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951章 临难苟免,吾不忍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51章 临难苟免,吾不忍也

时逢黎明,宛县城内的官绅百姓、军民人等都还在酣睡之中,只有少数惯常早起的人们刚刚睁开双眼。长夜漫漫,冬日绵长,有没有什么好耍子之处,大家伙儿只好钻进被窝里尽情酣睡了。安全?宛城安全得很?只要新野还在西凉军手中,宛城便固若金汤安如磐石!

城内的街巷之中,忽然响起了疾风骤雨般的马蹄声,猛然一听,就像炒豆子一般,噼里啪啦,乱成了一团。正在酣睡的人们立刻从睡梦之中惊醒了,他们连忙起身,胡乱地披上衣服,趿拉上鞋,登上高高的院墙,或是在紧闭的大门后面,探头探脑儿地向外仔细张望。

“西凉军进城!只要王允老儿的项上人头!”“全军主意,不得杀戮奸淫,违令者斩首示众!”数十名鸿翎急使背上插着红旗,纵马如飞,用大嗓门儿大声吼叫着。作为西凉军事实上的老大,李傕李校尉虽然没有采纳张济的意见打消叛乱之意,可是,他还是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军纪的,至少是此时此刻要强调一下军纪的。古往今来,没有严格军纪的军队是打不下江山的,既然李傕李老大身应图谶,有帝王之相,最起码儿,他的吃相就不应该太过难看。

西凉军的传统,上有所命,下必从之,除此之外,便是打起仗来,拼命向前冲。这个传统,始于董卓董太师,成于徐荣徐大帅,到了李傕李老大之时,便更加发扬光大了。刚刚入伙儿的马匪、沙盗,见了如此富庶的宛县,不由得心里暗自发痒了。荆州南阳郡的郡治宛县,那可是世家大族的聚居地,虽然被袁术袁本初割了一茬儿韭菜,可是,底蕴还是十分深厚的。

如此富庶之地,不顺手儿抢上他一把儿,怎么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一些聪明伶俐的,三三两两溜出去劫掠民家,奸淫妇女,不巧儿被鸿翎急使撞见,一声咆哮之后,被鸿翎急使的随从们按在地上,嘁哩喀喳,砍落了一地脑壳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看李傕李老大下了狠手,那些原本贼眉溜眼、满脸淫笑的马匪沙盗们立刻变成了勇猛无俦的百战老卒。

“哈哈哈哈哈哈!他奶奶个熊!干得好!就这样给老子干!老子重重有赏!老子要的不是胡乱的烧杀抢劫,老子要的是有组织的烧杀抢劫!”刚刚进城的李傕李老大听了左右的汇报之后,不由得龙心大悦了,他挥舞着右手,吐沫横飞地大声吼道,双目炯炯,满脸笑容,好似真的登基为帝一般。若是并州军惨败,关东联军大胜,他完全可以割据南阳,以待来日,如此一来,就必须怀柔对待南阳官绅。若是恰恰相反,他不介意再割上一茬儿韭菜。

看着眼前军容整肃,大声呼喊着向前冲杀的西凉军,李傕豪气干云地一挥手。

“兄弟们!随我来,砍下了王允老儿的项上人头,这宛城便是我们的了!”

王家三兄弟虽然都跟随老父来到南阳郡的郡治宛城督师,却有着不同的想法儿。王司徒从十九岁被推举为郡吏开始,宦海沉浮已经三十余载,对于本朝的官场颇有一番心得。他今年才五十有七,至少还可以活上十年二十年,故尔,他希望三个儿子从基层做起,夯实基础,然后在他和太原王家的大力提携之下,一步一步稳稳地向上走,升迁太快不见得是好事儿。看一看本朝第一国舅严宽严大郎的经历就就还知道了,屡仆屡起,看上去就像皮球一般。

长子王盖入仕很早,和他父亲一样从郡吏做起,先后做过一百石的斗食、两百石的县丞、比三百石的决曹篆、四百石的县尉、六百石的郡丞、一千石的县令,现在是比两千石的侍中。可以说,王盖是从斗食小吏做起,一直到两千石的朝廷大员,基础打得极为扎实,循资升转,放出去做上一任太守是完全够资格的。王司徒便是做如是想的,回京之后,只要稍加运作,一个中州大郡的太守是没问题的。故尔,王盖的职份便是协助王司徒处理政事和军事。

次子王景是太学生出身,曾经做过比三百石的门下贼曹和四百石的县尉,如今是比千石的别部司马,负责统领王司徒的八百亲军。王司徒给王景规划的仕途之路便是抓军权,说句实话儿,收拾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之后,搞定了西凉军,王景就是名义上的统帅。

至于幼子王定,刚从京师大学堂毕业,以郎官调任五官郎中,这是一个比六百石的职份。王定一直在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从来没有州郡佐吏的经历,这是他最大的短板。再加上他的底子和根基都不是很够,此次老父带他出京,主要是为他开阔眼界,知晓州郡政事的艰难。

舔犊之心,人皆有之,王司徒为三个儿子操碎了心,如此安排,实在是极其妥当的。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可是,坏就坏在一点,尽管他神机妙算,却没有料到西凉军李傕、郭汜会铤而走险。

王司徒从噩梦之中醒来之时,王盖立刻率领十余个侍从冲了进来,捶胸的捶胸,号脉的号脉,乱纷纷忙过一阵之后,王司徒这才镇定下来了。他疲倦地靠在一堆枕褥之上,挥挥手屏退左右,和长子细细的讲述了一番梦中所见。然后,他便双眼紧盯着墙壁沉吟不语了。

“父亲,您是担心汉室江山吗?”终于听明白了父亲的忧虑之后,王盖皱着眉头,小心翼翼地斟酌着字句说道。“然也!上次郑公业前来,和我提及天子的窘迫之状,我还掉下了眼泪。堂堂天子,高帝的后代,光武帝的子孙,竟然落到了这一副田地,实在是令人痛心呀!虽说天子对大司马甚为忌惮,可是,有我等老臣调和其中,天子回銮还是可以办到的。”

说到这里,王司徒的眼眶之中,又开始盈盈欲泪了。他抬起衣袖,轻轻地擦去脸上的泪水,轻轻地谈了一口气,好似要把牵绊愁绪、万种哀思一扫而空一般。

“父亲,孩儿以为,比起当今天子,监国刘熙更适合做天子。何也?大司马费尽心机入主长安,天子却东逃平舆了,这是狠狠地打了大司马一个大嘴巴,此其一也!关东联军西向讨吕,天子手诏天下,这是第二个大嘴巴,此其二也。如今大司马已经大胜袁本初,关东联军大败亏输,放眼天下已经无人可以相抗,为什么还要天子回銮呢?新立一个岂不是更好?”

王盖久经宦海,深知老父做汉室忠臣的心意,故尔言辞婉转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

“什么?大司马大胜袁本初了?可有鹰信?速速拿来我看!”王司徒立刻便长身而起了。

西凉军数万人马蜂拥而入,宛县城内的两千多菜鸟郡兵如何是这些百战老卒的对手?不过小半个时辰,宛县城内,除了王司徒亲军固守的太守府,已经全部掌握在西凉军的手里了。四周的城墙之上,到处都是顶盔掼甲的西凉军,太守府正门之前,更是密密麻麻数不胜数。

“王允老儿!我便是日思夜想的李傕!对于你这老儿,咱老李可是想念得很呀!恨不得将你一刀砍做两断,剥皮吃肉,挫骨扬灰!王允老儿!你为了一己之利,竟然妄图斩杀我西凉军数百老兄弟,然后以太原王氏的子弟取而代之,妄图将西凉军改造成你太原王氏的一支铁军!他奶奶个熊!你他娘的是在做梦!做你娘的春秋大梦!现在,你他娘的该醒醒了!”

在千余精骑的簇拥之下,李傕顶盔掼甲,胯下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西凉马,戟指怒骂道。

“父亲,子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还是由二弟率领亲军,趁着西凉军还未合围,保着您老人家杀开一条血路,投奔雉县而去吧!”太守府内,高楼之上,王盖一把抓住王司徒的衣袖声泪俱下地说道。“父亲,大哥说得有理!”王景在一旁叉手施礼道。在他看来,作战有胜有负,打不过就跑,对一个合格的军人来说,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了。

“住口!”王司徒猛地一声怒喝,吓得两个儿子齐齐打了一个哆嗦。“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朝中诸公,勤以国家为念!”王司徒满脸坚毅,双目直视远方,正义凛然地说道。

或许觉得自己方才的话儿有些重了,王司徒又压低了声音说道。“雉县还有一万精锐,速速发出鹰信,严宽肯定会前来救我的。西凉军最擅长的便是千里驱驰,这五十里路,我们不一定能跑得过他。莫不如固守待援,顶多一个时辰,严宽的救兵就会前来解救我等的。”

说完这一番话,王司徒抬腿走下楼梯,他要到两军阵前,大骂李傕、郭汜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