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1038章 回銮之事已成定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一月十七日,巳正时分,豫州,汝南郡,平舆县。

夏、商之时,平舆为挚国,为古诸侯国之一,国君任姓,故城在西塔寺,周朝时并入沈子国。周文王之母太任归省家书中有“平舆”两字,其意为“乘车顺利抵达家乡”,故尔,此地得名平舆。周朝,周公之孙始封于沈,建立沈子国,故城在射桥乡古城村,后为蔡所灭。战国时期,沈地属楚,为平舆邑。秦朝,始置平舆县,治所在平舆北射桥乡古城村。本朝开国之后,以平舆县属汝南郡。如今,平舆县为当今天子刘协的东狩之所,以此地为行都。

最近的这一段时日,天子刘协的心里颇不平静,他的烦恼,来源于现在的政局。初平三年的十月,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个月之内,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儿。这几件大事儿就好像约好了一样,一件儿连着一件儿,就好像连环套一般纠结缠绵,极大地影响了天下大势。

十月初九,大汉的京师洛阳城内,前太尉赵谦联合世家大族举兵叛乱,仅仅一天之内,就被留守洛阳的昭懿夫人严嫣一举平定,一百六十八家世家大族举族被杀,死者多达万余人。就在赵谦举兵叛乱的同时,曹孟德亲提步骑八万,奇袭洛阳,就在洛阳城下被并州军击败,曹仁战死,曹操大败亏输落荒而逃。八万大军,被并州精骑一路追击,生还者十不存一。

十月十八日凌晨,两场大战同时打响。在颍川郡的颍阴,前将军、司隶校尉侯成,银狐鬼军统领、将军张合大战袁术袁公路麾下的二十余万扬州军,歼敌五万,袁术大败。在河南尹的管城大营,大司马吕布,卫将军高顺亲率步骑二十余万,突袭袁绍袁本初的二十万冀州军。并州军突袭得手,然后与冀州军阵战三个时辰,最终,冀州军大败,分三路突围而走。

十月十九日凌晨,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在南阳郡的宛城举兵叛乱、督师南阳的司徒王允被杀,父子三人悉数罹难。李傕三人劫掠宛城之后,随即率军南下,意图攻取荆襄九郡,以为霸业之基。不想张济、张绣父子俩被陈群说动,在育阳县设伏,大败西凉军。李傕、郭汜樊稠,向东遁逃。十月二十四日,大司马吕布亲率八千虎贲,大破李傕郭汜,阵斩樊稠。

十月十九日午时,王允被杀的消息传回大汉的京师洛阳城,王允的老父王述吐血昏迷,从此一病不起,在几天后撒手人寰。王允的胞兄王隗从此缠绵病榻,已然去日无多了。随后不久,王隗崩逝。十一月初三,在宛城城外,吕布率军大破荆州军,刘景升称臣纳贡。

看到这里,刘协颓然地坐倒在一堆枕褥之上,手中的那一叠文书四散翻飞,撒得到处都是。“这么说,大汉的天下,是真的完了!什么中兴汉室,什么还于旧都,还有什么西向讨吕,都已然是一场春梦,早晨醒来之时,才知道那只是一场春梦而已!朕贵为天子,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了?如今的天下,已然是那吕奉先一家独大了,能够回銮,都算得上大幸了!”

在不知不觉间,刘协的两眼之中,隐隐有泪光闪烁,片刻之后,他终于潸然泪下了。大滴大滴的泪珠儿,一滴接着一滴,刹那之间,便打湿了他的衣襟儿。此时此刻,放眼四周,甚至放眼整个天下,能够知晓他心中苦楚的,除了他的周周之外,就只剩下郑泰郑公业了。

如今,郑公业早已身在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了。数日之前,因为宣诏使臣的莽撞,以至于老王隗的最后一句话没来得及说出来,太原王家的继任家主是谁,从此就成了千古谜团。大司马盛怒之下,就要将天使斩首示众。虽经严嫣和太常马日磾百般解劝,使者死罪得以免除,可是,平舆天子的声望,却已然如同大河之水一般,江河日下了。郑泰,就是去措置此事的。

说句实话儿,郑泰身上的担子极重。首先,他要消除宣诏使臣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重新树立平舆天子的声威。其次,他要达成天子回銮洛阳之事。最后,自然是大家伙儿坐下来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为天子刘协争取一个好价钱儿。这三项使命,每一项都是重如泰山。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以天子为筹码的交易,自然是天大的交易。既然是天大的交易,就必须卖上一个大价钱儿,何况,这还是以天子的余生为代价的天字号买卖。无论是郑泰还是天子刘协,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这恐怕是最后一桩儿交易了。回銮之后,剩下的也就是颐养天年,安度余生了。

抵达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之后,郑泰便使出了全身解数儿,四处奔走,忙得脚打后脑勺儿。其间的艰苦卓绝、费尽心思,在他写给天子的数封亲笔信函之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可是,无论如何,郑泰真的把这三件大事儿都办成了!不仅办成了,还办得漂漂亮亮超乎预期。

在最新发来的鹰信之中,郑泰如此写道:“伏启陛下:臣昨日入宫觐见太后、大司马、昭懿夫人,以及三公九卿。百官廷议之时,对陛下所作所为颇有非议,流言蜚语一度甚嚣尘土。幸赖大司马和昭懿夫人力排众议,申明昔日‘天子仍是天子,吕布仍是汉臣’之语。”

“百官廷议之时,并州诸将大多持反对意见,无它,大多昔日之旧事作梗尔。大司马遂发肺腑之言曰:‘诸君:我等原为微末小吏,幸赖先帝不次拔擢,以至于此。方今天子年幼,偶有差池在所难免。今我观之,天子聪慧,胜过先帝多矣。若能改过,必成一代有为之君!即便诸君不思当今天子,宁不思先帝之恩惠耶?布肺腑之言,望诸君慎思之。’廷议遂定,再无异议。明日,朝廷即昭告天下,天子回銮,仍以天子之礼待之。明年改元之事,当与天子面商之后再定。以臣观之,陛下当一洗前愆,做一太平天子足矣!切勿自误误认尔!”

天子刘协看了看鹰信发出的日期,乃是五日之前,如此看来,洛阳朝廷昭告天下的诏谕,应该是已经发出了。郑泰郑公业最后的几句话,刘协看起来颇有些芒刺在背之感。可是,他转念一想儿,郑公泰能够办成此事儿,不吝是不世之功了,说的话稍微儿过头些,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如今放眼整个天下,能称得上汉室忠臣的,也只有整夜郑公泰和周贵人周周了。

既然要回銮了,那么回銮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呢?回銮的日期,又定在哪一天呢?刘协长出了一口气儿,心怀忐忑地翻开了下一页儿,那一页洁白厚实的纸张之上,就是回銮的条件。刘协屏气凝神,细细看去,在长长的白纸之上,却只有寥寥数行,确切地说,只有两条儿。

“昭懿夫人严嫣与百官廷议定议:天子回銮之后,凡是先帝所拥有的一切,除了一条儿,当今天子都可以拥有,那一条儿就是秉政之权。这一条儿,包含着两句话。其一,在大司马未归还大政之前,当今天子和皇室不得对权力有任何要求。其二,当今天子百年之后,当以孝怀皇帝世子为嗣皇帝,继位为大汉天子。”噫!这已经是郑公泰所能争得到的全部条件了!

刘协轻轻地放下了手中的文书,陷入了沉思之中。看洛阳朝廷的意思,日后最好的结局,便是将天子和秉政之人分开,确立大司马秉政体系。按照吕奉先的脾气秉性儿,多半儿还是想归还大政的,只是昭懿夫人严嫣和并州诸将不放心,才搞出了这么一个条件来限制君权。

再看看眼前自己的处境儿,能争到这个条件,已然是烧高香了。唉!悔不当初呀!若是在群雄讨董之前回銮,条件肯定会比现在好得多,至少,自己的子孙还能保得住天子之位。世易时移,往事已然不堪回首了!从此以后,只能安安稳稳、老老实实,做一个空头天子了。

正在这时,只听得屋门吱呀一声响儿,周周轻轻走进来了。“周周,你来得正好儿,来看看这些文书。这回銮之事,郑公业谈成了!”一见到周周,刘协的脸上立刻便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伸出双手,兴高采烈地说道。“是吗?这是大喜事儿呀!”周周顿时大喜过望了。她轻盈地飘过来,飘进了刘协的怀中。“陛下,从此以后,我们终于可以安稳过日子喽!”

两个人抱在一起,静静地坐了好半晌儿,这才依依不舍地分开。周周笑意盈盈地说道:“陛下,周周有孕了!医匠说,八成儿是个男孩儿!”“真的吗?这么说,我有儿子了?”刘协转过脸来,满脸惊诧地问道。“真的,这事儿我怎么敢骗你?”周周用手指点了一下刘协。

“来人!摆酒!三日之后,立即回銮!洛阳城里,有两个神医呢!”刘协笑着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