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653章 洛阳来信(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发了一番感慨之后,郑玄按捺猪激动的心情,又继续看下去了。

“我们终于结束了争论,第一站是去城外水利工程的工地,我们坐上宽大的马车出发了。这个马车是四轮的,里面非常宽大,我们三个老头可以面对面躺下说话。车里铺着厚厚的毡子,还有一层细细的竹席,不冷也不热。车的一角竟然还有一个小小的房间,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童,看见我们上车,他麻利的过来在我们背后塞上软软的垫子,然后变魔术般按了某个地方一下,马车中间竟然冒出了一个小小的方桌。小童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捂着厚厚棉絮的大茶壶,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大碗苦茶,然后退回到他的角落,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我喝了一口茶,温温的,很舒服。我注意到车厢的一侧有很多抽屉和书架,蔡邕说那里面是书籍和笔墨纸砚,这肯定是在骗人,那么小的地方怎么可能放下那么多的竹简?卢植微微一笑,打开抽屉拿出了一本书,是用印刷大汉邸报的那种纸张印的,一本论语,深蓝色的羊皮封面,装订精美,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精美的书籍。是蔡老头注释的,拿在手中是薄薄的一本。我真的是老了,应该想到他们发明那种纸张的目的是什么。”

“终于到了工地了,数万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没有一个偷懒的。很快午饭时间到了,我没有和那两个老骗子在一起,而是和三个服劳役的农夫坐在了一起,那两个老骗子竟然没有阻拦,我很奇怪。这几个农夫每人面前是一盆高高的青菜,里面有四五块肥肉,一个大大的细面的馒头,一张肉馅的胡饼,还有一碟腌菜,辣碟和醋碟,一大腕小米粥。看的我也觉得饿了,我看到卢老头又在笑,蔡老头叫来一个小吏指指我,很快那小吏给我端来了食物,和他们的一样,只是事多了一小碗羊肉。我看了看,那两个老头面前和我是一样的。”

“我端起碗,吃了起来,这饭菜还真香。我吃完了,青菜还剩下大半盆,羊肉还剩下半碗。我把剩下的菜向前推了推,请那三个民夫吃。那三人很礼貌地表示了感谢,然后三个人各自拿出了一个陶罐,把羊肉和青菜分了,加上自己的胡饼,小心地放在了陶罐里。三个人拿起大碗不知去什么地方盛了满满一大碗的杂粮吃了起来。很快吃完了,中午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我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和他们聊了起来。”

“他们每天吃的基本都一样,五天可以吃一次肉,每人可以份上一小碗肉,当然也可以分上一块肉回家去吃,那样分量会多五分。每天的菜是足够吃的,但是细米细面不多,大家都带回家给家人吃,粗粮是管够的。他们每天的工钱是一斗到五斗米,当然也可以换成并州五铢钱,五天一结。对于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好营生了。”

“我问他们为什么没人偷懒时,他们告诉我吕奉先想出了一个点子,叫按件计酬,比如他们是挑土,每挑一担土给个签子,每五天用签子换钱,挑得多,钱就多,当然没人偷懒了。我问他们家里生活咋样,他们说以前董太师当政之时糟透了,活都活不下去。”

“后来吕奉先来了,第二天就平粜,现在粟米的米价已经恢复到了每石六百文,比起以前斗米万钱已经好得太多了。吕奉先从并州运来粮食,一支庞大的船队就能运来二三十万石粮食。如今朝廷手中有的是粮食,他一平粜,囤米的大商人们不敢不放下身段,否则他们手中囤积的粮食就出不了手了。平抑粮价这件事儿,使得整个洛阳城几十万百姓赞不绝口。”

“现在他们能出来干活,吃得饱,公平,他们很高兴。竟然有一个人,从怀里摸出了一张大汉邸报,指着‘试看当今天下是谁人之天下?’这篇文章问我,吕奉先能当皇帝不?如果百姓能说了算,他们整个闾里的人都希望吕奉先做皇帝。这时后面一人插言道:‘何止真个闾里?我看全长安的人都会希望他当皇帝!’老朋友,这就是我一天的经历,我马上要和那两个老骗子,不,老朋友,事实证明他们不是骗子,去乡村小学了。我还会给你写信的。”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看到这里,郑玄的心中不由得有些茫然了,对于恒帝和灵帝,说实话他并没有多么深的感情。两次党锢之祸使得朝廷和宦官们坚定地站在了一起,一脚便将士人清流们踢开了。郑玄本人从四十五岁开始便被禁锢,直到五十八岁才得到赦免,足足被禁锢了十四年,让他说朝廷如何如何好,他决计是说不出口的。但是,天子是要有天命的,不是百姓能够左右的。

信马由缰想到这里,郑玄不由得想起了那一句着名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谶语,袁公路解释为:涂通途,途者,路也,袁术字公路,他认为他当为天子。可是,郑玄的弟子们却为他带来了新的解释,是出自蔡大家和老王述的。当涂者,车也,车上有布蓬帷幔,高者,双口也!合起来便是吕布二字。这个解释,比起袁公路的解释,要靠谱多了。

据说老王述还以大衍之数预测了大汉的寿命,为“四七之数”,结合上下文看来,应该是二十八年。难道,大汉真的要完犊子了吗?自古虽然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那不过是一块儿遮羞布罢了。自古以来,争霸天下靠的都是世家大族。与小民百姓何干?

大家比的是谁心狠手辣脸皮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要有巨大的利益,可以毫无底线,不遵守任何承诺!只有如此,才能在大争之世中闯出一条路来。吕奉先的所作所为,一心为的是小民百姓,世家大族几乎都不看好他,这样的人能削平诸侯,定鼎天下吗?

“昨天下午,我们去乡村小学了,蔡伯喈说这也是吕奉先的发明,天知道他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发明!在这里我要先介绍一下吕奉先设计的教育体系,初级学校只学习写字,培养基本的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主要是针对幼童,学校全部免费,供给吃住,学业优异的会有奖赏。中级学校开始分科,如算术科、法学科、军事科等等,目的是一毕业就可以工作或者进入高级学校学习,成绩优异的可以免交学费,合格的减收学费。高级学校相当于太学,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工作一年,考核合格后再回高级学校读一年书,毕业后分配做六百石左右的官吏。我的理解是,吕奉先在培养认同他理念的官僚体系。”

“这个初级学校负责附近五个村庄孩子的读书,三个先生负责教授五十多个孩子。蔡老头说这个学校刚开办七天,还会有孩子送过来,按照他的想法,一个教师应该教授二十个学生。三个先生都是年轻人,一个来自于并州,两个是在洛阳城中招收的,他们都腼腆的笑着,麻利的干着活。孩子们的年龄在十二岁以下,我注意到他们都穿着统一式样的新衣服,身体和指甲都很干净。有一个刚被送来的孩子,刚洗完澡,来领自己的东西。一套被褥和两套内外衣服,很厚很暖和,几本课本,用印刷蔡老头的论语的纸张印刷的,只是没有了羊皮封面。还有牙膏、牙刷、香皂等。”

“我翻了翻他们的课本,用的都是浅显易懂的儿歌,比百家姓、千字文好理解多了。我问蔡老头这课本是不是他编的,他笑着说,是吕奉先编的,他只是润色了一下文字。我已经见怪不怪了,我突然想尽快见到吕奉先了。”

“孩子们都住在学校里,每六天放假一天,可以回家。我看到二十多个小孩在一个独臂男人的指挥下练习排队、集合、走路,蔡老头说那是教官,是退役后的伤残老兵,勋转一阶后来到地方做教官的,他的俸禄比县令都高。这样安置是让他把他的经验教给下一代,好让他们尽早的自立。午饭的时候,我和教官聊了一阵,他对军营生活充满了怀念。他原来是一个郡兵,经历了多场大战,退役后俸禄很高,也娶了妻子,他说他的儿子也要从军。”

“孩子们的晚饭很丰盛,有蛋有肉。蔡老头说孩子们正长身体,营养一定要跟上,每天的牛奶和鸡蛋是不能缺的,每三天可以吃一次肉,就像我们在工地上吃的那样的一小碗。蔡老头说别看这些小不点现在和豆芽菜一样,这样的伙食和适当的锻炼,不到半年就会长成大小伙子。说这话的时候,蔡老头的脸上充满了慈爱,就像看自己的小孙子一样。这个老家伙终于找到了实现他一生梦想的工作,我真该为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