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从明末开始生存 > 第141章 希望的‘种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由于文启东关闭了除危险之外的其它神识感应,所以,自己的红鸾星动了,他也没有察觉。

中秋佳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今年虽雨水还是偏少,可由于水利设施保障到位,山阳镇的农田还是获得了大丰收。

原有的二万多亩熟田,收获了几万石的粮食,新开垦的八千多亩地,每亩也有一石多粮食的收成

这样一来,道观所属的仓库中,新旧存粮已经超过了二十万石粮食,达到了五分之一仓库存量,道观的粮食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

经过了连续的开垦,属于道观的土地上,能开辟成良田的土地,基本已经开垦完了。现在的道观,总共拥有近三万亩可耕田地,在怀庆府内,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地主了。

曾经的租房客,换了一个时空,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混成了良田千顷的地主,勉强也算成功人士了吧。

中秋过去好多天了,这天上午,文启东的心情很好,一扫节日单身狗的失落苦闷。

能让文启东心情变好的原因,是一群孩子,五十多名新进学堂的孩子。

为了实现‘换血’计划,文启东对治安司下过收治孤儿的命令,对收治的孤儿做了规定要求后,让治安司的外勤人员,在外执行任务时,挑选符合规定标准的孤儿。

这个命令已经下达好几个月了,前两天终于有了结果,五十多名按测试标准选出来的孩子,被送进了山阳镇。

这几十名十岁左右的孩子,经过文启东几天来的进一步测试观察,有三名非常优秀,十二名能评为良好,余下的孩子,也大部分都有中人之姿。

“向右看,向前看,稍息,立正……,报名……。”

“刘东强,马化云,韦西来……。”

随着文启东的口令,排成几列横队的几十名道医学堂新学员,按先后顺序,大声的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前三个报名的,就是这五十多名新入学堂的孩子中,天资最好的三名孩子。

对这些新入学堂的孩子,文启东没有把他们和老生混在一起,而是新开了一个班,算是道医学堂的二期生。

为了端正和规范这些新生的思想和行为,前期的教育培训,文启东亲自来带班。

不得不说,精挑细选出来的就是不一样,这批孩子,明显要比上批学员整体悟性要高。

对列队站立听口令,这些训练动作,这些孩子们,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练得有模有样了。

老师最喜欢的是啥学生,当然是教起来省心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刘东强,出列”

“到”,随着文启东命令声,队列排头的刘东强,应声向前跨了一步,走出了队列。

“喊口令,带着队列绕操场慢跑一圈”

“是”,十岁的刘东强,努力挺着瘦弱的胸膛,小脸上的表情坚毅而认真。

从饥寒交迫随时倒毙路边的沟渠,被人打死或吃掉,到吃饱穿暖,还能进入学堂。

这样的变化,虽让刘东强内心很是忐忑,害怕这只是一场梦,可为了不让自己从‘梦中’醒来,又回到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他很是努力的表现自己,希望自己永远生活在这样的梦里。

本来就天赋很高,再加上努力表现,刘东强很快在几十名小孩中脱颖而出,被文启东任命为临时班长。

俩个副班长是天赋也很好的马化云和韦西来,马化云头脑灵活,做事有一股子韧劲,韦西来是大脑记忆力惊人,是那种可以成为学霸的人,他们三人都通过了文启东最高标准测试。

一圈跑下来后,文启东又吩咐到:“刘东强、马化云,你俩带着同学们回教室,一会开饭后,维护好次序排队去吃饭。

韦西来,一会回到教室后,你负责带着同学们复习课本。好了,听口令,立正,向右转,齐步走……。”

三个班长,带着这群身体还都很瘦弱的孩子,努力的保持着身体稳定,排着队走向教室。

看着这群孩子,文启东思考着对这群孩子的身体调理方案,五十多个人,身体没有亏损的没有几个,如果不给他们调理身体,就是长大了也不堪用。

这也是没办法,能天天吃饱饭的孩子,都生活在家庭富裕的人家,这样人家出身的孩子,也很少会成为孤儿。

而成为孤儿的,基本上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身体条件当然不会很好。

不过,这些孩子算是好命了,能被道观收治,还能有机会,在文启东的医治调理下补足元气,

否则,就是能遇到大户人家收留,也都不会长寿,以他们的身体条件,就是以后能吃饱饭,大部分人也活不过四十岁。

看孩子们走远,文启东转身出了学堂,学堂外,书办谭文礼已经等候多时了。

见文启东出来,谭书办连忙行礼禀报道:“观主,从京师来人了,没说来意,只说要面见观主……。”

“哦,没给来人说,有事找政务处吗。”

谭书办连忙解释道:“禀观主,来人进镇时,听其说是京师来的,就是政务处的人接待的,可为首的太监,只说有要事面见观主。”

文启东没再追问情况,举步走向自己的公事房,到了门外时,对身后的谭书办说道:“去,带那为首之人来见我。”

近一刻钟的时间,谭书办带着一个人来到了公事房门前,通禀一声后,谭书办带着来人进了屋。

文启东的这间公事房有七十多平方,格式是按后世的办公室来设置的,不过桌椅还都是明式的。

看到来人进了屋,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文启东并没有起身相迎,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就又忙着编撰教案了。

进了屋的太监愣了一下,脸色瞬间显露出了怒意,但想到眼前的道人不是凡人,很快又变成了一副笑脸,对文启东的无礼,好似毫不在意。

这名身穿便服,看上去很是老成的太监,主动地向文启东施礼道:“咱家景仁宫管事太监张忠义,见过文道长。”

听到进屋的太监和自己打招呼,文启东抬起头,看了对方片刻后,站起身来,绕过桌子走到老太监面前,微笑着说道:“张公公远道而来,招待不周,还望公公包涵。”

随即又一做手势,说道:“来,张公公这边坐,有事喝杯茶慢慢说。”

面对文启东的怠慢和无礼,张太监显得不急不恼,脸上一直带着笑意,神态稳重的拱手客气道:“咱家来的冒昧,打扰道长清修了。”

“贫道乃凡俗浊道,没那多的规矩,张公公在我这里,随意就好。”

文启东引领着张太监,来到会客区分宾坐下。

待杂役送上茶水后,文启东看着张太监问道:“不知公公来我这穷乡僻壤,有何贵干呐?。”

张太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头看了看站在一旁的谭书办,又看了侍立在门边的杂役一眼。

文启东一见,对着谭书办和杂役挥手道:“你们下去吧。”

张太监等俩人出了房间后,沉吟了片刻,想了一下后才开口说道:“咱家受懿安皇后所托,前来面见道长,先要感谢当年道长对先皇的救治。”

文启东随意的向北拱拱手,谦虚道:“贫道医术浅薄,不敢当贵人说谢。”

张太监被文启东的话,噎的停顿了半响没开口,缓了一缓心气后,张太监继续说道:“道长乃神仙中人,咱家不敢隐瞒道长,懿安皇后除了感谢道长外,还让咱家问问,道长愿不愿意和皇族结亲。”

张太监的话,听的文启东一愣,心想,“怎滴,换了一个时空,介绍的对象档次提的这样高了,直接是皇族女子了。”

随即心里感叹,“真是树挪死、人挪活,怪不得原时空时,猪脚们都喜欢穿越,原来穿越能有这样的好处……!”

文启东心里胡思乱想着,嘴上的话还是保持着理性。

“公公这话是何意?,贫道怎能令宫中的贵人过问?”

见文启东动问,张太监也没卖关子,说道:“当年懿安皇后还是后宫之主时,赵王府的清荷郡主进宫,清荷郡主向皇帝皇后,献上了道长所炼的养生丹。

当时的皇后,问清荷郡主丹药的来历,清荷郡主言是道长所赠。皇后看清荷郡主每每提起道长,都是神情爱慕,就开口说要招道长为清荷郡主的仪宾。

本来一桩好事,因先皇大行,拖了下来。”

说到这,张太监突然表情变的神秘,压低了声音说道:“道长,当今皇上皇后,也有意把清荷郡主许配道长,这可是皇婚啊!,这样的好事,就看道长的心意了……。”

听到想灭了自己的崇祯也同意此事,文启东立即提高了警惕,摆明的问道:“公公还是直说吧,皇帝想让贫道干什么?。”

张太监对文启东的疑问,脸上的神情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就满脸笑容的说道:“道长多虑了,懿安皇后之所以想成人之美,只想着道长和清荷郡主有缘相遇,又是难得的般配佳侣。”

停顿了一下,张太监又劝说道:“道长,和皇族结亲,在咱家看来,有利于道长的道观存续啊。”

文启东看了张太监一眼,没有回答他,淡淡的说道:“张公公远来辛苦,先去休息休息,此事改天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