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梁空燕 > 第192章 周湄,你完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行迟离开之前将脖子上的一根红绳拿了出来。

红绳上系着一块颇为精致小巧的竹叶形状的玉佩,他看了那玉佩一会儿,便将玉佩塞到了周湄手中。

周湄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懵懵的抬头看着脸上带笑的谢行迟。这幅可爱的小模样,让谢行迟一下子有些忍俊不禁。

“怎么了?因为太过感动,所以一下子说不出话了?”

明明还是那熟悉的,调笑的语调,可是配上今日的气氛,再加上谢行迟刻意放低嗓音的举动。

就好像,平日里拿着折扇故作风流的的那个清俊少年,一下子飞速成长,化作沉稳撩人的公子,让周湄的脸没来由得,便涨了个通红。

她的第一反应是谢行迟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情,对不起她,所以如今特来讨好她。

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要是说周湄不感动,那一定是假的。

因为不论是大梁还是大魏,不管何时何地,男子的玉佩和女子的锦帕是一样重要的。

那是贴身的物什,别说是朋友兄弟了,便是在父母尊长面前,那也都是小心藏起,自行打理的。

“这是做什么?平白无故的,怎么,怎么把这样贵重的东西给我?”

她虽然欣喜,可心里头到底还是有一杆子秤的,不要说什么,未婚夫妻之间,如此亲密并无大碍。

要知道,如今可不是谈儿女情长的时候,她一个并不解除政事的女儿家都知道。那谢行迟,一个每天与萧逐尘和伏霖,那两个玩弄朝政扮猪吃虎中的佼佼者在一块儿厮混。

就算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也不至于如此。

就在她疑惑的时候,谢行迟却忽然一把拉过她的手,将之整个人都搂在怀中。

“吟暖……”

谢行迟的声音里似乎带着什么,可是周湄听不出来。

早在暗中支持煜王私自在姐姐的药里下药到时候,知意就知道该有这一天。登基册封入宫,似乎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父亲母亲丝毫不曾察觉知意的心思,可知意明白,宫里头那位姑母该是一清二楚的。

李舍人来宣传的时候,知意正在梳妆,闻其来意也不过笑意漫上脸颊,细细打扮一番做足了皇后的架势这才随李舍人一道到了寿康宫。

“儿臣见过母后,母后长乐无极。”

方请了安便听闻姑母冷然声音,知意带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抬头瞧着这位为容家带来过荣光的女人。知意牙牙学语之际便听父亲说这位姑母如何貌美如何手段了得,复深深拜将下去:

“入宫前,儿臣唤母后姑母,入宫后,姑母成了母后。早就听父亲说过姑母满腹诗书不拘小节,知意不才只晓得一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容家眼看着光鲜亮丽内地里的腌臜东西多得都数不清,父亲母亲瞧着相敬如宾,可那后院里的小妾姨娘却也不是假的。闻其言语不由得将笑敛了回去,只福了福身子,道句母后谬赞了。

瞧着太后摒退众人又道并不介意,知意这才放下心来暗自松了口气。虽说知意并不害怕可到底面对的是宫里最为尊贵的女人,总归还是紧张的。

轻巧的将嘴弯起来,起身行至太后身边,伸手扯了扯太后衣袖,便如同幼时觐见一般。语气里也带着亲昵,娇嗔道:

“姑母,意儿身在容家自然是一心向着容家,向着皇上的。姑母是最懂意儿的,对吧。”

那一个对字,如鲠在喉,对着眼前撒娇的小侄女,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透过知意尚且未脱稚气的脸庞,恍惚想到了当年的自己,可我的冷情与手腕是多年深宫浸淫生生磨出来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到及笄之年仍可以称一句少女的她,是如何谋划得当地亲手杀了自己的长姐。

终于是一声叹息。

但愿如此罢。

知意长成今天的模样,她那兄长难辞其咎,血缘的维系大约始终是最牢靠的,她平白生出些责任心来

“哀家虽不治你的罪,可你今儿回去须得抄上百遍地藏经,送来寿康宫给哀家过目后,再送去佛堂焚了。”

这般想着,说话便不自觉带上了长辈的态度,此举目的有二,一是向亡者赎罪,二来也好磨一磨她的心性。

“抄完之前也不必出寝宫了。”

“姑母,那可不成,前几日表哥说了要带我出宫巡巡视,说是微服私访。若是意儿因着抄写佛经,耽误了与表哥出行,叫表哥龙颜大怒,那可如何是好呀。”

噗嗤一下娇笑几声,抹了唇脂的嘴轻轻撅起,尽是小女儿家的姿态。一手摇着太后柔荑,一边将皇上抬出来做挡箭牌。

抄佛经不算什么,以往在家中女则女训的也抄的不少,连宗祠也跪过几次,这边算是轻的了。只是知意不愿,出不了门就看不了这宫里的莺莺燕燕,风起云涌,那该多无趣呀。

“姑母,好姑母,意儿抄完了佛经给您送来便是了,何苦再拘着意儿不放呢?”

我似笑非笑地看着知意抬出琰儿作为借口,她的手腕始终还是嫩了些。荣王的势力虽看着已然肃清,但谁也保证不了是否还存有余党,琰儿岂是不知轻重的人,要在这个时候微服出宫。

“那就待皇帝要同你出行时,你自向他解释为何受罚。”

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语重心长的殷切:“知意,你不愿被姑母拘着,使了这一出狐假虎威不是错,可惜你用错了对象。姑母劝你收一收这几分小聪明,没的惹了不该惹的,给自己招致祸患。”

“况且,我若是纵容了你,如何告慰曦月在天之灵?抄经禁足已经是轻罚了。”

“话虽如此,儿臣也有几句话要告诉母后。当年宫里的事儿,儿臣或多或少的从宫女太监的嘴巴里听过一耳朵,母后啊,要儿臣说您这事儿做的可不厚道。没得也伤了母后与皇上之间的母子情分,也难怪皇上总是与您不对付。这要是儿臣那天一时兴趣,在皇上耳朵边儿上腻腻歪歪的撒个娇,母后以为,皇上是信母后还是信儿臣。”

缓缓扬起下巴后退了几步,趁着宫人们还未进来笑着说了这么些话,瞧着婢子们推开门一个一个走进来,这才深深拜将下去行了个大礼,而后离开。

“儿臣言尽于此,便不再叨扰母后,也祝愿母后,长乐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