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7章改革

“来人。”李弘说道。

那些老兵以为李弘也想将他们驱逐,正准备继续求情时,李弘继续道

“将这些曾为国效力,阔国边疆的老兵们好生安顿下去,他们不是什么卑贱的奴仆,而是被大唐的遗忘了的功臣!”

争夺粮食的难民以及发放难粮的官兵们纷纷看着李弘。

这个大唐的太子在大家眼里,现在就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老兵们纷纷喜极而泣,不停地稽首扣头,喊到:“谢太子恩典,谢太子恩典!”

“快快请起,虽说是论先君臣,但长辈们的叩首晚辈真的担待不起。”

李弘连忙将他们一个个扶起。

继续道:“我记得宫外还有一座宅院无人居住,命人打扫干净,将老臣们接进去好好安度余生。”

“再安排几个人去伺候饮食起居,切勿怠慢了!”

一切都吩咐好了。

其中一个老兵实在不知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只得掩面大哭起来。

是啊,自从朝代换代后,自己是个受人敬仰的士兵的事便渐渐被人们淡忘。

一直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苦了太久了。

如今重新得到认可,是他这辈子都不曾想到的,这比饱饱的吃上一顿都来的满足。

在不远处观察到一切的许敬宗将此事飞鸽传书给了武媚娘。

“禀告皇后娘娘,许敬宗传的信来了。”

武媚娘接过信看了起来。

好啊,这孩子总归是善良、明是非的。武媚娘欣慰的想道,嘴角也不自觉翘起来。

就算她与李弘再不对头,但总归是母子,关心的情怀自然不会少。

但转念一想,如今洪涝严重,国家粮仓日益空虚,边地军粮供给庞大,如若继续这般放任不管,只怕这大唐盛世要迎来变故了。

是时候整顿一下大唐的风气了,骄奢淫逸,贪名取利的官员和大臣太多,这日渐奢靡之风如若不治,民心难定。

贫富差距悬殊,百姓生活辛苦回报太低,近年来种粮也要缴纳赋税,田地越多赋税越重,是导致百姓们有心种植无力诉说的根本原因。

“是时候进行大唐改革了…”武媚娘默默嘀咕着,“也许这次,也是我地位巩固的大好时机。”

几日后,李治与武媚娘起驾回京,他们叫来李弘了解近日所发生之事。

“弘儿啊,那些留宿宫外的…都是些什么人?”

李治与武媚娘所在的洛阳一切安好,近几日也无心理会朝政之事,看到这场面不禁疑惑。

武媚娘有眼线安插,自然是事事据悉,但为了假装无事,借此顺势演了下去:

“是啊弘儿,我们不在的这几日,到底发生了什么?路过的庄稼地本应是即将丰收之际,如今看来怎么如此荒芜?”

“回母后,你们去洛阳的这几日,长安接连不断的暴雨,导致洪涝,毁了方圆百里地内的所有庄稼。”

李弘故意借机批判自己博得武媚娘的信任,“所以儿臣…擅自开仓放粮,并接济了所有难民。”

李治听后很是震惊:“国家粮仓可是军粮的主要输出地,要是国粮空虚,边地战士没有粮食哪来的力气抵御外族势力?”

“这……”李弘说不上来,他一心想着救济难民,博得武媚娘好感,却不曾想过这方面:“是儿臣思虑不周。”

“无妨,你心系百姓也是个好事。”武媚娘为李弘说话,“皇上,弘儿也是心念着百姓,别怪罪于他了。”

李治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李弘见状赶忙叩首:“多谢父亲不怪之恩。”

武媚娘又说道:“弘儿博览群书,应当听过粮仓管理法吧?”

“略有耳闻”李弘答道。

武媚娘将实情告诉他:“其实长安洪水泛滥我早有所问,若不是我将洛阳的粮草运往军情频发的边地,只怕边地会失守啊…”

李治心中一颤,心想:媚娘这是无视朕,把朕的权力归于她一人了啊……

李弘听完赶紧跪下:“多谢母亲暗中相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是想让你知道,治国如下棋,每走一步都必须权衡利弊,择出最优,使得利益最大化。”武媚娘教导道,“如今边地小规模战乱频发,粮草供给绝不能断。”

“儿臣谨记教诲。”李弘说道。

“好了好了,既然无事发生,弘儿你也不要过于在意,做好自己的就可以了。”李治对李弘说完,便让他下去了。

“那若无别事,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待李弘退下后,武媚娘拉着李治的手说:

“皇上,今日一事你也看到了,大唐虽然盛世依旧,但国库,粮仓早已不负重堪,随时会有撑不住的时候。”

李治似乎猜到了什么,故意问道:“哦?那媚娘想到了什么法子解决吗?”

武媚娘继续说道:“臣妾自然有法子,那就是——整风改革。”

“怎么个改法?”李治继续问道。

“这个要从百姓们赋税改起,如今粮食赋税及人头赋税太重,人们都不愿意种植过多的田地,导致粮食没有以往几年的多”

武媚娘接着说:“倒不如减轻赋税,让百姓们自己也有饭吃。”

李治立马反驳道:“如果减轻赋税,那国库难以充盈,导致军事物资空虚怎么办?如今不是实行新政的时候,属实不妥。”

“这个臣妾自然是想到了的,国家繁盛,带来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贪污了吧?”

武媚娘解释到,“如今的官员大臣们不把钱当回事,而百姓们却因为没钱饿着肚子,这样的话百姓们如何安心呢?”

李治挑不出任何毛病,但又不服武媚娘的断章取义。

“皇上,改革必须进行,为了你的江山社稷着想啊——”

看着武媚娘如此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的话,李治也只得答应下来。

“好好,既然媚娘如此关心国家大事,为朕着想,明日早朝朕就把要实施的新政宣读给大臣们,也好让他们给点意见。”

李治没有表达出隐忍的不满,但心里早已惶恐不安,自己的龙位似乎被武媚娘忌惮着似的。

武媚娘听到这才安心,浅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