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323章 康莫提的金字招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军队解散的命令下达之后,十万并州军和康曼提的两万商队立刻涌向晋阳城的东市、西市和榷场。精明的康曼提早就在三个集市中租下了三座大宅,专门倾销商队带来的异域之物,十万人的大采购,想想都兴奋,康曼提又怎么能够放过这个大赚一笔的机会?

按照历次凯旋之后打折促销的传统,严嫣、灵骓、严家的所有产业带头五折大促销,在她们的带动下,东市、西市的商贩们也不得不加入了大促销的行列。榷场里面的胡商们早有准备,准备了大量价廉质优的商品,就等着并州军光顾。

康曼提的三处大宅装饰得美轮美奂,七开间的大门内,各族的美女打扮得花枝招展,莺声燕语,招待着来来去去为数不多的客人。“感谢各位客官的惠顾!进店有礼,全是来世数万里之外的异国玩意儿,在大汉,即便是皇帝陛下也没有的!”身形已经变得异常肥硕的康曼提满脸微笑,站在东市的店铺前,向围观在店铺外的潜在客户们解说着。

“东市的这座店铺,小老儿已经买下了,诸位客官日后请多多惠顾!”康曼提示意随从捧过来一个漆盒,那漆盒不大不小,装饰得美轮美奂。“进店之后,无论买不买,都有各式来自异域的点心可吃,还有各种小礼品赠送。”

有东西可吃,竟然还有礼品赠送,更重要的是,还不要钱?聚集在店外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立刻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这样做生意可是天下头一份儿!康曼提随手打开漆盒,三样东西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一方麻布手帕,一个木钗,一个泥人。

“这是一方来自安息的麻布手帕,式样精美,瞧,拿手一团就可以握在手里,一松手,立刻就恢复原状了。不仅如此,把它遮在脸上,仍然能够看清周围的景色,今日只要买了一百钱的物品,就附送安息麻布手帕一方!”一百钱!大妈大婶们立刻都松了一口气,一百钱,对并州百姓来说,只是吃个胡饼一样简单。

“这把木钗,用的是大秦的橄榄树制造,上面雕刻着大秦的人物、神祗,还有各种器物。各位大妈大婶,三老四少,来自万里之外的大秦器物呀!今日我康曼提赔本赚吆喝了!只要购买五百钱,就奉送一把!”那木钗式样精美,上面还用金属做了装饰,看上去美极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儿顿时就眼热了,低下头去数起带来的五铢钱来。

“至于这个泥人,是来自于大秦的属国埃及,人物、建筑、船只、动物应有尽有,凡是进店的,人手一份!”说到这里,康曼提抬眼看了看大家,一咬牙一跺脚。“咱老康十年之后重回并州,就当回报并州的父老乡亲了!店内所有的货色,一律三折!最便宜的三十钱!来自大秦的锡器、来自安息的地毯&#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应有尽有!货物有限,请大家尽快来呀!”

康曼提一说完,就有数百人一起起步,向店内涌来,慌得那些胡女们连忙使劲全身解数,维持秩序。看着汹涌的人潮,康曼提闪过一旁,手捻须髯,在心中暗自盘算着这次的收益。这次贩卖的,大多是日常用品,都是他买来的千余奴隶沿路制作的,所用的本钱极少。这一次,他定要一炮而红,把胡商康曼提的名声打响!

根据事后并州户曹篆王隗的统计,整整三天,东市、西市和榷场的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亿钱,平均每个并州军士卒花了二十金,其中康曼提独占了两成五的销售额,整整五十亿钱,三天!从而一举奠定了康曼提并州第一巨商的位置。

并州第一巨商,在整个大汉怎么也能排得上前五名。天下的商人们口口相传,在大汉的北疆,出了一位巨商,三天时间内就卖了五十亿钱的货物!五十亿钱,可是相当于整个大汉岁入的四分之一了!据说这位大商人是粟特商人,十一年前在伏远堡被吕布搭救,在吕布的资助下西去大秦,历时十年,终于顺利返回大汉。

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经乌孙、康居直抵大秦的丝绸之路,向来被视为黄巾商路。一匹丝绸,只要能从长安运往大秦,便能有百倍的利润。可是,自古以来,能够全部走完丝绸之路的大汉商人绝无仅有,康曼提是第一个。

大司马府内,朝廷来的宣诏使者已经等候多时了,此人非是旁人,正是大将军篆袁绍。因为事关重大,此次交涉涉及到朝廷、大将军何进和并州军的关系,作为大将军何进第一心腹的袁绍袁本初不得不亲自前来了。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皇帝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大将军何进特地找了太医令过来,仔仔细细问了一番,当时他袁本初也在座,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皇帝的身体只能支撑一两年了。一旦皇帝驾崩,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就会翻脸,一场争斗势不可免,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大司马吕布和并州军的支持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袁绍来到晋阳城已经三天了,这三天,他已经把晋阳城转了个遍,整齐的街道,遍布城中的雅致花园和广场,错落有致、各种造型的房屋,都令他流连忘返。大汉的北疆重镇晋阳城,看上去竟然比帝国的京师洛阳整洁有序多了,整个街道上几乎没有垃圾,家家呼呼门前竟然没有大城市独有的“臭沟”!

所谓臭沟,就是在院墙外面开一条沟,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统统丢在臭沟中。每年积雪消融之时,就是开“臭沟”之时,就是雇佣夫役,将积攒了一年的垃圾清运出去,到城外埋葬。届时整个洛阳城里,到处都是臭味儿,处处都是垃圾,处处都是遍地的污迹,那味道儿酸爽极了!出门之时,每个人都手握香囊,凑在鼻子底下不敢挪开,匆匆而去,匆匆而回,绝不敢在室外多呆上片刻。

“为何整个晋阳城内竟然没有垃圾?没有‘臭沟’?”袁绍大为惊诧了,回头问陪伴在左右的度辽将军贾诩。贾诩今年四十有一,正是做官的黄金年龄,多年身居高位,已经使得他养成了一种雍容气度,举手投足之间落落大方,使人颇为舒服。原本深入骨髓的不平之气和尖刻之气早已消失了大半儿,已然是颇有汉官威仪的循吏了。

听得袁绍此言,他连忙满脸含笑,拱手回道:“不瞒天使,大司马接任并州牧之时,晋阳城和洛阳城并无两样。大司马上任的第二日,便颁布了卫生规范,规定每日按时清运垃圾,建设城池前,要做好规划,预先建造道路、开挖下水道,从城外接山泉水入城。”

“当时,并州军和数万晋阳城百姓整整干了二十日,才将各种设施建造齐全。原本还有反对之声,后来看到这些设施确实给了百姓很多方便,也就销声匿迹了。大司马言出法随,违犯条例的定要严惩,往城外运送垃圾七日,数年下来,百姓们也就养成了习惯。”

“哦!原来如此!大司马好手段!”袁绍大为动容了。身为世家子,他深知做官的难处,改变人的习惯比杀人还要难。杀人不过头点地,改变人的习惯却是要费上数年的水磨功夫儿,见效极慢。大汉的官儿都是流官,今日在并州,明日不知到在何处,做得都是耗时短,见效快的容易事儿,这样升迁才会迅速。

这等见效极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儿,是决计无人去做的。吕奉先主政并州,对朝廷来说,是没办法儿的办法。吕奉先自己也心知肚明,他的宦辙,恐怕就是老死并州了。所以沉下心来,不做他想,才有了今日的一番成就。

如此看来,州刺史改为州牧,对大汉的政局还是有绝大好处的。若是天下一十三州的州牧都像大司马吕布一般,沉下心来做实事,苦干上几年,大汉将会是何等的强盛?日后,一定要想办法做上一任州牧,再造一个并州出来!

接下来的两日,袁绍一行又去看了并州讲武堂、河套书院,还有郡兵的训练,扩大了十倍有余的晋阳城。这些都令袁绍咂舌不已,城池高厚,百业兴盛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晋阳城中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和满足,实在是京师洛阳百姓的一脸愁苦无法比拟的。

“唉!”袁绍心中暗叹一声。如今的晋阳,早已今非昔比了,大汉十三州,除了人口以外,无论哪一样,都是实打实的第一!给我做个并州牧,便是京兆尹也不换!袁绍心中暗暗动了心思,何时来做一回并州牧,汝南袁氏岂不是能够一飞冲天了?

想到这里,袁绍苦笑着摇摇头,想那吕奉先苦心孤诣十一年,才将并州治理得民富兵强,百业兴旺。此时此刻,若是朝廷派人来接任并州牧,并州的军民百姓定会义愤填膺,搞不好就会群起而攻之,便是割据并州,造反也是有的。

没奈何,还是争取做一任冀州牧吧!袁绍暗暗下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