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太孙 > 第29章 提前准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楼下给她叫了酒菜,朱由检直接就走了。

北京百姓的日常生活没看到多少,还被一个女酒鬼缠上了,真是晦气。

朱由检直接回宫,来到宫门口时突然一拍脑门:“坏了!扇子忘拿了。”

魏忠贤主动请命:“殿下,奴才去给您取回来。”

“算了,那娘们吃我的喝我的,总不能再拿我的吧,走吧。”

另一边,胡姬酒肆罗曼的房间内。

女酒鬼缓缓展开折扇,扇面上书:低眉倒运。

女酒鬼眯着眼睛,看的十分仔细,嘴里发出呜嗯的低沉,一边的罗曼一脸疑惑看着她。

忽然,女酒鬼啪的一声合上折扇,用扇子抵住下巴,一脸慵懒的问罗曼:“嘿,那小子叫什么名?”

罗曼摇摇头。

“你看我的样,我又不是坏人,你就告诉我呗。”

“no!no!no!你的样子很像一个坏人,好人是不会上午就把自己喝成个酒鬼的,还有,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我们平时都叫他小弟弟。”

女酒鬼夹起一块茭白送进嘴里,边嚼边说:“闹什么闹啊,他是你们掌柜的外甥,你们掌柜的就没告诉你们他叫什么名?”

“没说过,我们掌柜的只是过来帮他管理这里,至于他的来历,掌柜的从来不提。”

“还有这种舅甥?”

女酒鬼举起小酒杯,喝了一杯,吧嗒吧嗒嘴觉得不错,给罗曼也倒了一杯:“来,一起喝,你这儿的酒是不错。”

罗曼白了她一眼,“别动我的东西,吃完睡一会儿就走吧。”

说完转身离开,身后的女酒鬼长叹一声,把扇子别在腰后,拿起酒壶,饮了一口:“得了,都下逐客令了,我现在就走吧。”

女酒鬼刚起来,脚下一软,顿时倒地不起。

……

第二天中午,朱由检正在户部值房内查看万历30—40年的财政收入,魏忠贤急急忙忙的跑进来,把他拉到外边:“殿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什么事,你快说。”

“我的一个司礼监的兄弟说,方从哲刚上了道折子,他偷偷看了一眼,是请求皇上册封朱由校为皇太孙的折子。”

朱由检顿时就紧张起来,这折子是冲自己来的。

作为太子长子的朱由校早就是毋庸置疑的皇太孙了,但只是人们心里的皇太孙,万历从没下旨封朱由校为皇太孙。

首先要清楚皇太孙这三个字的意思。

皇太孙是在太子去世后,改封太子嫡子为太孙,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

也有少数在太子尚健在且并未被废黜的情况下,太子嫡子被封为太孙的例子,如唐高宗李治的太孙李重润、明成祖朱棣的太孙朱瞻基等。

朱瞻基是好圣孙,皇太孙。

朱由检也是好圣孙,但不是皇太孙。

好圣孙不一定是继承人,皇太孙一定是继承人。

万历下旨,就是官宣了,万历有生之年,朱由检就不用想继位的事了。

事关自己的命运,朱由检抓着魏忠贤双臂:“皇爷爷如何答复?”

“折子送进暖阁后就没出来,奴才觉得应该是压下了。”

“但愿如此吧。”朱由检自顾自的安慰着自己,万历真下旨他也无法改变这个结果,只能把这件事当成压下来看。

“殿下,要不…您去乾清宫探探皇上心意?”

“这个时候我不能去,任何人去都不能去。”朱由检捂着脑袋,坐在值房间的石阶上,脑中飞速运转,可脑筋转的越快就越头疼。

见识到朱由校的品行后,群臣还要推举朱由校为皇太孙,那帮老家伙太看重长幼了,贤不贤明都是其次了。

坐了片刻,朱由检铿然起身:“魏忠贤,你那儿的钱还够花么?”

“回殿下,还剩一些,这半个月还是够的。”

“不光是上上下下的宫女太监,宫中各卫的军官们也可以适当接触下,记住,不要舍不得钱,只要将来我能得到江山,我们能收回千倍、万倍的本钱。”

“是。”

“去吧,对了,把方正化叫到我的寝殿来。”

“是。”

……

寝殿内,方正化快步走了进来,拱手拜道:“殿下您找我?”

朱由检坐在书桌后,盯着这个三十出头的太监看了半响,问他道:“老方,你跟着我也有段时间了,也见过我哥,你觉得将来,我和我哥何人适合为大明之主?”

方正化赶紧跪下,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方正化这人缺少急智,也没有统帅的果决和气魄,所以他注定只能当个听人命令的属下。

朱由检也不逼他,过了半响方正化犹犹豫豫道:“自然是殿下您。”

“是么?”

朱由检笑了下:“我也这么觉得,但我不是长子,我在户部看了几天账册,我大明江山此时已是千疮百孔,朝廷的税没少收,可银子却一年比一年少。

边防开销却越来越大,这还只是日常维持,倘若爆发战争,就拿现在的辽东来说,一旦开战朝廷的家底不够折腾,到时肯定要加派税赋。

如此局势,不是我那个木匠哥哥能应付的,可方从哲他们一门心思的要我哥来当皇帝,完全不看我哥是不是那块料。”

短短几句话,朱由检已经站到了为国为民的高度上,方正化再傻也听出话里的意思了。

或许之前他对朱由检还有几分轻视之心,但此刻他一点也不敢轻视朱由检。

7岁的年纪就想着篡权夺位,这是天生的帝王!

朱由检刚喘口气,他立刻表示效忠: “殿下您要奴才做什么就请直说,奴才奉命就是。”

“我给你一笔钱,你带着这笔钱离开京城,随便你去哪,替我招募一批亡命之徒,不用多,十几人就够。

这些人务必知根知底,带回北京后好生安顿,将来或许有大用。”

“奴才…什么时候走?”

“就这几天吧,你到我舅舅那支钱,他那儿要是不够,你就趁晚上潜入顺天知府衙门找李与善要,记住,行事一定要隐秘。”

“是。”

“准备好就直接出发吧,宫里的事我会替你安排。”

“殿下保重,奴才去了。”

送走方正化后,朱由检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无论如何,他都得为最坏的结果做好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