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叩问仙道 > 第二千五百一十五章 灵法体之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千五百一十五章 灵法体之论

“弟子愿改修《太乙灵枢经》!”

白颖儿站在秦桑面前,一脸决然。

秦桑盘坐靖坛之上,凝视弟子,沉声道:“你想清楚了?为师此举,乃是与虎谋皮,一个不慎就会身死道消,万劫不复!”

缔结灵网,需要以某个修士的灵枢为发端,作为整个灵网的灵枢,这名修士便是‘灵网之主’。

在灵网之中,修士会分属不同的层级,层级高低是根据身份和修为的而定,分别有灵枢使、灵枢令、灵枢上卿等等,按照周前辈的说法,乃是从上古道庭官秩演变而来。

以秦桑对《太乙灵枢经》的理解,所谓的‘灵网之主’并不意味着掌控灵网,随意对灵网中的其他修士生杀予夺。

正如道门,虽然各地法坛及法坛之主都隶属于道庭,但起坛作法之时,如果大部分法坛之主和道庭离心离德,也会导致作法失败。

这和秦桑之前的推测相符,收服人心才是煌煌大道,威胁、控制非是正道。

不过,灵网之主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首先其必然拥有其他修士所没有的一些权柄,其次未来勾连乾州灵网,也要通过灵网之主。

秦桑本想自己做灵网之主,他有玉佛护身,倘若乾州灵网直接在元神上动手脚,尚有缓冲的余地。但周前辈对道庭太了解了,直接勾连乾州灵网,秦桑担心对方察觉到箓坛里的雷祖,会暴露跟脚。

如果不是他亲自坐在这个位置,必须交给一个能够完全信任的人,白颖儿是自家弟子,正是不二之选。但这个位置直面乾州灵网,非常危险,万一乾州图谋不轨,灵网之主首当其冲。

而且白颖儿刚刚改修道庭雷法,又改修《太乙灵枢经》,频繁改换功法,也不利于她的道途。

她和秦桑不同,年龄相差不大,秦桑已经步入炼虚后期多年,而白颖儿尚在炼虚初期,不久前才将修为稳固,如果她学秦桑灵法体兼修,只会蹉跎宝贵时光。

秦桑将利弊和危险都向白颖儿解说清楚,如果白颖儿不愿,也不会逼迫,毕竟他不是那种会夺舍徒弟的师父。

“为师父分忧,本就是弟子的职责所在!”

白颖儿躬身,郑重一礼,“请师父传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秦桑谋划失败,白颖儿身为秦桑的弟子,岂能独善其身?反之若能谋划成功,助秦桑突破合体,都能鸡犬升天。

“好!为师定会全力保你周全,不会亏待于你!”

秦桑传下《太乙灵枢经》,接下来白颖儿需要专心修行,必须将五雷教和角生国事务移交给别人。不过秦桑已传讯召回风漠的啸月和地行公,应该快到了,角生国的人手越发充足。等吞并影神国和赤融国,还有宁烨和元祚,都是治国的一把好手。

至于五雷教,白颖儿的弟子们现在都能独当一面,开始时可能会有些乱象,很快就会步入正轨。

白颖儿得了功法,没有急于离开,边参悟边向秦桑请教,对功法的领悟逐渐加深,只是构筑灵枢之时不如秦桑顺利。

秦桑将周前辈的金玉良言都刻进玉简,并亲自在旁做了注,让白颖儿及其弟子们时时参详,定然大有裨益。

等到白颖儿修成阴神,方才领命告退。

刚刚走出洞府,白颖儿面前便闪出一道人影,正是玉影,笑吟吟道:“恭喜颖儿妹妹,愈发受到教主器重了。”

对于这位玉护法,白颖儿不敢怠慢,忙回施一礼道:“师父交代,玉护法对灵修之道的理解远超我们师徒,师父都要时常向玉护法请教,以后恐怕要经常叨扰玉护法,还望玉护法不要嫌弃。”

“颖儿妹妹说的哪里话,妾身欢喜还来不及,”玉影面露嗔怪之色,接着又一脸亲切的说道,“非是自夸,妾身也算是教主麾下一员大将,对教主忠心耿耿。颖儿妹妹是教主唯一的弟子,我们以后应当多多亲近,方能更好的为教主分忧。”

玉影还没有下决心改修《太乙灵枢经》,但知道秦桑已经决定大规模传法,猜出秦桑招来白颖儿的用意,接近白颖儿也是想多多观察。

白颖儿不敢频繁打扰师父,玉影就是最好的老师。

寒暄了几句,玉影道:“外面来了教主的两位故人,妾身这就进去禀报,颖儿妹妹先不要走,这些人可能还要交给你来安排。”

不多时,啸月和地行公应召进入洞府。

“我等有负主上所托,请主上责罚!”

它们两个一直留在风漠,遵照秦桑的吩咐,暗中调查风漠的秘密,却没有多少成效,这次突然被召回来,都有些忐忑不安。

秦桑并未责罚它们,反而安抚了一番,命他们留在角生国,尽心辅佐,二妖方才安心。

“我等遵照主上的吩咐,将大部分属下都带了回来,挑选出一些机警之辈,散布在风漠各处,一旦风漠有变,会立刻传讯示警的,”地行公盼着秦桑帮他报仇,对秦桑的命令都一丝不苟执行。

秦桑微微颔首,他不清楚龙凤两族到底对古妖庭知道多少,是已经锁定了古妖庭的大概位置,还是依然在大风原广撒网,漫无目的。

古妖庭和麒麟本源定然脱不了干系,大概率落在了风漠,秦桑却不敢继续在风漠大张旗鼓寻找,暂时只能静观其变。

随后二妖躬身告退,秦桑封闭洞府,继续参悟《太乙灵枢经》。

时值今日,秦桑对白、鬼母这些前辈大能口中的灵法体兼修,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合体境界,与道相合,犹如一条鱼儿,游进了某条河流之中。

三千大道就是三千条河流,修士便是河中之鱼,不可能身体在这条河游荡,魂魄在另一条河遨游。大道广博而修士渺小,一条大道就足够让修士倾其一生去参悟、追索,因此修士到了这一步往往惟精惟一。当然世间万灵,修士无数,不排除出现一些异类。

灵法体兼修,其实是有利有弊的。

三者兼修,并且都修到一定的高度,对天地的感知、对大道的感悟,不可同日而语,肯定对修士悟道和突破有帮助。

问题是,秦桑得到的传承不在少数,还从未见过能够同时兼顾三者,并且都非常顶级的功法。

大部分修士想要灵法体兼修,都要像秦桑一样,择取三种不同的功法。而不同的功法肯定会存在差别,涉及不同的大道,甚至可能是相悖、相克的大道。

如此三种功法,都修至顶峰,虽然修士自身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也可能因为涉猎太多太杂,干扰修士悟道,甚至导致彼此冲突。

这就像在突破炼虚之时,选择五行均衡,还是择一精之、纯之。

想要找到三种契合的上乘功法,是极为不易的。如果只是些寻常功法,强行修炼,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只会得不偿失。没有这么多机缘、这么多顶尖传承,秦桑的境界提升不了这么快,也要战战兢兢,不敢多想。

因此很多炼虚修士不会或不敢兼修。

秦桑之前也有其他灵修功法,但始终没有修炼,也是这个原因。

他现在主修的三种功法,一者《紫微剑经》,一者《天妖炼形》,一者《太乙灵枢经》,道不相同。不过,正如阴阳之道,阴阳相克也可相生,而大道亦然,全看自身的机缘和悟性。

白和鬼母那种前辈大能,皆是天纵奇才,一个时代的天之骄子,在他们眼里,或许这些问题都不是麻烦,而他们都不约而同建议秦桑灵法体兼修,说明这条路应该是利大于弊的。

秦桑参悟《太乙灵枢经》第五重的速度也很快,直至冲击第六重,也就是阴神转化阳神之际,才第一次遇到真正的瓶颈。

阳神相当于法身、法相,到达这个境界,秦桑也要循序渐进,无法再像之前那么轻松。

……

当秦桑的意志传达下去,整个赤融国都被调动了起来,加快扩张的步伐。

周边诸国都曾参加过影神国的联军,征讨角生国,虽然他们后来不断请表求和,甚至想要割地赔款,都被角生国断然拒绝。

恩怨尚未化解,加上五雷教推波助澜,在角生国百姓的心中愈发根深蒂固,仿佛一根尖刺,只有将尖刺彻底拔除,方能消心头之恨。

另一方面,五雷教的‘雷塔’遍及角生国的每个角落,每座雷塔都有五雷教弟子坐镇,他们不仅修持雷法、看守雷塔,也会常常下山斩妖除魔,解决世间不平之事。

在角生国不仅有五雷教,还有皇帝、朝堂等官员系统,负责政务,但所有官员都要受到五雷教监察,一旦出现尸位素餐、贪赃枉法之辈,都会立刻受到处罚。

五雷教是角生国国主下旨册封的国教,发展到今天,其实早已凌驾于朝堂和王族之上,角生国皇族之所以还能坐在这个位置,是因为秦桑没有更换的想法。倘若出现昏庸之辈,五雷教一道法旨传下,国主都要退位让贤。

因此包括国主在内,不得不励精图治,不敢懈怠。

人心难测,五雷教弟子并非完全没有私心,但有五雷教教法约束。教法严格,秦桑创立教法时参照了一些道庭戒律,道庭能够维持那么庞大的体系,用来治理一个小小仙国,乃是小试牛刀。

角生国政通人和,有源源不断的修行资源注入,还有上乘妙法。在这里,许多修行法门都公开传授,而且只要天赋和心性满足要求就能加入五雷教,堪称一步登天。

许多后来国灭后被迫投降的半妖,也认可了角生国,诚心归附。百姓们看到角生国日益昌盛,欣喜之余整天翘首以盼,呼吁复仇。

不过秦桑的野心远不止吞并几个小国,因此五雷教看起来愈发庞大,弟子成群,在他看来还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那些被角生国覆灭的仙国王侯,逃之夭夭的只是少数,大多都举族向角生国投降,越来越多的强者加入角生国,一些人选择继续做一方诸侯,一些人看出五雷教的潜力,请求改修雷法,加入五雷教。

这些人一旦加入,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因此对他们的审查也格外严格,由玉影亲力亲为。

角生国早已摆脱了无人可用的窘境,如地行公、啸月、攀琮等妖,以及玉影、雾南渡等后来投降角生国半妖,各个心高气傲,想要镇住这些强者,只有秦桑的唯一弟子白颖儿名正言顺。

但白颖儿已经闭关参悟《太乙灵枢经》,秦犼尚未突破炼虚,终究差一筹。在玉影的建议下,秦桑命元祚派来一具分身,伪装成白颖儿,全面接手军政大权。

以元祚的才能,治理角生国游刃有余。

更妙的是,影神国和角生国明面上依然是敌国,一直在给角生国暗中使绊,积累角生国民众对影神国的怨恨,酝酿最终一战。未来影神国终会被角生国吞并,那一战影神国必须败得合情合理,经得起推敲,使人信服,由元祚在两边同时运作,可确保万无一失。

不知不觉,五十年时光忽忽而过。

对一个普通的人而言,五十年会让他从童年走向暮年,即将过完一生。

对半妖诸国,以及仙国的掌控者们而言,五十年只是乱世的前戏,虽然这个时间不算短,都有足够的耐心继续等下去。

清宁宫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这场天灾已经持续了数十年,那座神秘仙府维持原状,没有任何变化。而五方上国远比旁人想象的有耐心,依旧围在禁地周围,按兵不动,只是每隔一段时间派出一些强者查探仙府。

而对谋划争夺古妖庭的木神使和玄丘真君等大能而言,五十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端,为此他们可以耐心等待几千甚至几万年,徐徐图之。

这五十年,木神使和玄丘真君甚至没有特意和秦桑联络过,似乎已经将那件事忘记了。

而对于角生国而言,五十年时间足够仙国的国力跃升一个台阶,在元祚的推动之下,角生国不断壮大,声名远播,在诸国之中脱颖而出。