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349章 暴风雨前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七月二十日,京师洛阳城,太傅袁隗的府邸。

“看看你做的荒唐事儿!竟然亲手杀死了高都县令!还下令屠城,烧了高都城,杀了数千郡兵百姓!你有没有脑子?是不是得了失心疯?汝南袁氏的好名声,都让你丢尽了!若是先帝还在世,你的首级早就被送往晋阳城,用来平息大司马吕布的怒火了!”

袁逢两眼喷火,指着袁术的鼻子已经骂了小半个时辰了。可是袁术跪在地上,强忍着勃然的怒气,那一张脸红了又紫,紫了又青,脸上青筋暴露,可是就是不敢吭一声。在父辈中,他最怕的就是父亲袁逢,袁逢以宽厚笃诚着称,最见不得的就是袁术这般作为。

来见袁逢之前,袁术先偷偷去见了叔父袁隗,袁隗随时最疼爱他的。袁隗嘬了半天牙花子,才开口说了一句话。“本初,你这事儿,做得确实是太过分了!我这就带你去见你父亲,你只记住一条!无论他怎么发火,你绝对不能争辩一句!否则,便是我也无法救你!”

果然,袁逢终于骂累了,挥挥手让袁术离开,袁术伏地行了大礼,满头大汗地去了。袁绍从屏风后走了出来,眉头紧皱,显然早已听了多时了。袁逢长叹一声,皱着眉头问袁绍:“本初,公路闯的这一场祸事,你怎么看?该当如何化解?”

袁绍连连摇头:“说实话,这一场祸事真的闯的不是时候,善后极难,和并州军修复关系更难!但是要是保住公路的性命,倒也不难。”袁绍的这句话,袁逢听进去的是前半句,袁隗听进去的是后半句。两人一起开口了:“本初,请道其详!”

袁绍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若要保住公路的性命,就让他躲起来不再露面,等事情解决了再出来。”这句话听得袁隗心里很舒服,连连赞叹。“本初,在大事儿上,公路不及你多矣!那就是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只知道使气任性,才闯下如此大的祸事!”

袁逢瞪了一眼袁隗,心中暗道,公路成了这般样子,还不都是你惯的?若是你素日里不那么溺爱他,动用钱财门路为他压下了那么多大事儿,他能闯下今日的大祸吗?可是袁术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子不教,父之过,怨不得别人!他只好按捺住心中的不满,示意袁绍继续说下去。

“为今之计,最重要的是要派出使者前往晋阳,言明汝南袁氏的态度,只要能保住公路,价钱虽他们开!而且一定要在公审大会之前赶到晋阳!”“使得!”袁逢和袁隗一起点头应允。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只能先做出积极姿态,取得苦主的谅解,尽量保住汝南袁氏的名声。

“在事情解决之前,绝对不能征召大司马吕布和并州军入京!”袁绍低声说道。“这个自然!”袁逢和袁隗都是久经宦海的人,哪能不明白其中的关窍儿?若是大司马吕布和并州军入京,袁公路就没命了。即便上穷碧落下黄泉,并州军也会将他找出来杀掉的!

“还有一桩事儿,大司马吕布点起十万精兵,十六日就要南下,直扑京师洛阳!”一听这个消息,袁逢、袁隗的脸上立刻就见汗了。以并州军的精锐,攻下洛阳费不了几日,其实,只要并州军陈兵洛阳城外,太后和大将军就会把汝南袁氏全族交出去的。

“可是吕奉先要清君侧?”袁隗的声音有些颤抖了。袁绍微微一笑:“是有那么一点儿意思,说得是交出祸首。但是被张奂张然明一顿臭骂,全军东向,去太行山收拾张燕和他的百万黑山军去了!”“竟然不请旨就擅自出兵!”袁隗愤愤地说道。

“叔父,不是那么回事儿!”袁绍摆摆手。“张燕的那个平难中郎将,就是一块儿遮羞布!黑山军聚众百万,雄踞太行,而朝廷不能制,只好胡乱封个官儿。吕奉先率领并州军去找张燕的麻烦,朝廷肯定是高兴极了,绝对不会去拖后腿的。”

“这话也对,即使我们找毛病,大将军也不会理会的,反倒是把吕奉先得罪狠了,犯不上!”袁逢挥挥手做了结论,意思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趁着吕奉先东征张燕,我们要尽快平定朝局,朝局稳定了,其它的事儿就是小事儿了。”

是呀,朝局稳定了,其它的事儿就是小事儿了!可是,朝局何时能稳定下来呀?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中,他们都是聪明人,已经意识到,暴风雨就要来了!

这几日的朝局,非但没有平静下来,反倒是愈发混乱了。

大将军、宦官、何太后三方纵横捭阖,使劲招数,斗得个旗鼓相当,暂时不分胜负。可是随着虎贲中郎将袁术和武猛都尉丁原的残部逃到洛阳,奉大将军何进的命令焚烧大河岸边的孟津渡口之后,无论是大将军何进还是十常侍,都知道决战的时候就要到来了。

孟津渡口的熊熊大火,在黑夜中显得无比壮观,火光照亮了洛阳城,这意味着大将军何进消灭宦官的计划开始实施了。洛阳城中,各种各样的谣言满天飞,百姓们一日数惊,惶惶不安。公卿百官们紧闭府门,掰着手指盘算着谁胜谁负,把宝押在哪一边比较好。

前将军董卓接到大将军何进召他进京的命令,立刻上路出发。同时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利用得到皇帝宠幸之机,扰乱天下。我曾听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疮痈溃烂虽然疼痛,但胜于向内侵蚀脏腑。从前赵鞅统率晋阳的军队来清除君王身边的恶人,如今我则敲响钟鼓到洛阳来,请求逮捕张让等人,以清除奸邪!”

董卓的上疏,是一个极其明显的信号,那就是外臣们在大将军何进的指使下,已经按捺不住要动武了。可是何皇后是一只更加执拗的母老虎,自从献帝驾崩之后,更没有人能够劝得动她了。“难道董卓敢造反吗?便是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造反!”何太后的青葱白嫩的手指一捻,董卓的诏书轻飘飘地落在了地上。

这一天,车骑将军何苗特地来到大将军何进的府邸,见了何进,兜头一拜说道:“前与兄从南阳入都,何等困苦?幸得内官相助,得邀富贵。国家大事,又谈何容易,覆水难收,还望兄长三思!现在不如和内官和解,不要轻易举事!”说完,何苗转身就走,留下何进在风中凌乱。此时此刻,何进也在问自己,非得尽诛宦官不可吗?

董卓到渑池时,何进更加犹豫不决,派谏议大夫种邵拿着皇帝诏书去阻止董卓。董卓不接受诏命,一直进军到河南。种邵迎接尉劳他的军队,并劝令他退军。董卓疑心洛阳政局已发生变动,命部下用武器威胁种邵。种邵大怒,用皇帝的名义叱责他们,士兵都害怕地散开。于是种邵上前当面责问董卓,董卓理屈辞穷,只好撤军回到夕阳亭。

袁绍怕何进改变主意,便威胁他说:“矛盾已经形成,行动迹象已经显露,将军还想等待什么,而不早作决断?事情拖得太久会发生变化,就要重演窦武被害的惨剧了!”这句话确实吓到了何进,他最怕的是窦武陈蕃的下场。

权力是一剂毒药,既然得到了,就没有人想失去,大将军何进也不例外。

何进于是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有不经请示就逮捕或处死罪犯的权力。又任命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袁绍命属下的方略武吏去侦察宦官动静,又催促董卓等人,让他们派驿使紧急上奏,在奏章上声称要进军到平乐观。

于是何太后大为恐惧,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都罢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进所亲信的人守在宫中。诸常侍、小黄门都去向何进请罪,表示一切听从他的处置。何进对他们说:“天下动荡不定,只是由于厌恨你们。如今董卓马上就要来了,你们为什么还不早日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去!”

看着何进如此软弱,优柔寡断,袁绍心头火气,他已经无法继续忍耐下去了!他再次和大将军何进做了一次长谈,掰开揉碎地又讲了一遍,可是何进仍然无法决断,只是让他稍待。他娘的!你何遂高不听,我就断了你的退路!袁绍恨恨地骂道。他随即用公文明令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

自从先帝驾崩以来,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已经三月有余了。风声泄露了不少,在宦官们中间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宦官们都感到非常恐惧,试图改变局面。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焦急万分,跑回私邸,一见了儿媳妇,就匍匐在地,向她叩头。

老公公此举,吓得儿媳妇汗透重衣,慌忙跪下,惊问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