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232章 余韵(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边刚刚露出了鱼肚白,刘伯就带着大家起床了,他们屯今天的任务是为伤兵营的一万多黄巾伤号们做早餐。刚刚洗漱停当,并州军的辎重兵们就送来了今日的新鲜菜蔬和肉食。带队的什长这几天一直负责伤兵营的供应,早就和刘伯混熟了。

“这是今日的十车菜蔬,还有一车肉,两车肉酱,粮食你那里还有许多,我今日就没有带来。”什长一拱手就要离去,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今日我带了一个厨子来,教你们做两样新鲜食物,叫做胡饼和包子,好吃得很!”

“小道士,你过来!见过刘老伯,你就留在这里吧。我还得去下一个大营!”什长拱拱手走了。小道士年纪不大,看上去只有十六七,身材高挑瘦弱,皮肤看上去有些黑。“刘伯,请多指教!”声音清脆,就像女孩子一样。

“这位大厨,还请多多指教!”刘伯是个憨厚人,忙不迭地打躬作揖。“刘伯,前日运来的小麦粉取上十袋过来,胡饼和包子都很好做,我做一遍你们就会了!”小道士微微一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彭脱带着五六个黄巾将领走进黄巾伤兵营的时候,包子和胡饼的香味已经弥漫了整个营地。已经洗漱好的伤号们手里端着木碗,鼻子嗅着食物的香味儿,不住地吞咽着吐沫。这不怪他们,这种食物实在是太香了!

“刘伯,那不是彭渠帅吗?”二娃子眼尖,一眼就认出来了。刘伯一惊,抬眼看了看:“可不是?真的是彭渠帅!”他连忙将一双手擦了擦,整整衣裳走过去行礼。“见过彭渠帅!我是这一屯的屯长,姓刘,正在做今日的早饭。”

彭脱看了看刘伯,倒是有些眼熟。“你,是不是陈国雍丘的,跟着老张过来的?”刘伯高兴地直搓手:“就是,就是,还是渠帅记性好。可惜老张战死了??????”说到这里,刘伯忽然意识到,这句话似乎不太好,渠帅出现在这里,似乎是也被俘了。

在被俘的渠帅面前提起战死的老张,这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为了掩盖自己的尴尬,他连忙回过头来大声喊道:“开饭了!开饭了!赶紧排队!巴掌大的包子胡饼,每人六个!管够!”一听这话,伤兵们全都站起来了,规规矩矩地排队。

顷刻间,成筐的包子和胡饼发了下去,伤号们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赞不绝口。小道士立在一边,袖手看着这些狼吞虎咽的黄巾伤号,若有所思地在想着什么。彭脱和几个黄巾将领同样狼吞虎咽地吃着胡饼和包子,一边和刘伯他们闲聊着。

“渠帅,听说并州军要分给我们土地?有这事儿没?”赵四儿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左手包子右手胡饼正吃得痛快。“是有这事儿,大司马吕布是和我们这么说的?????”周围的黄巾伤号们立刻围拢过来了,聚精会神地听着。

彭脱终于说完了,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发表起意见来了。“这条件不错呀!”“就是七年太长了。”一个促狭的人立刻就顶了回去:“七年太长?白给你好不好?你以为大司马是你爹呀!”周围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赵四儿已经吃完了饭食,胡乱擦一下手,摸了一下饱胀的肚腹。“这伤号营里的伙食儿反倒比黄巾里面好,我看就从了吧,省的波才再下令给我们用药??????”“啥?波才给你用过药?你出来说明白!”立刻就有几个人撸胳膊挽袖子上来就要揍赵四儿。

“莫要动手!莫要动手!这事儿是真的!第一次上阵的六个万人队里,在场的有没有?出来说说??????”刘伯连忙扯开嗓子喊了起来。“有!”“我!”还有我!立刻有数百人站了出来。刘伯心里立刻就有了底儿:“说说你们当时的情况吧??????”

看着大家的反应,彭脱的一颗心立刻沉到了底儿。

十三位名医和家眷是在巳初十分到达新郑县城的,游击将军侯成代表大司马吕布出城五里迎接,其间温言抚慰,言笑晏晏,颇令名医们感动。然后并州军牵出几十匹高头大马,十三位名医和弟子们个个披红挂彩,在一队吹鼓手的引领下向新郑县城开进。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到了新郑县城西门,六千背嵬军夹道欢迎行注目礼,目送名医们进城。“诸位名医,这一支部队是大司马的亲军背嵬军,在并州军中最为精锐。大司马在措置百万黄巾充实边疆一事,实在脱不开身,特意命令他们来给诸位站一站班,以表赤诚之心!”

侯成的话一说完,一十三位名医立刻来了精神,挺胸收腹,在马上连连举手向背嵬军示意。并州精锐天下第一,背嵬军又是并州第一,竟然夹道欢迎自己,这是天大的面子!日后酒酣耳热之际,拿出来吹嘘几句,想当年我去新郑,大司马吕布的六千背嵬亲军夹道欢迎!想想在座众人羡慕妒忌恨的神色,自然是面子里子都有了!

午宴极其丰盛,侯成罗列珍馐,铺排筵宴,再加上斗酒十万的西域葡萄酒,这一席宾主尽欢而散。申正时分,张仲景和沈畅睡眼惺忪地来找侯成。“侯将军,我等公议,愿意举家留在并州,但是有三个条件,希望侯将军面禀大司马。”

哈哈哈哈,侯成大笑了:“二位请直言,侯成洗耳恭听!”沈畅打了一个哈欠,伸出了三个手指。“其一,要建立一座医舍,培养学生弟子。其二,每月给并州世家和高级将领留出一定出诊次数,其余的自行安排。其三,搜集医书医方以供研读。”

侯成肃然了,这三个条件都是为了济世救人,竟然没有一个是为自己提的。“就这三件?不用面禀大司马了,我就可以答复你们,全部应允!河套书院本来就设有医科,目前有医匠三百多人,你们完全可以去接手,这一下连门生弟子都有了。”

“第二条,你们确认次数,剩下的由我来安排好了。其三,并州搜集到的医书已经印成了纸质书籍,诸位校勘一遍后,就可以出校勘本了。”说到这里,侯成又笑了。“诸君大公无私,心怀济世救人之心,并州定然不会辜负诸君。诸君的俸禄都是千石,官职嘛,都叫医学博士好了,另外在晋阳城内给每家准备了一座十亩大宅,前后五进,还有个花园!”

“哦!”张仲景和沈畅立刻就身材飞扬了,这正是他们向往的生活。博士之称始于战国,秦因循而设,到了本朝,地位就更加尊贵了。博士的俸禄虽说只有区区比六百石,但是所授之人都是一时的大家。

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到了文帝时,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前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被文帝召为博士。大儒董仲舒,从小勤奋读书,有“三年不窥(花)园”的美说,由于学识渊博,被景帝举为博士。

由秦入汉,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人。本朝的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只有十人。武帝采用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

博士的选用,本朝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而且有一定的标准,博士须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后汉以来,任博士还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方能被荐为博士。

大汉一百零五郡国,博士只有十几人,因而是极为难得的。得两千石的太守容易,得六百石的博士难于上青天!对于张仲景来说,有了博士的官职,足以告慰老父了,自已也可以专心研究医术,好写出一部旷绝古今的医书。

张仲景和沈畅满意地离去了,他们要把这个特大喜讯告诉其他名医。

侯成坐下来,开始处理往来文书,银狐鬼军在大汉各地的情报网络会把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到他这里,银狐鬼军在各地开设的酒肆、店铺的重大事宜也要由他最后拍板。如今,银狐鬼军。燕子部队、司闻曹已经成了并州的三大情报机构。

司闻曹的优势在于朝廷和官府,燕子部队主要是对内监控,银狐鬼军的优势在于数目庞大的酒肆店铺。三大情报机构各有所长,互相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互相监视,构成了并州强大的情报体系。

忽然,帐帘一掀,彭脱带着两个黄巾大头领进来了。“渠帅请坐,看茶!”彭脱三人坐下来,沉默了片刻。“侯将军,我们一百二十八人已经公议过了,决定接受大司马的条件,全全部北上鲜卑草原,屯垦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