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702章 这是天大的喜事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隆重而繁琐的祭陵大典终于结束了,虽然高密县侯郑玄和鲜卑天王刘倾城都觉得有些疲倦,可是他们两人的心里却热乎乎的,情绪也显得有些亢奋。本朝立国四百年来,第一次由海内儒林宗师和鲜卑天王来主持如此隆重的祭祀大典,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康成先生和刘天王两人作为主祭之人,绝对是要被史官大笔一挥,记入煌煌青史,万古留名的。

孔夫子曾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元帝时名臣陈汤也曾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由此可见,战争和祭祀是本朝的两件大事儿,只不过元帝以后,国势不彰,对外战争已经极少了,只剩下自家人窝里斗了。如此一来,祭祀便成为唯一的国之大事了。

今日,海内闻名的儒林宗师和鲜卑天王刘倾城一起主祭,自然是一见开天辟地的大事儿。它说明洛阳朝廷在战争和祭祀两件大事儿上做得都极好,康成先生来归,彰示着朝廷重视教化,重视读书人,以至于康成先生不远数千里,带着数万人跋涉归来,此举饱含深意。

堂堂的鲜卑天王自弹汗山千里迢迢而来,就在本朝诸帝的陵寝之前,接受朝廷的赐印封王,这是连雄才大略的武帝都没有做到的事儿!更遑论以后的列祖列宗了。就凭这一条儿,监国的世子刘熙日后做天子便有了一个巨大的优势,文治武功,实乃本朝四百年第一人!

郑玄和他的老友卢植、蔡大家坐在同一辆八宝辒辌车上,自从他在孟津港上岸以来,这辆宽大轩敞、布置豪华的八宝辒辌车就成了他的专车了。“康成先生年纪大了,一定要把车子做得大一些,舒适一些,不要怕花钱。放眼大汉天下,儒林宗师也只有康成先生一人了!”

这是大司马吕布的原话儿,是说给将作大匠、工曹篆鲁墨和前将军、司隶校尉侯成的。鲁墨是具体办事之人,侯成则是监工验收之。之所以如此办理,是因为“子玉先生”见识极广,除了康侯爷,他便是天下最有见识之人了。有侯成监工,此事大司马才能放心。

果不其然,这辆车一造出来,见过的人都纷纷伸出大拇指了。这辆车不仅宽大轩敞,十分舒适,胜过其它八宝辒辌车数倍。更难得的,这辆车用料极为讲究实在,不讲究繁杂的雕饰,处处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远远望去,竟然好似一座雄城,挟带惊雷而来!

郑玄一看到这辆八宝辒辌车,一眼就相中了,这辆车正合了他的脾胃,大气磅礴,坚固耐用,却又异常舒服。待到上了车,这才发觉车内别有洞天,书房、饭厅、起居室具体而微,片刻间便能改变格局。随侍的两个鲜卑少女只学了一刻钟便都掌握了,两个人叽叽喳喳地在郑玄面前卖弄,一会儿变出了一个茶桌儿,一会儿弄出了一间密室,看得郑玄高兴极了。

“子干,伯喈,我一路之上,看到四处都是干裂的土地,一问之下,才知道已经将近四月不雨了。照这样看,今年一龙治水,定然是大旱之年,朝廷和大司马可有应对之策?若是六月仍然不雨,今年明年的粮食可还够吃?会不会像以前一样,会有数十万人饿死?”

郑玄一开口便单刀直入了,对面的两个人都是多年老友,照例是不需要客套的。“康成,你看到的都是事实,太祝令那边的答复是,今年是干旱无疑了,六月有没有雨,还得看五月中旬。若是还没有雨,今年粮食减产是肯定的了,少则减产三成,多则六成儿。”

说到这里,卢植压低了声音说道:“你想想,大司马日理万机,每日里忙得脚打后脑勺儿,他竟然抽出一个多月时间去巡视司隶、凉州的水利工程,可见形势已经严峻到了何等地步?听说他在左冯翊的太白渠杖责了严大郎――就是昭懿夫人的嫡亲弟弟,现任侍中,候任京兆尹――二十军棍,当场将他革职,并且拆毁了堵塞郑国渠的三十四座水上庄园。”

“可是太白渠的上游西段?太白四渠所关甚大,太白渠上游向为太白四渠锁钥,平常年份水势甚大,稍有阻塞倒也无妨,像这般大旱之年,一旦阻塞,便会影响郑国渠的水量。大司马定是因为此事勃然大怒的。”郑玄双目大张,放射出一股神光,他的脸上平静如昔。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然也!”卢植钦佩地伸出了大拇指:“果然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昔年马季长便说你宁宇术数,早已勘破了天机,依你之见,何时才能有雨?”一听这话儿,郑玄立刻便眉头紧皱了。“我发现干旱只之时,便已经夜观星象,再结合平生所学,劳神耗力,算了四日三夜,这才得出了结论。今年的第一场雨在七月中旬,若是还没有,便是八月初了。”

“今年的雨水竟然来得如此之晚?看来今年是一个大灾年了!”卢植立刻就大吃一惊了。“唉!此事大司马早就有措置了!”一直在旁边儿沉默不语的蔡大家终于开口了,他本是大而化之之人,并没有把这件事儿看得很重。一十四年以来,多少惊涛骇浪不是都安稳渡过了。

“大司马的措置,主要有三条儿。一过了元宵节,听了太祝令的禀报,大司马立即便严令各地修建义仓,修葺建设水利工程,疏通河渠。此外,他还命令工曹篆派出百工,前往各郡传授节水灌溉技术,改变大水漫灌之法,用三成的水量做十成水的能做的事儿。”

“其二,便是买粮。早在去年冬天,就派出了上百队人马赶赴各地,悄悄儿地收购粮食。这个差使儿主要由司闻曹和暗影来承办,他们利用设在各地的明桩暗卡,偷偷地收购粮食,积少成多,在几个通都大邑囤积,然后运往京师洛阳城。如今,已经足足收购了三百万石粮食了!”蔡大家的长女文姬经常和灵骓一起进宫陪伴唐太后,这些事儿唐太后自然是知道的。

“三百万石粮食,可不是小数目儿!购粮的钱再加上运费和损耗,这是一笔天文数字,钱从何来呀?”郑玄有些疑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蔡大家笑了。“康成兄,去年不是打了一场偃师大战吗?大司马先败后胜,将诸侯和他们的家眷都逮住了,这些钱财就是从他们身上搜刮而来的!如今都用来买粮了。正因为来之不易,大司马这才下令,严禁奢靡。”

听到这里,卢植开口插话儿了。“伯喈,去年大司马将那些诸侯们都尽数儿放了,有很多人在底下咬耳朵儿。他们的意思是,把这些诸侯们都喀嚓了,然后派兵去接收他们的地盘儿好了!要地盘儿比要钱财粮食好的多了。如今看来,大司马的措置是极其正确的。”

“为什么呢?大司马在并州一十四年,积谷九百万石,凉州、司隶加上西域就足足用去了七百万石!若是再加上一两个州,那可真的要饿死人喽!既然一口吞不下,莫不如狮子大开口,能敲多少竹杠就敲多少好了!现在看来,没有那些钱财,还真真过不去这个坎儿!”

听着两位老友的话,郑玄终于放心了,这个吕奉先措置得极好,看来不会有数十万人饿死的局面出现了。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郑玄心中突然有了一种冲动,他想见一见大司马吕布,好好儿地为他相一相面,此人究竟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

康成先生和鲜卑刘天王一起主祭本朝列祖列宗的消息立刻便传遍了整个天下,天下的读书人立刻便沸腾了。对于本朝而言,这是天大的喜事儿!刘天王来朝是大汉布国威于四方的写照,是大汉强盛的写照。对于天下的读书人而言,此举不吝是数月大旱之后的及时雨。洛阳朝廷重视教化、优礼读书人,派了蔡文姬和荀闳夫妇作为安抚采访使臣前往颍川。

颍川士族中已经有数百人就了大司马府的征辟,络绎不绝地前往大汉的京师洛阳城试官了。可是,为什么没有到我们这里来呢?于是乎,诸侯们立刻便被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星子淹没了,为了顺应民意,他们也不得不大举征辟士人为官。如此一来,导致了官员俸禄急剧增加,使得他们本来就空空如也的荷包急剧缩水了,很多诸侯都不得不咬着牙借了高利贷。

汝南郡的郡治平舆县,太守府中,天子坐在上首儿,听着下首儿的郑泰一五一十地汇报目前的困局。天子的思绪早已飞到了大汉的京师洛阳城了,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三公九卿肃立在康成先生、刘倾城和马日磾后面,按照礼节恭恭敬敬地祭祀本朝列祖列宗的盛大场面。

唉!一步错步步错呀!否则,站在祭台之上主祭的便是我大汉天子刘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