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803章 老皇甫留下的一张单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3章 老皇甫留下的一张单子

太尉皇甫嵩车驾一路西行,赶赴司隶的商县督师,可是作为太尉长史的郭嘉郭奉孝却留在了大汉的京师洛阳城,这个事儿处处透着诡异。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这是皇甫义真对自己的这个长史很不满意的表示,可是,大人先生们的心思,岂是吃瓜群众们所能妄自揣测的?

“奉孝,现在的形势你是清楚的,万里长的战线,四处都他娘的在冒烟儿。万一哪里的堤坝撑不住漏水了,就是一个身死国灭诛九族的结果儿。大司马身上的担子着实不轻呀,整个天下都压在他的肩上。”就在数日前,办完了公事儿之后,皇甫嵩便把郭嘉留下来了。

“我老皇甫是一个积年的老卒,世家大族的那一套儿我心里明镜儿似得,一旦被他们掐住要害,定然会被他们玩儿死。现在四处冒烟儿,他们觉得时机到了,要趁机拿上一把喽,可是大司马是何等英雄,岂能受得了他们的腌臜之气?这洛阳城多半儿是要血流成河喽。”

说到这里,老皇甫端起一大碗微温的茶水一饮而尽,随手儿用衣袖抹抹嘴巴,这才继续说下去了。“王司徒是千年老狐狸,一看事儿要闹大了,他两边儿无法周全,就他娘的寻个了由头儿,自己脚底抹油儿一溜烟儿跑了。他这一跑,倒是解了我的套儿,三公之中,太尉管军,如今司徒都他娘的去南阳督师了,我这个太尉自然也要寻个地方儿走上一遭儿喽。”

“这次去商县督师,说是督师,其实就是寻个地方儿躲上几个月,等到大司马把人杀完了,把血迹都擦干净了,再回来露上一面儿,赞颂大司马英明。刘焉是个怂货,张鲁更是个没屁眼儿的,臧霸的泰山兵完全能收拾得了他。我去了商县,是不会有什么事儿的,有臧霸冲在前面,临机决断,胜了,是在我的英明领导之下,败了??????绝对不会败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汉中的山地占了八成儿,只有两成儿能耕种,还多在东汉中。就汉中那一片小小的蛮荒之地,顶天儿能养上三千精兵。张鲁手下的五斗米教徒作战意志旺盛不假,却多是不谙军旅之辈。只要把臧霸的一万泰山兵装备配齐了,就是一个平推的局面。”

听到这里,郭嘉不由得在心中大为钦佩了,老皇甫不愧是宿将,临战料敌无出其右。

皇甫嵩突然抬起了双眼,定定地看向郭嘉,看得郭嘉心中一阵儿发毛。“奉孝,咱爷俩儿也处了有一段时日了,老皇甫是啥样人,你应该清楚。今儿个,咱爷俩儿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好好儿地掏掏心窝子,把心里的话儿说开。你的心事儿我知道,你看重世家大族,认为应该靠他们打天下。这个理路儿没错,这是一条投机取巧的法子,光武帝就是这么干的!”

被老皇甫说中了心思,郭嘉的脸上不由得红了,从颧骨红到了嘴角儿,又红到了耳朵根儿。在高耸的颧骨和瘦削的脸颊映衬下,那一脸的嫣红显得无比突兀,薄薄的嘴唇儿好似涂满了胭脂一般,红得娇艳欲滴。“义真公,还请不吝赐教!郭嘉洗耳恭听。”郭嘉答道。

“我说奉孝呀,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靠不靠世家大族打天下,其实不是个问题,问题是为什么人打天下!高帝和光武帝走得不是一条路,古往今来,得天下最正的便是高帝。那些腐儒们看来,高帝只是一个会吹牛皮,靠着两片儿嘴忽悠人,这才得了天下。在他们眼中,高帝是一个十足的大骗子。封了八个异姓王,结果他娘的砍了七个,不是大忽悠是什么?腐儒就是腐儒,他们哪里明白高帝的胸襟和气量?主少国疑,不杀人,帝位何以能稳固?”

说到这里,老皇甫停了下来,似乎是想要郭嘉听明白这番话中隐含的弦外之音。“主少国疑,不杀人,帝位何以能稳固?”这句话就像一只重锤,重重地敲在了郭嘉的心上,现在的局面不就是主少国疑吗?强邻环伺,磨刀霍霍向猪羊,内有世家大族,正在兴风作浪。

“奉孝,看一个帝王,不要只看他的行为,要看他所处的时代和局面。高明的帝王都是善于隐忍和妥协的,可是,一旦他们不再隐忍和妥协了,便意味着摊牌的时机到了,开始算总账了。世人只看到光武帝依靠世家大族得了天下,却没有看到宣明之世诛灭了多少世族。”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现在的局面,内忧外患都异常严重,自古以来,攘外必先安内,不收拾了世家大族,外面的仗怎么打?再者说来,哪里来的钱粮?还不是要靠抄家灭族筹集军费?你以为大司马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吗?笑话儿!人家这是在钓鱼,等到鱼都上钩儿了,才会起网!”

“大司马的赋税新政,我认为是好的,至少八成儿是好的,小民百姓们活得好一些,大汉便能多传上几代。从这个角度上看,姓刘的当皇帝和姓吕的当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大司马是为小民百姓打天下,诸侯们是为自个儿打天下,这,便是大司马和诸侯的最根本区别。”

老皇甫的这番话就像一声声的惊雷,刹那之间便把郭嘉劈懵了,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为什么人打天下?”“姓刘的当皇帝和姓吕的当皇帝又有什么区别?”这些话儿就好似霹雳一般,在郭嘉的大脑之中频频炸响,好一阵儿,郭嘉才回过神来,此时,他已经汗透重衣了。

“我的话儿,你回去仔细想一想吧。此次督师商县,我就不带你去了,把你留在京师,我是斟酌再三才决定的。其一,我需要你做我的耳目,随时告诉我洛阳城中的动态。其二,一切军需物资、兵员、车马、兵器都得你去催,你在京师,这事儿就能快点儿。你人不在洛阳城中,那就不知道猴年马月喽。其三,数日之内,洛阳城中必有大变,于你而言,或许是一个大机缘也说不定。奉孝,你放心,军功自然是少不了你的,你就安心在京供职好了。”

“义真公推心置腹,为郭嘉着想,郭嘉无以为报,唯有勤谨做事,为您效犬马之劳。”

老皇甫终于离京赶赴商县了,他是走了,走得很是潇洒,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可是他的一席长谈却在郭嘉的心中暗暗生根发芽了。大司马布下香饵吊金鳌,然后抄家灭族筹措军费,真是好手段!武帝在位之时,就曾经这么干过。可是如此一来,大司马就得罪了全天下的世家大族,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光靠着小民百姓,能撑得了一时,还能撑得了一世吗?

老皇甫离京之后的第二天,郭嘉便拿着老皇甫留下的单子,开始跑遍整个洛阳城,四处搜刮军器甲仗、战马物资了。“臧霸奇袭汉中究竟能不能成功,就全靠这张单子里头的东西了!奉孝,只要你办齐了这些东西,老夫放你一个月的假儿,让你好好儿地歇上一歇!”

老皇甫久经宦海,人情世故熟透,一出手儿就掐住了郭嘉的七寸。自从来到洛阳城之后,郭嘉一直忙于公事儿,还没有陪着父母好好儿地逛一逛。如今老皇甫开出了赏格儿,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郭嘉都不好意思不出死力了。他立刻整肃衣冠,直接赶赴大司马府找王隗了。

如今的洛阳朝廷,四处都在打仗,要兵要饷要物资的鹰信如同雪片儿一般,堆满了大司马户曹篆王隗的案几。“奉孝呀,情况儿你是晓得的,各处都在要人要钱东西,汉中不是大战场,皇甫太尉要东西也忒狠了一点儿??????”大司马户曹篆王隗一看皇甫太尉亲手写的那一张单子,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我不管,无论如何,你都得给我!皇甫太尉的面子,大司马好歹得圆上吧?”一看软语央求没有用,郭嘉立刻就改变了方略,开始耍无赖了。

“唉!这样吧,我给你一道手令,只要你能找到的东西,可以立即向汉中发运!”王隗嘬了半日牙花子,终于有了决断。“如此,就谢过王兄了!改日我一定置酒相谢!”郭嘉逼着王隗亲笔写了手令,这才笑嘻嘻地起身告辞了。“酒就免了吧,即便是有时间,也没有那个心情喝。若是奉孝有暇,便多去我的府中坐坐吧。”王隗眨了眨眼睛,笑眯眯地说道。那样子看上去就像千年老狐狸看一只小鸡儿一样。“一定!一定!”郭嘉随口敷衍道。

就这样脚打后脑勺儿一连跑了四天,终于备齐了那张单子上开列的所有东西。郭嘉马不停蹄,亲自发运完毕,这才回到了家中,浑身散架一般倒在了榻上。大睡一觉之后,好生梳洗了一番,派府令将父母送出,前往首阳山游山玩水。郭嘉声明,自己交卸了公事之后,会在十月初九离开京师洛阳城,赶往首阳山和父母相会,从现在开始,会有整整一个月的假期。

没有人想到,十月初八,洛阳城中便出事儿了。这个事件最终改变了郭嘉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