵到晚上。两个人宾主一场,还从来没有如此大声吵过。可是,今日为了张邈、张超、臧洪、陈宫,吕布终于忍不住了。他奶奶的,笑傲江湖,是要用信义为根本的。

这边厢吕布横眉怒目,那边厢贾诩却是云淡风轻,满脸从容。他是吕布最信任的谋臣,也是他的股肱,更是吕布肚子里的蛔虫,只要一看吕布那一张脸,就知道温王在想什么。他既然敢于犯言直谏,就必定有自己的依仗。果不其然,等吕布说完了,他才缓缓开口了。

“奉先,你莫要生气,莫要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心急坏了身子。来来来,先饮上一碗茶再说!”贾诩面带微笑,拎起细颈大肚儿的茶壶,为吕布满斟了一大碗微温的茶水,示意吕布上前。紧接着,他又为自己满斟了一大碗茶水,放下茶壶,端起茶碗慢慢饮了。

“奉先,十余年过去了,你还是如当年一般鲁莽呀!”看着吕布咕咚咚将一大碗茶喝完,文和兄这才徐徐开口了。“打天下,比的是国力,比的是能臣良将,除此之外,就要看谁心更黑脸皮够厚喽。古往今来,莫不如此。譬如今日,昌邑丢了不算什么,再夺回来就是了。张孟卓兄弟俩、陈公台、臧子源尽皆战死也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是,你想得到的究竟是什么?是整个天下,还是大义?只要吕安取了青州,灵骓韩遂隔绝后路,这天下就是你的了!”

“按照你的想法,你要全袍泽之情,朋友之义,去救昌邑,昌邑自可以一鼓而下。可是,你想过以后吗?刘玄德是什么人?一见大事不好,立刻就会远遁万里的。曹孟德想必正在觊觎徐州,昌邑一下,这两人一路南逃,跑到刘景升、袁公路的地盘上闹事儿,又该当如何?”

说到这里,贾诩抬起双眼,目光烁烁地望向吕布。“用昌邑城和四个人的性命,换取整个天下,这个买卖值不值?我看,是值得的!若是按照你的措置,曹孟德和刘玄德两人之中跑了一个,混一天下的进程就要迟上数年甚至十数年!为天下苍生计,贾诩以为切不可取!”

贾诩的话终于说完了,他觉得该说的话儿他都说完了,剩下的就要看温王如何抉择了。在他心中,真希望温王能够采纳他的意见,再等上一两日,即便是昌邑失陷,张邈、张超、臧洪、陈宫尽皆战死也不打紧。可是,他隐隐感觉到了,温王定然会不顾一切出手相救的。

听完了贾诩的话,吕布沉默了,他站起身来,在帐内踱来踱去,内心无比纠结。文和兄的话自然是好意,是大智慧,为天下苍生计,他应该采纳。可是,难道就这样看着忠臣义士们在自己眼前战死吗?此时此刻,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前世坐困孤城,众叛亲离的那一瞬间。

“文和兄,我决定了!”吕布转过身来,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吕布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哦?奉先,你既然决定了,就去做吧!贾诩愿为你抗下一切!”文和兄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