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诸天之我是沙悟净 > 第715章 不准改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天之后,《爱莲说》越传越广,杨宗保的文名也越来越盛。

很多人都说,文曲星竟然生在了将门之家,真是奇哉怪也。

但不久之后,舆论莫名的转向,说杨宗保是欺世盗名,其实他的那些作品,全都是买来的,都是别人的作品。

证据也莫名其妙,就因为杨宗保是将门子弟,怎么可能在文事上有什么造诣?

这个说法明显没有根据,但奇怪的是,偏偏就有很多人信,并且认定这就是事实,不容任何人反驳。

骆天明毕竟经历的多了,一眼就看出是怎么回事。

显然是文人在搞鬼,他们写诗词文章写不过骆天明,就用这招来诬陷骆天明。

一个将门子弟,居然把诗词文章写的这么好,对比之下,文人的脸往哪搁?

文人竟然在本职上比不过武将,他们还有什么脸面以文人的身份高人一等?

所以,必须把骆天明打下去,把他踩成臭狗屎,不然文人还怎么混?

杨家发觉这个情况后,顿时都义愤填膺。

杨家人可以反对骆天明去做文人,可不允许文人这么糟蹋骆天明的名声。

于是双方开始了舆论大战,一时间让整个汴梁都热闹非凡。

这一场争斗,让骆天明也叹为观止,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古人,谁说古人不懂舆论战的?他们不但懂,而且手法相当熟练。

先是文人那边污蔑骆天明请了枪手,杨家这边随即反击,说文人输不起,文采比不上杨宗保,就只能用这种肮脏的套路。

接着文人再出招,说杨家是贼配军,居然想混进文人的圈子,是蛆虫非要上席面。

杨家这边就说,文人本就是一帮蛆虫,除了少数几个能臣之外,其他的都是滥竽充数,披着文人的皮骗吃骗喝。

双方从斗嘴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势均力敌,想要分出胜负几乎不可能。

但文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话语权。

文人自古以来就是智慧的象征,老百姓对他们天然就信任三分。

而武人就不同了,尤其是经过五代十国时期的武人当政之后,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们就是蛮横霸道的代名词,他们的话自然要怀疑三分。

此消彼长,即使杨家拜托所有将门一起发力,也依然很快不敌,形势渐渐不妙起来。

这个时候,以佘太君为首的杨家人,开始玩儿兵法了。

既然对手实力太强,无法力敌,那就迂回攻击,分化瓦解。

杨家派去散播消息的人,转而冒充文人那边的人,大肆说骆天明的坏话。

什么夜御十女,欺男霸女,大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看上谁了就立即抢回家。谁敢反抗,立即打死不论。已经有几十个女人被抢,这些女人的父亲、丈夫也被打死了几十个了。

等谣言发酵几天后,再更进一步,说骆天明好吃人心、喝人血,经常晚上偷偷出去掳掠百姓,挖出心来下酒。

再之后,说骆天明不孝父母,欺辱祖母,说打就打,说骂就骂,无人敢管。

这个罪名就有点严重了,甚至惊动了皇帝,派钦差来杨府拜访,实际上是查看情况。

佘太君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幕,早就写好了剧本,等着表演给钦差看呢。

钦差才刚到杨府门口,骆天明就单枪匹马从府中杀出,杨家那些久经战阵的战场老兵,居然几十个一起出手也挡不住,被枪杆抽的满地打滚。

然后柴郡主出场,手持一根小竹条,把骆天明抽的抱头鼠窜,根本不敢还手。

钦差错愕的看着这一幕,抓住老管家杨洪问道:“这是什么情况?”

杨洪也是老戏骨了,表演的丝毫不露破绽,黯然叹息道:“这不是有人大肆造谣,坏我家少爷的名声吗?少爷气不过,要去找那些人算账。我们谁也劝不住,只能请郡主来了。”

钦差还是不太信,说道:“杨宗保今年才十五岁吧?你们这么多人竟然都拦不住?”

一说这个,杨洪就来精神了,傲然道:“您是不知道,我家少爷天赋异禀,悟性惊人,十二岁的时候就打遍全府无敌手了,就连老爷……咳咳,那个,我是说,也就我家老爷能胜过一筹。

而且,我家少爷不但武功绝顶,文采更加厉害。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爱莲说》听过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听过吗?春江水暖鸭先知听过吗?那都是我家少爷写的!”

杨洪吹起骆天明来,简直是滔滔不绝,从大门口到正堂,短短一段路,居然走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把钦差腻歪的不行。

等来到正堂,佘太君、柴郡主等人都已经等着了,钦差这才反应过来,杨洪这是故意拖延时间,让柴郡主收拾好了来见客。

刚才柴郡主抡着小竹条追打骆天明的模样,确实有点失态了,现在已经平复了心情,重新变成那个仪态万方的郡主,钦差也就能理解杨洪这么做的意义了。

杨延昭镇守边关,常年不在家,家里唯一的男丁就是杨宗保,还只有十五岁,所以杨家来了外客,都是佘太君和柴郡主出面接待。

其实钦差想看的东西都已经看到了,所以和佘太君、柴郡主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就告辞离开了。

钦差回禀皇帝之后,皇帝自然对造谣的文人很生气,竟然如此污蔑一个才十五岁的年轻人,这是要彻底毁了他的前途啊!

可做这些事的人是文人集团,皇帝也拿他们无可奈何,只能暂且把这事记下。

佘太君等了几天,见皇帝没动静,干脆下了狠手,使出绝命狠招。

派人继续造谣说,杨宗保在府中蓄养死士,收买军心,意图造反。还曾经扬言,等他坐上皇帝的宝座,必要杀尽天下文人!

这个罪名可就大了,足够让杨家灭门的。

因此,谣言出来的第二天,佘太君就将骆天明捆上,带着去面君了,请求诛杀杨宗保,以谢天下!

杨宗保是杨家第三代唯一的男丁,把他杀了,杨家就等于是绝后了。

如果杨宗保真的打算造反,杀他一个,保下杨家满门,这笔账是划算的。

可问题是,皇帝都不用调查就知道,造反什么的完全是污蔑,他怎么可能因为毫无根据的谣言就杀了杨宗保?这么做除了让杨家离心离德之外,还有什么好处?

于是皇帝不但没杀骆天明,反而当场册封他为从五品下的归德郎将!

骆天明当时就呆住了,到底还是没跑了,依然成了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