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1151章 张超和臧洪的友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天之后,也就是七月十八日午时,曹操率领数万残军,终于回到了兖州山阳郡的郡治昌邑。自古以来,山东之地多名城大邑,昌邑和定陶就是其中之二。兖州七郡,东郡、陈留郡、济阴郡三郡已然落入吕布军之手,曹操退兵归来,只得暂且落脚在昌邑,徐图恢复了。

昌邑,为山东名城。有夏之时,地属青州。史记?夏本纪载:“海、岱惟青州。”即泰山以东至海是青州。商朝,昌邑为莱国属地。周代,昌邑有鄑、密、邶殿、都昌和棠乡。春秋之时,庄公四年,齐灭纪后所置,以作别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弗受。”其处曾名古城,今西有村名辛弋,北有村名城后,系城郭之所在地。

始皇帝二十六年,灭齐归秦。置县,属胶东郡,饮马以南之地区属琅琊郡。本朝高祖建国之后,都昌、密乡、平城、胶阳曾为侯国,后国除为县,属北海郡;又置下密,属胶东国。光武帝定鼎之后,属胶东国。几年前,管亥率黄巾军转战县内,孔融御黄巾军屯兵于都昌。史载:“袁谭据青州,功北海相孔融于都昌,融败走东山。”都昌之战,是有名的大战。

定陶,古称陶,上古之时,为华夏部落活动的核心区域,因尧又叫陶唐氏,遂得名为陶丘,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夏商之际,陶地为三翮国。武王伐纣之后,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说文:“陶丘有尧城,尧尝居之。”这个尧城,指的就是古陶城。宋景公三十年,曹国被宋国所灭,郡治移至定陶故城,即今塔坡刘庄与李线庄之间,至今尚有遗址。

始皇帝二十六年,始置定陶县。之所以名之为定陶,来自于一则轶事。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前汉建元三年,改济阴郡,后又改为定陶国,本朝时又改为济阴郡。济阴郡位在兖州中央,定陶向为战略要地。

如今,兖州七郡,西边儿的东郡、陈留郡、济阴郡为张邈、陈宫所占据。东边儿的济北国、东平国、任城国和山阳郡四郡,名义上还尊奉曹操的号令,实际上却是虚与委蛇,早已尾大不掉了。曹操回师之后,第一要务就是要收拾掉东边四郡,积草屯粮,规复兖州。

张邈的弟弟张超屯兵济阴郡,以济阴郡的郡治定陶为据点,准备抵抗曹军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孟高,我把手下的精锐都交给给你了!这一次,只要你在定陶守上两个月,我们就打赢了!平章事的大军就会出动,一举底定兖州、青州、徐州三州之地。”临行之前,张邈拍着张超的肩膀儿,语重心长地说道。“诺!”张超一拱手,响亮地应了一声儿,上马去了。

定陶在西,昌邑在东,两地之间相距不过百里,遥遥相望,如今,大战就要开始了。

张超,字孟高,东平寿张,陈留太守张邈之弟。张超曾担任过徐州广陵太守,征用名士臧洪、袁绥等。当时正值董卓之乱,董卓杀少帝刘辩,臧洪预感到天下大乱,于是劝张超说:“明府历代受皇室的大恩,兄弟几个都是大郡的长官,现在王室危在旦夕,贼臣未被枭首示众,这正是天下义士报效皇室的大好时机啊!如今您所在的郡还未遭战乱之苦,吏民都很富足,如果您一擂战鼓,马上会有很多人前来响应。用这支军队去诛灭国贼,为天下除害,这正是义士的表现啊。”张超听从了他,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

张邈早有此意,于是两军在酸枣会合。张邈对张超说:“闻知弟弟为郡守,教化人民施威施恩,并不都是自己作主,而是因为重用了臧洪,臧洪是什么人啊?”张超说:“臧洪,真是海内之奇士。他的才智过人,我很器重他。”张邈会见臧洪,与他叙谈,深感惊讶。于是又将他介绍给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他们与臧洪也成了好朋友,自此得享大名。

后来队伍都到齐了,酸枣盟军开了一次大会,向大家宣讲一下此举的行动方针,但是等到设坛盟誓的时候,各路诸侯都互相推让,不肯上坛领誓,于是共推臧洪上坛。臧洪毫不推辞,升坛歃血盟誓,臧洪语气慷慨激扬,声情并茂、涕泪交流,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其一,声讨董卓暴行: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其二,宣布讨董的仁人义士的名单: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其三,盟誓: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臧洪辞气慷慨激昂,当时听到这篇盟誓上至刺史将侯、下至卒伍仆隶,没有不感动振奋的。这一次,张超的臧洪的大名,得以广播海内,一时都成为豪杰。

臧洪,字子源,广陵郡射阳县人,今年三十六岁,是现任正二品鲜卑右都督臧旻之子。臧洪为人雄气壮节,举孝廉出身。初授议郎,迁广陵功曹。曾为关东联军设坛盟誓,共同讨伐董卓,深得袁绍看中,荐为青州刺史,转东郡太守。施政有方,政绩卓越,深得百姓拥护。

按理说,臧旻是吕布的麾下,臧洪应该前往投奔才是。可是,臧洪成名很早,早就入仕了,等到吕布已成气候之时,他已经是两千石的阶级了。再加上他和张邈、张超的关系,宁愿留在兖州,也不愿远赴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为官。兼之袁绍爱惜他的才干名声,不肯放他入京,成为吕布帐下的能臣,只好仍在袁绍帐下任职。臧洪和张超书信往来,一直联系密切。

曹操大军进入昌邑之后,他用过了午饭,略略梳洗一番,立刻起身去见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戏志才。戏志才,名忠,字志才,豫州颍川郡人,此人是世家大族出身,明敏果决,多奇谋妙计。在曹操军中,戏志才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然而曹操知道,此人的确才大如海。

此时,戏志才病得已经很重了,虽然不至于撒手人寰,却也缠绵病榻许久了。一见了戏志才,曹操立刻就大惊失色了,数月未见,戏志才已经病得脱相了。“数月不见,志才竟至于此!”曹操不由得大为懊恼了。他一生数百战,文治武功,得益于戏志才良多,方有此言。

“主公,我的病我自己知道,恐怕是时日无多了。之所以请主公匆匆赶来,是因为我有几句遗言要交代。”戏志才长叹一声儿,徐徐说道。“我的病,是多年以来,积劳成疾整日里耗费心神,推演机变所制。便如油尽灯枯一般,是绝对无法救治了,临终之言还望主公切记。”

“志才之言,定然是金玉良言。你说,我仔细听。”曹操一看事已至此,便不再啰嗦了,他坐下来,望着戏志才,柔声说道。“温王遇刺一案,大将军高顺和昭懿君严嫣身死,吕奉先哀痛过甚,竟然病倒了。如此一来,众人俱都大大松了一口气儿,以为又多了些时间。说句实话,此言大谬也!”说到这里,戏志缓缓抬起双眼,双眸之中闪烁出两股灼热的目光。

“此言何意?还请志才直言。”曹操也开门见山了。“主公,敢问吕灵骓如何?”戏志才问道。“灵骓将军虽是女子,却胜过寻常须眉多矣,统率千军万马,十荡十决,百战百胜,乃百战良将是也!最近听说,她官至从三品秘书监,专注朝廷事务,多有建树。”曹操答道。

一听曹操此言,戏志才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然则,主公以为吕征如何?”“吕征,五百年一出的天才将领,以弱冠之年,竟然能够攻灭贵霜帝国,其功胜过卫霍多矣!若是单论武功,实乃本朝开天辟地第一良将!古往今来,唯有武安君白起可以相比。”曹操颔首答道。

“主公所言甚是!”戏志才先顺手拍了曹操一记马屁,这才说到了关键之处。“吕奉先的三子二女之中,以嫡长子吕安声名最盛,素有仁君之誉。吕灵骓、吕征都如此出色,何况吕安呢?主公可曾想过,这年余以来,吕安又在何处?他又在措置何事?主公,要未雨绸缪呀!”

说到这里,戏志才的双眸之中,火焰逐渐黯淡,充满了悲伤和苍凉,仿佛一无所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