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1129章 贾文和善断大事,此言不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9章 贾文和善断大事,此言不虚!

大汉建安三年,五月二十四日,未初时分,大汉的京师洛阳城。

洛阳是本朝的京师。自从光武帝南阳起兵,经过一系列坚苦卓绝的大战,终于底定天下,建都洛阳城以来,凡两百年,洛阳城一直是本朝的京师。两百年来,洛阳城繁华壮丽,号称天下第一雄城。自从大司马吕布入据洛阳以来,大肆增筑扩建,如今的洛阳城愈发繁华了。

洛阳城的居民,上至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勋贵国戚,下至贩夫走卒、引车买浆之流,无不以身为大汉京师洛阳城的居民而自豪。在他们眼中,这煌煌大汉天下,除了洛阳,都是穷乡僻壤。长江以南,乃至于益州,都是南蛮所居之地,千里瘴气,不见人烟。至于幽州、并州、凉州三州,虽说士饱马腾,可是荒凉寒冷,绝非宜居之地。冀州、青州、徐州、豫州四州之地,虽然儒学鼎盛,人人有向学之心,兼之物阜民丰,总能和洛阳一较高下了吧?

洛阳人仍然不屑地摇摇头。“诹生!那还是穷乡僻壤之地!何也?爷就问问你,你能时不时见到皇亲贵胄吗?能见到天子吗?能随时吃到天下的稀罕物儿吗?爷告诉你!不能!绝对不能!”不错,洛阳人就是如此的自信,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大汉俾睨天下的气势!

身居京师冲要之地,洛阳城的居民们最喜欢的,还是政治。有道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秋风未至而树叶枯黄,每日里,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中都流传着各式各样儿的小道消息。什么王司徒身边的义女貂蝉生得得国色天香,沉鱼落雁啦,什么国舅严大郎被姐夫吕奉先狠狠地痛扁了一顿,以至于卧床一月不起啦,自然,他们最喜欢的还是各色花边新闻儿和轶事趣闻。

唉!本朝小民百姓所喜欢的,还是那些不入流的东西,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呀!

今日,大汉建安三年,五月二十四日,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洛阳居民们早早地就闻出了一丝丝极不寻常的味道儿。自从午时开始,洛阳城内的军队就开始频繁调动,未初时分,更是有大批的城防军狂奔而出,直奔城南。噫!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儿!莫非是有人把天捅破了?

紧接着,在中书令贾诩的府邸之内,高耸入云的了望台上,蓦然之间,响起了一阵激越的鼓声。那鼓声就好似雷声一般,惊天动地滚滚而来。早有那曾经从军之人听在耳中。中书令下令: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大员,限令一刻钟之内赶赴大司马府中,逾期未到者,斩立决!一通鼓毕,又是一通,这次的命令是:洛阳城所有驻军,皆由中书令贾诩指挥,没有中书令贾诩、尚书令皇甫嵩、门下侍中阎忠三人联合签署的命令,敢动一兵一卒者,诛杀九族!

他奶奶个熊!这下是真的出大事喽!小民百姓们纷纷登上屋顶,望向温王吕布的府邸。

仅仅过了十余息,就有人看见中书令贾诩策马狂奔而出,直奔温王府而去。一向雍容冷静的文和兄此时却显得异常狼狈,他光着头,甚至头发都披散着,左脚着袜,右脚却光着,浑身上下除了一条犊鼻裤-不错,就是司马相如曾经当垆穿过的-之外,仅仅批了一袭纱袍。

“看中书令的样子,似乎刚刚沐浴完毕,还未曾着衣,就立刻狂奔而出了!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目睹文和兄狼狈之相的众人之中,一个儒生打扮的人顿时就惊诧莫名了。“不仅仅是大事儿,还是天大的事儿!诺!看那里!”另一人伸手指着远处说道。

尚书令皇甫嵩的府邸中门大开,皇甫嵩全身甲胄,戎装佩剑,带着数百亲兵,皆是顶盔掼甲,手拿刀枪弓矢,跃马扬鞭,直奔温王府而去。咚咚的马蹄声中,饱含着阵阵杀气。与此同时,门下侍中阎忠也亲率数百亲卫,从府门疾驰而出,直奔温王府邸而去。阎忠毕竟是大名士出身,还保持着一丝雍容,可是他满脸寒霜,双眉紧皱,看上去已经到了暴走的边缘。

众人放眼望去,只见四面八方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影,有数十支马队急驰而来,乘马、乘车的都有,看那些旗号,都是在京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他们匆匆忙忙,马蹄咚咚,直奔温王府邸而去。许多人都来不及披甲,甚至来不及着衣,那啥,文和兄人称毒士,他的话,可是万万不能违拗的。得罪了温王,甚至是昭懿君,或许还有一丝生路,可是,若是被文和兄记恨在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丢了脑袋。不但掉脑袋,还会被诛杀九族!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可是,如此大的架势,究竟发生什么事儿了?莫非,是有人要刺王杀驾,举兵谋反不成?

一刻钟的时间转瞬即到,温王府邸的大堂之外,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上百号人,这些人都是洛阳城中五品以上的大员。除了跟随温王出巡的那些文武大员以外,洛阳城中有头有脸的人都聚集在此处了。所有人来不及说话,都很有默契地整理起仪容来了,穿衣的、着袜的、穿靴的、戴官帽的,乱纷纷忙过好一阵儿,眼看着像个样子了,这才抬起头来,望向殿内。

此时此刻,大殿之内,座位之上空空如也,温王吕布之下,中书令贾诩、尚书令皇甫嵩、门下侍中阎忠三位大佬都急匆匆地跑过来,穿过大殿两侧,直奔二堂而去。中书令贾诩光着脚跑在最前面,几个亲随怀里抱着他的官服紧紧相随。后面,才是皇甫嵩和阎行两位大佬。

终于进了二堂,贾诩一屁股坐在榻上,伸出双脚。左右连忙上前,为他擦拭干净双脚,抹去头上脸上的细密汗珠儿,七手八脚地为他穿好官服,戴正官帽。“好了,你们都下去吧!”看看收拾得差不多了,贾诩这才挥挥手,喝令屏退左右。“诺!”左右轻声应诺下去了。

此时,偌大的二堂之内就剩下了贾诩、皇甫嵩、阎忠三人。“两位老哥儿,贾诩今日如此措置,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还望两位老哥儿见谅!”贾诩是极聪明的,人情世故熟透,当即深施一礼,先告了罪。“文和,你如此措置,必是朝中出了大事儿!此时此刻,还说这些作甚?大事要紧!”阎忠急道。“不错!文和,大事要紧!切莫拘泥!”皇甫嵩也开口了。

得到了两位宰相的谅解,贾诩这才徐徐开口了。“两位老哥儿,就在一刻钟之前,就在洛水岸边,黄巾余孽纠集数千人,意图狙杀温王??????”一听这话儿,皇甫嵩和阎忠立刻就大惊失色了。“什么?竟有此事?还纠集数千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定有内应!”

“就是这话喽!两位老哥儿,我先说一说我的措置。我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发出了几道命令,有明的,也有暗的。明的嘛,就是用鼓声发出的那两道儿。暗的嘛。就多一些了。其一,传令在附近的虎贲左右卫,让典韦和许褚尽起大军,前去增援。其二,在此之前,命令驻守南门的城卫军出城增援,其三,便是命令司闻曹曹雍开始查案,监视城中所有文武百官和富商大贾。其四,即刻封闭洛阳城十二座城门,不许擅自出入。其五,便是传令水师封锁洛阳城周围百里的河道,不许各种船只通行。待到检查完毕,才予以放行。如此措置可否?”

贾诩终于说完了,他抬起双眼,望向面前的皇甫嵩和阎忠。“中书令的措置甚为妥当,老夫实在是佩服。文和,你把我和阎侍中叫来,定是有话要说吧。尽请直言便是。”皇甫嵩不愧是经过了无数大风大浪之人,一眼就看穿了贾诩的心思。“不错!”阎行也开口说道。

“老前辈果真是慧眼如炬!”贾诩的脸上满是欣赏之色。“依我之见,以温王的武功,刺杀必定不能成功。我如此措置,是要让他们在城内的同党不敢轻举妄动!两位老哥儿,你们仔细想想,数千人携带兵器,啸聚山林,事先朝廷竟然没有听到一丝一毫的风声儿?这可能吗?洛阳城中必有内应!而且,这内应的官位必然不低,否则如何能遮掩地密不透风?”

“此言大善也!文和击鼓聚将,只要没能及时赶到的,定然有内奸的嫌疑!即便是他们怀揣侥幸之心而来,只要将他们暂且羁縻在这里,等待温王回城,无形之中,就消弭了一场大乱!妙!此计甚妙!”阎忠终于恍然大悟了。“不错!此计甚妙!”皇甫嵩也大为折服了。

“今日,贾诩请二位前来,目的有三:其一,便是我三人一起措置,做个见证,以防日后有人乱嚼舌头。其二,我们三人分一下功,我和曹雍碰头,察查此案,尚书令去大堂点卯抓人,阎侍中与温王联络,安排温王入城事宜。其三,便是三位一体,定要抓紧了军权。”

说到这里,贾诩大有深意地看了两人一眼。“我等并无异议!”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久闻贾文和善断大事!今日一见,此言不虚呀!”走出门来,皇甫嵩低声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