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玄幻魔法 > 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 第149章 群聊:西方文化胜利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群聊:西方文化胜利了?

窗外,还是像昨晚一样的繁华都市夜景,不一样的只是黑色夜空中的云影模糊不清。

灯光浅浅,方自归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在手机上看顾教授的那篇文章。

这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汉朝以前是中华文明第一期,这一期的主要内容是儒家和道家;汉末到民国初年是中华文明第二期,这一期中华文明吸收了佛教,主要内容变成了儒释道;民国以后进入中华文明第三期,这一期中华文明与基督教文化对话是核心内容,文章说,“也是中华文明的信仰建构的必须”。

文中一段原话是这么说的:“在百年前,中国的学者竭尽全力地提倡‘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以伦理代宗教’(梁漱溟)、‘以科学代宗教’(陈独秀)、‘以哲学代宗教’(冯友兰),‘以主义代宗教’(孙中山)……何以如此?究其实质,也就是要回避西方的‘信仰’。在他们看来,信仰不是万能的,因此是可以以美育、伦理、科学、哲学、主义去取而代之的。当然,最终的结果是被碰得头破血流。”

顾教授始终没有回答方自归对《为爱转身》一文的质疑,却另辟蹊径,提出了另外一个重磅的问题。看来毛爷爷战争思想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也同样活跃在美学领域。

方自归心想,这文章的结论也太书呆子气了吧。民国时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发生后,中华文明没有在世界上立即崛起,是因为文明的进化是个非常花时间的过程,特别对于中国这么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大的国家,绝非一两个因素,特别是“信仰”这种非决定因素改变了,更高级的文明就能顷刻而至的。更不必说,民国烽火连天,这么一个时代,即使耶稣再复活一次专程来中国出趟差,中华文明也不可能顷刻间就比肩欧美的。这位顾教授不从政治学和经济学上面找主要原因,竟然寻到细枝末节上去,说西方的信仰可以力挽狂澜,岂非荒谬?

方自归以为,中华文明现在重新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是先贤和后贤们的努力不断累积的结果。今天的中国,正是站在孙中山、陈独秀、梁漱溟、毛爷爷等先贤的肩膀上才起来的,虽然一些先贤头破血流,那也是为中华文明趟出了一条生路。文明演进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个阶段的贤人志士都有自己的贡献,怎么可以说民国一地鸡毛,就说民国那些人的努力是失败的呢?这就好比一个人吃了第七个馒头才吃饱,你不能说前六个馒头全都白吃了。

方自归再点开那个视频的链接,原来是顾教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演讲。方自归第一个感觉是——怎么又是创新大会,这几年创新大会搞批发吗?因为母司不久前才代表公司参加过一个。方自归的第二个感觉是——怎么一个着名美学家会在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言?莫不是教授除了研究美学和哲学,业余还搞搞小创造小发明什么的?

视频一开始,顾教授张口便是尊敬的什么副部长,尊敬的什么司长,看来这个科技大会的规格不低,可方自归看视频看下去,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顾教授整个演讲所要表达的唯一核心观点,是说中国要科技兴国。

看完这个长达一个小时的视频,方自归觉得,这位顾教授既对基督教了解不深,对佛教也仅知道些皮毛,更不像是科技小发明爱好者。能确定的是,他看了许多西方哲学家的许多书,引用了许多哲学术语和哲学家的名字,起到了让没学过哲学的读者们和听众们眼花缭乱和晕头转向的作用,却不知道用统计学的方法去抓问题的主因,才想出来一个中华文明第三期的理论。

当一个人成为了诗人,这个人的胡说八道也被许多人以为有诗意。当一个人成为哲学家,这个人的胡说八道也被许多人以为有哲理。然而,方自归中学时就对西方哲学有所涉猎,此时是根本不迷信哲学家和哲学术语的。所以,既然顾教授很谦虚,他自己说“请批评指正”,方自归就决定批评批评,指正指正,也许,顾教授自有一番自己还不知道的道理,也借这个交流的机会向顾教授学习学习。

本来无一物 20:57

@顾之常 看了您的文章和演讲,发现本人观点跟顾教授确实有所不同,很愿意和顾教授探讨,向顾教授学习。

本来无一物 21:03

@顾之常 我以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西方宗教既非产生科学和发展科学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下面我通过实例和理论两个方面来证明我的观点。

顾之常 21:06

@本来无一物 [微笑][微笑]

本来无一物 21:09

@顾之常 日本是第一个证明科学与基督教没有直接关系的反例。当然说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此处不赘,单说日本。

本来无一物 21:23

日本的儒释道虽然和中国的儒释道不完全一样,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到了日本变成“仁义礼忠勇”,道教变成神道教,但日本文化却是脱胎于中国文化,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是近亲,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就在日本式的儒释道文化下面,日本学习西方的科学和管理,注意,没有引进西方的宗教,但日本在一百多年前就完成了本国的工业革命,现代日本也有多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我认为这个案例可以证明两点:第一,科学与宗教是两回事;第二,儒释道与科学根本是并行不悖的。

本来无一物 21:26

而基督教国家的科技水平也可以很落后,比如菲律宾,比如那一堆南美国家。再给菲律宾一百年,我相信也不会有哪个菲律宾人能得诺奖,但是我以为三十年后的中国,会大有可观。

本来无一物 21:46

再看理论上,恰恰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基督教是非理性的。请大家读一读潘恩的《理性时代》还有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潘恩和费尔巴哈可都是世界着名的思想家,西方的人文主义起来后出现了一大拨理性主义的思想家。其实,中国也有短期,比如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但是有哪个思想家写出过什么有分量的学术专着(注意,是学术专着)说佛教是反科学的?没有,因为根本写不出来。反而是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本来无一物 21:52

@顾之常 您在您的演讲中说,最近几百年中国的发明创造只占全球所有发明创造的4%,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中国科技落后的首要原因,是中国的科学革命比西方晚了几百年,为什么晚了这么久?原因说过,不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要说到经济学了。

本来无一物 22:08

简单的说,一个穷国在科技上是不可能有大出息的,93年我读大一时,发生过一件很有标志意义的事情,就是取消粮票。各位算算,其实我们中国人能吃饱饭也就二十年的样子,而玩科技其实是玩奢侈品。这么说吧,一个苹果砸头上就想出伟大科学定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除了需要科学家的好头脑外,今天的科学创新其实是“试”出来的,说直白些。科技要上去当然还需要多一些时间,但是我有信心说,2050年统计科技创新的成果,你会看到很不一样的中国。

本来无一物 22:09

想到一个阶段性成果,2012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第一次成为世界第一。

顾之常 22:17

如果讨论学术问题,最好在学术刊物上!在微信上,不太适合,因此我不回应,谢谢各位的热情。

本来无一物 22:17

除了宏观数据,我再举个微观的例子,这就是本人。本人创办的复行科技奋斗了十一年,如今公司在医疗吻合器领域拥有专利一千余项,专利数量是医学吻合器领域的世界第一。本人毕业于三流的沪东工大,都能有这么一番折腾,群内那么多毕业于名校的专家教授,应该对自己,对国家,对中国文化,要有点信心吧

向东声 22:18

说白了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因素在于1.一个国家是否重视科技。2.是否有实事求是的科学实证精神。3.是否对科技有足够的投资。4.科学工作者是否可以沉下心来去扎扎实实地做工作而不急功近利。5.是否有良好的机制把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更高的生产力

向东声 22:19

感觉在中国,2、4和5还是比较欠缺的,所以我同意本来兄说的还要30年

本来无一物 22:20

有些失望。当然不能与顾教授直接交流也无妨,大家都很忙,各忙各的罢。

向东声 22:22

现在科技就是烧钱的,中国现在经济实力提高之后,还是有些底子可以集中精力烧一些银子了,比如量子通讯卫星

向东声 22:23

还有世界上第一个12位的光量子计算机

……

Richard 23:35

@本来无一物 您说佛教更科学,那么虚无主义,四大皆空,六道轮回,这些说法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哲理性体现在哪里?

本来无一物 23:36

既然已经聊到这个份上,我就简单地科普一下佛法吧

式微微 23:36

哈哈,科普?[捂嘴]

本来无一物 23:36

是的,科普,因为佛法虽然不是科学,但却相当科学

本来无一物 23:49

@ Richard 您所谓的虚无主义,所指大概是“空性”,我就先说说这个。大乘般若思想否认物质由最基本的某种因子(俗称上帝粒子)构成,这种理论和现代量子物理学的理论一摸一样。最初人类发现物质由分子构成,后来又进一步发现更小的原子,中子,粒子,后来出现量子力学,发现所有物质分析到最后,都是某种不稳定的状态,或呈现量子,或呈现没有质量的光波,这其实就是大乘般若思想所讲的“空性”。就是,一切物质都是集合体,没有专属于某个物质的自性,物质分解到最后都是呈波状,是一种能量,你永远找不到所谓的“上帝粒子”。

林德才 23:54

[裴涯洲教授谈基督教与佛道儒的区别,振聋发聩!]

林德才 23:54

他说: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

方自归正在手机上打字,在心里编辑着自己的语言,想不到斜刺里突然闪出一条黑影,在群里投下一篇“振聋发聩”的重磅炸弹。方自归点开那篇文章一看,还好,篇幅没有《为爱转身》那么长,但观点比《为爱转身》更加惊世骇俗。

文章把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文章结尾的结论是:千年来;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